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中國全球治理方案凸顯文化價值觀

  建立公平公正合理的國際政治經濟秩序,體現公平與正義的原則,實現國家與世界的和平發展,是中國獨立自主和平外交方針所追求的目標。20世紀80年代,中國全面“改革開放”,鄧小平提出和平發展是時代兩大主題的判斷。進入21世紀,和平與發展問題上不僅仍是時代兩大主題,也是公認的“普世價值觀”。冷戰結束後,中國對現存國際體系的看法發生變化,從追求國際秩序的創新,到承認現實國際體系存在的合理性,提出改革、改良的方案,而不是推倒重來。聯合國成立60週年的2005年,中國向世界提出構建“和諧世界”理論。構建“和諧世界”的理論的價值理念是“和諧”,在國際關係領域是國家與國家關係的和諧,在經濟發展層面,謀求人與自然界的和諧,經濟發展與生態的和諧。

  非常明顯,現存國際體系存在兩面性,一方面,以聯合國爲核心的安全機制承載着世界人民對安全與和平生活責任的期待;另一方面,在這個機制下,還有許多不合理、不公正,不能保证中小國家和平與發展的現象。大國干預中小國家内部事務的事件時有發生,美國頻頻用武力或威脅使用武力,推翻不合自己意願國家政權,導致發展中國家,特别是中東、北非以及獨聯體等地區國家内亂頻頻發生,人權得不到保障。

  在經濟與金融領域,也同樣存在不平等機制所産生的問題。2008年以來國際金融危機的發生是源於美國對房地産過熱和金融衍生品缺乏監管造成,也是美元中心地位的國際金融機制受到波及造成。美國當時的國務卿希拉裏提出“同舟共濟”的口號,並向中國借錢,中國成爲美國最大債權國。但美國在通過拆借和美聯儲的量化寬鬆政策,大量發行美元,美元貶值,利率調低,並實行貿易保護主義。對此,中國旗幟鮮明地提出,維護開放型世界經濟體制,反對貿易和投資保護主義。

  中國全球治理方案體現的文化價值觀。2016年是中國提出中國全球治理方案的關鍵年,中國在雙邊外交舞台和多邊外交舞台相繼提出關於全球戰略平衡的改革方案和全球金融與貿易改革和經濟可持續發展的中國方案。一個是維護世界和平的方案,體現在中俄加强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中,一個是全球經濟治理的方案,體現在G20第11次杭州峰會的成果文件裏。

  一、《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與俄羅斯聯邦總統關於加强全球戰略穩定的聯合聲明》是俄羅斯聯邦首先提出的,是中俄兩國深化戰略協作的重大成果,也是中國與俄羅斯對國際問題一貫立場的延伸,特别具有針對性

  圍遶世界和平與國際形勢的特點,聲明提出8點主張:

  1.明確反對結盟政治和謀求軍事優勢。聲明批評某些國家在國際事務中謀求通過使用或威脅使用武力來實現自身利益,無視各國安全不受减損的安全基本原則,企圖以犧牲他國安全换取自身安全。這一政策導致軍力增長失控,動摇了全球戰略穩定體系,與在有效國際監督下實現普遍、全面裁軍的理念背道而馳。一些謀求獲得軍事優勢地位的國家和聯盟頑固拒絶討論削减和限制保障其擁有决定性軍事優勢的武器,這正是全球戰略平衡與穩定遭到破壞的重要根源。

  2.明確指出美國在歐洲和亞洲部署反導武器令人擔憂。美國單方面發展並在世界各地部署戰略反導系統是非建設性行爲,對國際和地區戰略平衡與安全穩定帶來消極影響,也破壞了制定和通過多邊政治-外交手段應對導彈及導彈技術擴散的基礎。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域外力量往往以臆想理由爲藉口,在歐洲部署岸基宙斯盾,在亞太地區部署或計劃在東北亞部署薩德系統。這與導彈擴散領域面臨的實際挑戰和威脅毫不相干,與其宣稱的目的也明顯不符,並將嚴重損害包括中、俄在内的域内國家戰略安全利益,中俄兩國對此强烈反對。新華網2016年6月26日。

  3.明確反對在外太空部署武器和進行軍事對抗。針對外太空軍備威脅,聲明指出:“某些國家研製的‘全球即時打擊系統’遠程精確打擊武器,可能會嚴重破壞戰略平衡與穩定,引發新一輪軍備競賽。外空武器化和將外空變爲軍事對抗區域的威脅正在上昇。這一趨勢的發展將破壞戰略穩定,進而威脅國際安全。”同上。

  4.明確提出軍備控制是加强國際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手段。聯合聲明指出:“軍備控制是加强國際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手段。該領域的任何措施都應遵循1978年聯合國大會第一次裁軍特别會議簽署的最終文件所確定的基本原則。這些原則完全具有現實意義。特别是裁軍和軍備控制應當是公正和平衡的,應有利於鞏固每個國家的安全。”同上。

  5.明確反對一切國際恐怖主義活動。針對各種恐怖主義勢力製造的對公衆與公用設施襲擊事件,聲明特别指出:“非國家行爲體爲實施恐怖活動和暴力極端活動獲取化學和生物武器的危險性不斷上昇,令人高度關切。”反對“伊斯蘭國”武裝分子在伊拉克和叙利亞使用化學武器。在日内瓦裁軍談判會議上制定《防止化學和生物恐怖主義公約》具有重要現實意義。同上。

  6.明確提出國際戰略安全與穩定不僅僅是核武器的戰略平衡。聲明指出,“國際社會慣於將‘戰略穩定’視爲核武器領域的純軍事概念,不能反映當代戰略問題所具有的廣度和多面性。爲實現捍衛和平和安全的目標,應當從更寬、更廣視角,將戰略穩定看作國際關係的狀態。”同上。

  7.重申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原則,反對干涉他國内政。所有國家和國家集團應恪守國際法和聯合國憲章關於反對使用武力和强制措施的宗旨和原則。尊重所有國家和人民在解决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時的合法權益,反對干涉他國政治生活。

  8.重申國家軍力應保持在維護國家安全的最低標準。所有國家應將軍事能力維持在保证國家安全需要的最低水平;不實施任何有可能被國際社會其他成員視爲威脅其國家安全、迫使其爲恢復被破壞的平衡而采取反制措施等類似的軍事建設及建立和擴大軍事-政治同盟的行爲;應通過積極和建設性對話解决分歧,增進彼此互信與合作。

  中俄兩國元首簽署《促進全球戰略平衡的聯合聲明》具有大國關係變革的意義,也凸顯出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在維護世界和平與穩定的作用。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中俄“雙方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密切協調和配合,在聯合國、上海合作組織、亞信、金磚國家、中俄印、二十國集團等國際和地區組織中相互支持協作,共同推動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政治解决進程,完善全球治理體系,成爲促進國際和平穩定的關鍵因素和建設性力量。”中俄全面戰略協作伙伴關係是維護全球戰略穩定的積極力量,對於“堅持維護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及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加强國際戰略協作,推動國際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發展,共同推動熱點問題政治解决進程,維護好世界和平、安全、穩定”具有重大意義。

  二、G20杭州峰會凸顯中國對全球經濟發展的治理理念 

  20國集團本是一個國際經濟合作論壇,1999年12月在德國柏林由原來的八國集團和12個新興經濟體組成。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發生後,“G20”昇級爲全球金融峰會。由於20國的國民生産總值占全球90%,人口占全球總人口2/3,貿易占世界80%(包括歐盟内部貿易),因此這一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的國際經濟論壇的地位格外受到重視。當前世界經濟面臨各種下行風險,出現增長緩慢現象。出現反全球化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的現象,延緩世界經濟復蘇。因此,G20杭州峰會對全球經濟復蘇作用,格外受到期待。中國抓住主辦20國集團杭州第11次峰會這一多邊外交舞台曆史機遇,將中國的經濟發展道路和對世界經濟的反思,提出全球治理方案,以推動世界經濟走上强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之路。簡單歸納就是“創新、開放、聯動、包容”的可持續增長之路。這就是中國對世界經濟發展提出的方案。跳出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藩籬,以各國都能接受的語言,提出全球治理方案,凸顯普世價值觀。

  三、對全球經濟形勢的判斷與努力目標    

  杭州峰會對全球經濟的現狀取得共識:一方面是全球經濟繼續復蘇、部分經濟體抗風險能力加强、增長新動能開始出現;另一方面,經濟增長仍弱於預期。金融市場潜在動盪、大宗商品價格波動、貿易和投資低迷、一些國家生産力及就業增長緩慢等下行風險猶存。地緣政治走向、難民增加以及恐怖主義衝突等挑戰,前景復雜化:世界經濟版圖持續變化和全球增長動力大轉型與轉變,帶來挑戰和不確定性,同時也藴含機遇。G20未來目標應努力有效應對當今世界諸多挑戰,塑造世界經濟未來。這次峰會表達了20國集團建立更緊密伙伴關係,携手行動意志,爲世界經濟增長傳遞了信心,也提供挖掘動力,增進合作,促進普遍繁榮的路徑,以造福各國人民。綱領是“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並結合《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亞的斯亞貝巴行動議程》和聯合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開創全球經濟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新時代。

  四、杭州峰會體現出普世價值觀

  中國成功舉辦G20第11次杭州峰會,最主要的共識,體現了在經濟領域的普世的發展價值觀,即習近平主席在閉幕式發言指出的五個方面:

  第一,爲世界經濟指明方向規劃路徑。面對當前世界經濟的風險和挑戰,與會國與國際組織領導人决心要繼續加强宏觀政策溝通和協調,發揚同舟共濟、合作共贏的伙伴精神,凝聚共識,形成合力,促進世界經濟强勁、可持續、平衡、包容增長。要標本兼治,綜合施策,運用好財政、貨幣、結構性改革等多種有效政策工具,爲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向國際社會傳遞二十國集團成員共促全球經濟增長的積極信號。

  第二,以創新增長方式爲世界經濟注入新動力。會議一致通過的《二十國集團創新增長藍圖》,反映了以科技創新爲核心,帶動發展理念、體制機制、商業模式等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創新,推動創新成果交流共享的與會國的决心。

  第三,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提高世界經濟抗風險能力是共識。繼續推動國際金融機構份額和治理結構改革,加强落實各項金融改革舉措,共同維護國際金融市場穩定。我們就能源可及性、可再生能源、能效共同制定了行動計劃,就繼續深化反腐合作達成多項共識。

  第四,構建開放型世界經濟,增强國際貿易和投資兩大引擎對經濟增長的作用。會議共同制定的《二十國集團全球貿易增長戰略》和全球首個多邊投資規則框架《二十國集團全球投資指導原則》,繼續支持多邊貿易體制,重申反對保護主義承諾。我們可以期待在强勁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推動下,世界經濟將重新焕發活力。

  第五,包容和聯動式發展是惠及全球民生的保障。杭州峰會第一次把發展問題置於全球宏觀政策框架突出位置,第一次就落實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制定行動計劃,同意推動治理全球氣候問題的《巴黎協定》盡早生效,發起《二十國集團支持非洲和最不發達國家工業化倡議》和《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聯盟倡議》,將爲各國民生,特别是發展中國家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爲全人類共同發展貢獻力量。《習近平在二十國集團杭州峰會上閉幕辭》,《光明日報》2016年9月6日。

  綜上所述,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方案通過多邊外交舞台適時推出,既來源於中國和平發展道路啓示,也展現出中國與各國合作共同推動全球治理的方向和路徑。但是,全球治理是一個各種國際關係行爲體互動過程,是一個長期努力過程,是一個决策者在聚集理性共識的過程。没有决策者的理性共識,不可能有各國的共同行動,就不會有全球經濟治理的理想效果。因此,中國的全球經濟治理方案出台,取得共識,還需要各主要經濟體,特别與會的發達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和衷共濟,認真落實;另一方面,還必須排除各種干擾,排除各種極端主義、貿易保護主義,各種形式的恐怖主義破壞。綜合實施杭州峰會制定的藍圖,才能實現世界和平環境下的經濟穩定發展,爲實現和諧的理想世界添磚加瓦。


  楊 闖:作者爲外交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