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伊斯蘭教在我國現代化建設中的正功能分析

  當今社會尊重文化多樣性,將傳統的宗教文化資源轉化爲總體性社會和諧的資源,共建人類共同發展的和諧世界是全球普遍關注的重大命題和追求的目標。同時,在某一道德基礎上創造一種社會精神,並維持世界多元文化的共存與發展是人類的一項重要任務。宗教作爲人類社會發展進程中特殊的文化現象,搆成了整個社會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長期以來,宗教傳統在界定和影響信衆社會規範、價值觀念及生活意義中扮演着極其重要的角色,爲宗教社群的集體生活提供了豐富的倫理道德基礎,是塑造宗教群體之間相互協作、和諧共處的文化基礎。

  伊斯蘭教的復興至今已逾千年,它正是在適應不同地區、不同民族發展過程中呈現出不同的地區特色龢民族特色。不管是放眼於伊斯蘭世界,還是回溯伊斯蘭中國化的歷史進程,伊斯蘭教都是以它的開放性、變通性、實用性主動調適自己的文化角色適應不同的文化生態,並保持了與各地文化的和諧共處,交流互鑒。以中國穆斯林文化發展脈絡爲例。明清之際,在中國穆斯林社會興起以儒詮經運動,推動了伊斯蘭教教義學中國化;民國年間之後,受伊斯蘭現代主義運動和中國近代現代化思潮的雙重影響,回族等穆斯林以振興民族國家爲主旨,以教育現代化爲突破口,全面推進穆斯林民族現代化探索之路;新中國建立後,特别是在改革開放制度框架和社會結構中,中國穆斯林受伊斯蘭文化適應性特質和穆斯林社會長期對民族現代化探索的歷史經驗的强力支撑,以經濟現代化爲基礎,在民族現代化進程中開創了全新發展圖景;新世紀隨着改革開放深入推進,各族穆斯林在經濟環境、社會環境、思想觀念等方面發生深刻變化,給當代伊斯蘭教注入大量積極因素,促進了伊斯蘭教與中國社會主義相適應進程。具體表現在:穆斯林經濟環境與經濟地位的變化和提昇,使穆斯林群衆更加向往和倍加珍惜當前民族團結、社會穩定的社會政治環境和祖國的安定團結的局面;穆斯林隨着城市化速度的加快以及自身文化素質的提高,社會發展環境有明顯變化,越來越多的穆斯林更加貼近整個社會的現實政治環境和文化環境,特别是西北伊斯蘭教教派門宦的影響程度出現新的變化,即西北門宦出現了内部結構的變遷和自我的重新定位。由於組織結構、思想意識發生的變革性轉化,使得門宦的掌教者和精英階層主動地將本教派的主導思想與國家主流意識形態進行接續,並以此爲他們實施一系列社會實踐活動奠定思想根基。在和諧社會建設中,以門宦爲單位的宗教群體所做出的有益實踐就是門宦在新的歷史時期發生動態性變革的直接後果。

  應該肯定的是,伊斯蘭教在穆斯林社會發展中發揮了積極功能。回族、東鄉族、撒拉族及保安族都是隨着伊斯蘭教傳入並在中國化過程中逐步形成民族的,在這個過程中,伊斯蘭教與這些民族的關係注定是一種靈與肉的密切關係。隨着歷史和社會的變遷以及地區、民族等方面的差异,伊斯蘭教在中國各族穆斯林的社會生活中呈現出多樣化的影響方式。即伊斯蘭教在中國穆斯林社會也開始了它的世俗化、民族化進程。但在總體上,伊斯蘭教依然是回族等穆斯林群體文化的内核和主流意識形態,它搆成了這些群體的文化特質,塑造了他們的倫理精神。通過考察伊斯蘭教與現代化發展進程,我們發現,伊斯蘭教在中國現代化建設中發揮着積極正面功能。

  一、伊斯蘭教爲穆斯林社會現代化建設發揮精神整合與秩序建構的功能

  所謂的現代化過程實際上包括了一個國家或地區在經濟領域的工業化,政治領域的民主化,社會領域的城市化,價值觀念領域的理性化,以及他們之間的互動過程。這樣一個多層面同步轉變的過程涉及到人們生活的所有方面的變化。當今,我們面臨着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任務,其中包括文化的復興。“如果没有文化的提昇,没有民族精神的繼承和發展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不可能的。”王霞林:《對傳統文化與現代化的一點認識》,《光明日報》2006年7月13日。但我們必須看到,現代化作爲以工業化世俗化城市化爲主要内容的歷史巨變,往往也伴隨人文精神退化、道德淪喪、行爲失範、社會异化、物慾膨脹、加劇人與自然的對立等裂變效應。經濟與物質發展的誘惑使得人類的現代化進程出現了工具理性膨脹而價值理性萎縮的失衡。鄧小琴:《宗教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雙重作用》,http://www.fjnet.com/fjlw/200906/t20090605_123680.htm宗教作爲精神信仰的追求與超越,是人類建立神聖秩序的活動。宗教的社會整合與秩序建構功能突出表現爲宗教倫理對人的規約作用,公正平等、誠實守信、克己自律幾乎是各種宗教在倫理上的共同選擇。

  伊斯蘭教道德規範主張動機和效果的統一,既重視動機,又强調行爲的效果。教義指出:抱着愛心和奉獻精神去關心别人,幫助别人,成全别人,就是一種好的動機,就是一種施捨,就會得到好的效果。若無動機,則無效果可言;效果是動機的兑現和轉化,若動機不純,其效果有可能會走向它的反面。伊斯蘭教倫理道德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養成高尚的精神情操和誠實的敬業精神。既要勤奮工作盡職盡責,又要爲社會履行義務,爲大衆謀取幸福。既享用通過勞動創造的成果,又反對揮霍浪費暴殄天物。伊斯蘭教認爲,奢侈浪費是一種罪過。信仰不僅是精神生活的重要支柱,而且也應具有一定的社會價值。既具有服務於社會的意識,又重視受意識支配而産生的實際行動。如果只有信仰而無實踐活動,則信仰的誠意得不到體現,其信仰也只能是空泛的,没有什麽意義,也無社會價值。敏生光:《論伊斯蘭倫理道德》,http://www.studa.net/lunli/060902/11003025-2.html《古蘭經》告誡穆斯林:“信道的人們啊,你們要敬畏真主,要和誠實的人在一起”。(9:119)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曾説:“你們堅持誠實的美德。因爲誠實會引導你們走向正義。”中國穆斯林先哲曾用“忠厚留有餘地步;和平養無限天機”來高度概括這一美德,它的核心内容是“忠厚”與“和平”,中國穆斯林表述和實踐的忠厚和平的道德規範,顯然超越了既有的群體分界,將所有與之互動的人群都納入了道德共同體的内部;其在道德規範基礎上開展的社會關係形成地方社會分工條件下的聯動關係,並通過互相之間友好交往關係,創造了差异前提下互相尊重、認可和接納的心理意識。這讓我們看到,群體之間原本在地理、社會和文化上具有的隔閡和距離,因道德共同體的建構而得以整合和超越。總之,伊斯蘭教可以爲穆斯林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尤其是工業文明導致的人文精神的失落,建立其所不可或缺的終極關懷。

  二、伊斯蘭教爲穆斯林社會現代化建設建立起符合時代精神的經濟倫理

  宗教現代化進程的一個重要内容便是其逐步走向世俗化,但是,需要我們警惕的是,世俗化,尤其是市場經濟對人的肉體存在層面的關注,極易導致人向物的世界沉淪,從而使人駐足於經驗的平面而遺忘超驗的價值。當代中國精神文化領域出現的一系列問題,如物慾膨脹、拜金主義、價值消解,等等,正是在市場經濟推動下社會日趨世俗化的結果。衆所周知,由於“現代化”並不僅僅是一種經濟過程,它還受意識形態和社會、政治體制性質等因素的制約。所以,西方現代化遇到了非西方社會一定程度的排斥,這是很自然的。這一方面是因爲非西方社會在“現代化”進程中發現,要真正實現現代化必須是“内源性”(是由社會内部的自我創新而發生的社會變遷)的現代化爲主的社會變遷道路。即現代化應以自己的文化傳統爲精神支撑,而並非是僅僅依靠引進西方的先進技術、管理和教育制度等。伊斯蘭教作爲穆斯林精神文化的内核,其積極健康的經濟倫理爲穆斯林社會現代化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使穆斯林的經濟行爲充滿了一種神聖感。其具體表現爲以下幾個方面:

  (一) 勤奮勞動,踐行主道

  《古蘭經》指出“今世的生活,就像是從雲中降下雨水,地裏的禾苗,即人和牲畜所吃的東西——就因之而茂盛起來。”( 10:24)因此教導穆斯林:“你們當盡力而工作,我必定也要工作。你們將知道誰獲後世的善果。”(6:135)“工作者的報酬真優美”( 39:74) 。所以辛勤勞動、自食其力被看作是順從安拉的一項積極天命,是踐行主道的主要途徑。對穆斯林而言,凡體力智力正常的人都應該勤奮勞動,不應成爲社會和家庭的負擔。這些思想不僅是穆斯林日常的生活倫理,也是其積極健康的經濟倫理。

  (二) 注重契約,追求公平

  《古蘭經》明確規定,借貸或從事商業活動應當持正當、公平的原則簽訂契約,即便在最不利訂立契約的條件下,也應當以其它的方式約束雙方行爲。

  (三) 誠實守信,尊重約定

  在伊斯蘭教看來,誠實守信不僅是穆斯林爲人處世的原則,也是履行信仰的一種表現。這些社會倫理原則促進和完善了穆斯林社會的商業規範和經濟倫理。

  經濟人類學的意義,是要跨越傳統經濟學的藩籬,去探尋在經濟制度底下的深層動因,以及决定這些動因的系統。强調爲經濟提供方向的,最終還有養育經濟於其中的文化價值系統。經濟發展不僅表現爲一種物質資源的變動關係,而且是一種精神狀態。經濟活動必然受到現存的、并且不斷演變着的、制度化的、文化價值標準的約束。制度模式不僅爲生産、交换、分配和消費的客觀過程提供了一個穩定性框架,而且爲經濟主體性力量的努力、選擇、出發點、隨機因素的作用發揮,設置了一個規範性框架。陳慶德:《經濟人類學》,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4、37頁。從這個意義上説,穆斯林社會的經濟現代化的發展誠如韋伯所揭示的一個重要命題,即一個群體社會行動背後必然存在一種堅實的精神力量,這種精神力量必然與該群體的社會文化背景關係密切。所以説,伊斯蘭教對商業和商人地位的肯定和崇尚使得穆斯林經濟現代化具有一種天然的文化優勢。同時,穆斯林長期的商業實踐和在不同生境中的積極適應性機制等歷史傳統的驅動,使得改革開放後,他們能够在較爲寬鬆的政策環境中在經濟上有較大作爲。

  三、伊斯蘭教提供的精神慰借和心理支持緩解了穆斯林現代化進程所造成的社會緊張

  進入知識經濟時代後,社會逐步從工業社會轉向信息社會,並由此引起世界的深刻變化,科技高速發展,經濟全球化,政治多極化,生態環境可持續發展,都成爲新的時代潮流。在邁向“現代化”潮流過程中,同時也面臨着深刻的社會危機與道德危機,遭遇了巨大的“現代化困境”。張波:《現代化困境:作爲“第四方”的宗教本土化評述》,載中國社會學網www.sociology.cass.cn現代化的過程反映一種社會轉型,它不僅對社會表層的經濟、政治關係形成强烈衝擊,而且對深層的心理結構和人們的精神狀况也産生深刻影響。這種影響一方面表現爲現代化推動了人們原有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的更新與轉變,以適應社會變革的要求。另一方面則表現爲現代化所帶來的物質奇迹與人性的精神心理需要之間的失衡。現代社會,工作和生活節奏加快,競争日益激烈,人際關係多變復雜,人們所承受的心理壓力越來越大,焦慮情緒孤立,情感不斷積聚,心理平衡難以維持。鄧小琴:《宗教在現代化過程中的雙重作用》,http://www.fjnet.com/fjlw/200906/t20090605_123680.htm伊斯蘭教提倡兩世吉慶,號召穆斯林要在現世努力創造美滿生活,同時也應多做善功爲未來的後世歸宿創造條件。《聖訓》雲:“今世是後世的田園”。

  中國穆斯林先哲還説:名實兼收不獨潤身還潤屋;經營俱到真能成己更成人。《馬啓西楹聯》,西道堂印,1994年。群體與個人關係在公共場域得到了重新的詮釋,即個人並非是被群體和社會所异化或消解,而依然是具有獨立意志的實踐主體,所不同的是,個體效能的最大化是通過對集體、他人和全社會的忘我奉獻得以實現的。而伊斯蘭教看來,由於神聖觀念(爲主道奮鬥)的塑造和浸染,個人與群體融爲一體,實現了個人在信仰層面的境界提昇,即穆斯林“吉哈德”吉哈德:在阿拉伯文中的原意是“盡力”“奮鬥”。伊斯蘭教經典用其引申意“爲安拉之道而奮鬥”。 西方學者對此意譯爲“聖戰”。這是對該詞賦予意識形態的解釋。正如美國著名記者托馬斯·李普曼早在1982年就指出的,“吉哈德這個詞在當代伊斯蘭教中肯定是最被濫用和曲解的一個詞”。的實踐。“吉哈德”被西方學者誤解爲是一個完全具有聖戰意象的概念,但是,伊斯蘭教學者指出,實踐“吉哈德”的方式有4種:用心、用舌、用手、用劍。轉引自張中復:《清代西北回民事變——社會文化適應與民族認同的省思》,聯經2001年,第5頁。Majid Khadduri,War and Peace in the Law of Islam(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Press,1955),pp.56-77可以説,任何有利於人類發展的善行都可被視爲是對“吉哈德”的實踐。基於這樣的理解,穆斯林商人持續忘我的奉獻集體、社會和國家就是實踐“吉哈德”的一種途徑。

  伊斯蘭教以“兩世吉慶”爲最高追求,是一個積極的入世性宗教。它“將超驗的終極關懷與人社會活動、日常生活融爲一體,形成了一種神聖與世俗、今世和後世、信仰與實踐一體化的生活方式。”楊文炯:《互動 調適與重構——西北城市社區及其文化變遷研究》(博士論文)2000年,第91頁。英國人詹森的著作中對伊斯蘭教的這一特點做了精彩的描述。他説“它是一個包括憎俗的、總體的、一元化的生活方式;是一整套信念和崇拜方式,是一個廣泛而又相互聯繫的法律體系;是一種文化和一種文明;是一種經濟制度和一種經營方法;是一種政體和一種統治手段;是一種特殊社會和治家方式;對繼承和離婚、服裝和禮儀、飲食和個人衛生,都作出規定。是一種神靈和人類的總體,適於今生,也適於來世。”【英】G·H約翰遜著,高曉譯:《戰鬥的伊斯蘭》,商務印書館1983年,第10頁。耕耘今世,向往後世,既是神聖的人生追求,又是一種精神慰借,更是一種不懈努力的動力,激勵穆斯林以堅韌毅力、高昂鬥志,投身於現世奮鬥之中,完成真主賦予的使命,繼而實現造福全社會、造福全人類的目標。這顯示了伊斯蘭教給穆斯林始終提供一種精神慰借和心理支持,這一定程度上將緩解其在現代化進程中所造成的社會緊張與心理失衡。

  四、伊斯蘭教的社會倫理促進了穆斯林社會現代化進程中的人際和諧

  21世紀,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廣泛應用使世界生産力得到極大提昇,與此同時,由於濫用科學所造成的負面社會影響也漸漸暴露出來,唯科學主義等片面强調“工具理性”,淡化人們心中的人文價值。尤其是科學在面對環境污染、資源破壞及社會倫理道德淪喪等全球性問題時經常陷入困境。從這個意義上説,人類面對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在道德基礎上創建一種更爲美好的生活方式和持續健康的社會秩序。宗教因素在當代這一社會文化建設中發揮着重要作用。宗教文化是一個龐大文化系統,具有社會文化所具有的結構和形態,包含哲學、科學、文學、藝術、教育、道德、法律、制度、習俗等文化類型,具有重要的思想、倫理、審美和知識價值。

  和諧是中國文化價值的核心,也是中國發展模式成功的深層原因。鑒此,中華文化包容和吸納各民族、宗教文化,實現了多元文化的和諧共處。伊斯蘭教自七世紀中葉傳入中國後,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被中華文化所接納和吸收,成爲其有機組成部分。伊斯蘭文化也沿着適應中國社會結構的軌迹不斷地調適和創新自己。其藴涵的豐富和諧理念不僅是中國廣大穆斯林的理論指導和行爲規範,而且是當前穆斯林地區和我國建構社會和諧的重要思想資源。

  伊斯蘭文化的和諧理念具有强烈的整體觀,涵蓋天地人各個層面,敬主與愛人相輔相成、精神與物質並行不悖,人與自我、人與人、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和諧相處。伊斯蘭文化以構建和諧社會與和諧世界爲目標,提倡跨民族、跨文化、跨宗教之間相互尊重、和諧共存、和平對話,反對種族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文化霸權主義,以及文明衝突論等所有危害社會與世界和諧的不利因素。《古蘭經》説:“真主或許會在你們和你們所讎視的人之間造化友誼”(60:7)。伊斯蘭文化提倡敬主與愛人兼顧,天道與人道並行。《古蘭經》雲:“你們當崇拜真主,不要以任何物配他,當孝敬父母,當善待親戚,當憐恤孤兒,當救濟貧民,當親愛近鄰、遠鄰和伴侣,當款待旅客,當寬待僕人。”(4:36) 先知穆罕默德説:“愛人如愛己,方爲真信士。”這一理念被稱爲“伊斯蘭教的黄金律,也是具有普世意義的世界宗教的黄金律。” 《古蘭經》指出,人類同出一源,是一個大家庭,至於種族、膚色、語言的不同則是爲了相互認識和瞭解,絶對不能以此論貴賤。《古蘭經》説:“衆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爲許多民族和宗族,以便你們互相認識。”( 49:13)先知穆罕默德也説:“須知!阿拉伯人並不比外族人貴,外族人也不比阿拉伯人貴;紅種人不比黑種人貴,黑種人也不比紅種人貴”。伊斯蘭教提倡不同宗教間和諧相處,反對狹隘宗教主義。《古蘭經》指出:“信道者、猶太教徒、基督教徒、拜星教徒,凡信仰真主和末日,并且行善的,將來在主那裏必得享受自己的報酬,他們將來没有恐懼,也不憂愁。”(2:62)這些經文充分地宣揚了伊斯蘭的平等、和諧、和平思想。它爲消除誤解、偏見、歧視,促進各民族的平等團結、維護社會穩定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基礎。惟其如此,人類方能建構社會和世界和諧。

  伊斯蘭教與中國穆斯林社會的現代化問題是當下普遍被關注和思考的課題。縱觀以上討論,我們獲知,現代化作爲不可逆轉的發展潮流,中國穆斯林始終以積極態度應對,但畢竟這一運動發端於西方世界,所以,在不同生境中要順暢地開創現代化前景不可避免會面對來自文化、社會、自然、傳統、意識形態、經濟、政治制度諸方面挑戰。同時,這裏需要交待的一種重要問題是,受中國穆斯林分佈的分散性等因素影響,中國穆斯林社會也存在嚴重分化問題,要真實客觀地描述中國穆斯林社會的現代化進程,就必須正視它内部存在的分層和巨大差异性問題。


  洪長有:作者爲中國伊斯蘭協會副會長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