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兩岸青年體驗式交流——賢德惜福模式

  一、青年交流對兩岸青年的重要性

  青年是建構海峽兩岸和平的重要支柱,更是主導未來兩岸關係趨勢與走向的關鍵力量。然而,由於台灣特殊的歷史因素及社會環境,加上李登輝、陳水扁執政時教育制度“去中國化”的持續操弄,馬英九時期亦未積極撥亂反正的結果,以致台灣青年與大陸青年世代的自我認同出現明顯差异且隔閡日深,因此,在現今及未來的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中,積極重視甚至重新建構兩岸青年共同的成長經驗、歷史記憶、文化參與、社會關懷甚而至政治層面新的認同尤顯重要。本文將回顧1990年代中葉以來兩岸青年交流活動的型態,並提出台灣“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自2006-2016間推動兩岸青年交流11年的經驗總結,以供參考。

  1.台灣青年的認知差异

  兩岸青年交流時容易産生明顯差异而導致相互敵意的,有如下兩種情况:

  一是制度認同:台灣歷經民主轉型與深化發展30年來,自由與民主成爲當代台灣青年價值觀的主流。兩岸交流的同時,許多台灣青年在談到民主、選舉等概念時即有意彰顯出台灣民主制度的優越並貶抑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他們對現階段“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幾乎是一無所知,再加上台灣絶大多數媒體多年來對中國大陸負面、扭曲的報導與評論,早已形成青年們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

  根據2016年9月聯合報近7年的民意調查,有過半台灣民衆對大陸政府的印象不佳,在不提示選項前提下,民衆對大陸政府的負面印象以“專制集權”“强勢霸道”二者最多;另外還包括“獨裁”“貪腐”及“不民主”等。因此,當台灣青年無法理解治理2300萬與治理13億人口必定存在兩岸制度性差异的同時,就更不容易理解並認識中國大陸在政治與社會層面多項改革開放的發展趨勢及成果,當然,緑營政權借機就輕易地以“自由民主”VS“專制集權”來操弄醜化大陸了。

  二是民族與國家認同:兩岸分隔已超過一甲子,社會經濟的發展落差與政治制度的區隔自然形成歧异,其中“台灣意識”的浮現與成長自是當然現象。根據學術界有關台灣地區民衆“國家認同”的趨勢調查顯示,自2007年開始已趨向兩極。台灣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長期進行的“台灣民衆台灣人/中國人身份認同”民調顯示,從1992-2016年20多年間,自認是台灣人的從176%上昇至593%,反之自認爲是台灣人也是中國人者從464%下降至336%,自認是中國人則從255%下降至30%。再者,從中研院社會所“中國效應小組”針對近4年各世代的台獨支持度調查,2011-2014年間青年世代(20-34歲)中支持台獨者已從43%上昇至56%,皆顯示青年世代支持台獨者的比例已逐年昇高。

  2.台灣青年認知差异是如何産生的?

  其一,台灣本土意識增强:由於兩岸的長期隔離,雙方各自發展出不同的政治體制與經濟模式,再加上台灣政治的本土化、民主化及自由化,已相當程度削弱了台灣青年對於中華民族的認同,反之當然會强調“台灣主體性”的重要。

  其二,去中國化教育:1990年代初,李登輝與陳水扁透過大幅修改課綱、竄改史觀等手段來推行一系列的“去中國化”教育政策,將“台灣人”和“中國人”的身份刻意分化和對立,這種柔性的“文化台獨”手法將兩岸共同的中華文化根源淡化甚至摧毁,致使台灣年輕世代對中國大陸就缺乏相應的情感。

  其三,媒體操弄影響:台灣青年世代對中國大陸的認識概皆透過大衆傳媒報導,部分媒體早爲親台獨勢力所用,無不極盡所能灌輸對大陸的敵對意識,渲染大陸“對台統戰陰謀”或軍事威脅;如今台灣媒體普遍掌握在親緑財團手中,如此一來更加深台灣青年對大陸的誤解與偏見也是必然。此外,台獨政黨運用“網軍”在各大網路社群媒體引導輿論,使得台獨話語權在網絡世界更加速擴張。

  其四,揮之不去的“恐共情節”:1949年國民黨“播遷”來台,經略台灣50年却是“恐共”教育無所不在,連緑營獨派人士亦皆經此教育成長。照理講,台灣社會過去30年是藍緑統獨分庭抗禮,但2000年首度政黨輪替,容或2008年藍營奪回政權,接着2016緑營再度當家,却不知所以的“恐共情結”居然能不分藍緑的傳承、延續,可以這麽説,藍緑族群皆非台灣最大族群,再大大不過“恐共族群”的數量。

  3.當前兩岸青年交流面臨的挑戰

  首先,是台灣嚴重失衡的分配正義:若從台灣内部環境來看,由於青年世代多年來面臨嚴重低薪資、高失業率、高房價,就算馬英九執政8年,但長期失能且無力解决經濟困境加上層出不窮的食安問題與官商勾結弊案,造成台灣青年嚴重的相對剥奪感。而生存在社會壓力下的台灣青年,眼看馬英九執政時期兩岸政策所創造的和平紅利,竟是造出一些以藍營高層、紅頂商人爲主的“兩岸買辦集團”致社會分配正義的嚴重失衡,讓台灣基層與青年人感受不到和平紅利所帶來的實質利益,使他們誤將所有問題歸結到“兩岸經貿合作”將帶來嚴重市場衝擊,從而導致“分配不正義”與“世代不正義”之議,而此内部争議却吊詭的外部化更到衝擊兩岸關係原本的良性互動上,而民進黨更進一步借機煽動硬將“反國民黨執政當局”的社會氛圍與“恐中反中”排斥心態詭异的結合在一起,此乃“太陽花學運”爆發的第一個原因。

  其次,是國家認同分歧:如上所述,台灣統獨分歧,爲奪取政權更是藍緑政黨惡鬥,加之獨派政黨與媒體操弄,多年“去中國化”以致台灣青年的文化認同、政治認同、生活經驗都是以台灣爲主體,20多年來已形塑出相當比例的所謂“天然獨”世代。盡管在馬英九執政八年裏兩岸穩定互動,中國大陸也不斷公佈實施各種惠台政策,但在統獨勢力相互角力下,台灣青年潜意識裏仍對大陸抱持疑慮。因此,太陽花學運之初,雖然是訴求“台灣人民要求逐條審查服貿協議”,但在訴求與動員氛圍不斷轉變下竟演變成“台灣”與“中國”對立向前、伍逸豪:《“不反服貿的反服貿運動”──試論三一八學運的性質及其可能的啓示》,苦勞網2014年5月20日。,只要“支持服貿”或“不反服貿”就是“賣台”,“反中”迅速取代了長期以來本就暗藏在社會各階層、各角落的“恐共”情緒,瞬間變成青年世代的激情反彈。

  二、兩岸青年交流發展趨勢

  其實,與其説台灣已産生“天然獨”現象,不如説:即使台灣年輕人對中國大陸的政治認同度再低,也不代表他們已對“台灣獨立”形成共識,因爲,年輕人的思想具有流動性大、易隨社會變遷而改變的特性。再者,台灣青年世代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過去30年改革開放的經濟、社會快速躍進發展現况與成果幾乎一無所知,他們腦海里所印記的刻板印象一直停留在70年代以前階段。因此,若能全面持續深入細緻地進行兩岸青年政經文化體育學術等各類交流,便能有效降低台灣青年對大陸誤解。

  習總書記就曾提出:“要充分考慮雙方社會的心理感受,努力擴大民衆的受益面和獲得感,尤其要爲基層民衆、中小企業、農漁民合作發展、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更多機會,讓大家參與越多,受益越多。”“兩岸交流,歸根到底是人與人的交流,最重要的是心靈溝通,要以心相交、尊重差异、增進理解,不斷增强民族認同、文化認同、國家認同,中華文化共同的精神財富,也是血脈相連的精神紐帶”。《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 習近平提5點主張》,中國時報2015年5月4日。 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五中全會更進一步主張“要以互利共贏方式深化兩岸經濟合作,讓更多台灣普通民衆、青少年和中小企業受益。這一政策顯示,中國大陸“十三五規劃”將兩岸重點從原本“三中”轉變爲“三中一青”,未來五年更將加强對台青年的交流工作”。 李英明、高順德:《大陸對台三中一青政策之觀察評析》,國政評論2014年7月14日網絡版

  因此,要有效縮小兩岸青年心理距離,尤其是要打開台灣青年觀察中國大陸的視野與格局,要深化台灣青年對中華文化體認,讓他們能够透過交流互動的參與過程從“心”認識身爲中華民族一分子與“兩岸一家親”的切實感受,就應該全力開展落實兩岸青年交流工作,特别是台灣青年親身赴陸的參訪求學實習乃至就業創業工程。

  三、檢視早期“觀光式交流”

  當前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從早期1990年代開始到如今各項主題的文化學術交流甚至創新創業交流團,不管是規模或行程規劃都有大幅度提昇。根據報導,中國大陸透過各台灣民間基金會及學校辦理的赴陸參訪,每年約有1萬人次左右社評《創新思維 深化兩岸青年交流》,中國時報2014年5月30日。。

  諸多活動中就數量與涵蓋層面而言,最突出的項目當以寒暑假爲主的交流參訪活動,團期通常是7-10天,低價團費以觀光遊覽行程爲主,以學界業界座談爲輔,並加之以各地領導出席的歡迎宴會或大型藝文表演晚會,有些主辦單位還會熱情邀請當地或相關涉台媒體記者報導采訪。若讓兩岸青年學生在學習及玩樂中互動、培養友誼是最好不過的事,但事實却是只有部分團隊會有少數大陸學生以有限時間參與,真正能全程地陪朝夕相處者不多,大大降低了台灣學生認識大陸的廣度與深度,更失掉了兩岸青年心手相連交流的良好契機。以我“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歷届學員參與的經驗證明,台生與陸生若能全程陪伴者,活動結束之後總有很多人仍會透過網絡保持聯絡,不僅衍生出新的交流活動機會,台生因此而到大陸實習就業創業者有之,交上男女朋友甚至結婚生子者都有。

  然而,容或如此,即便大陸主辦方在舉辦兩岸青年交流參訪活動的初衷通常不帶特定政治目的,甚至只是單純的“爲交流而交流”,台灣學界却仍有不同的解讀與結論:

  根據耿曙、曾於蓁針對兩岸青年交流活動之成效研究即指出:“經由適當的人際交流與接觸,這類活動確實能够使台灣青年改善對於中國大陸的刻板認知、化解部分先入爲主的觀念、加深大陸經濟發展的印象。但是,活動對於改變台灣青年的政治認同却收效不大。首先,部分台生帶着台獨及偏歧立場參與活動,因此將陸方友善作扭曲解讀,形塑成“收買”的舉動;另外,他們在相關議題上也早也定見,所以盡管社會觀察多細緻、交流再深入,只是剛好印证雙方間的“差异”而强化雙方的政治認同距離。耿曙、曾於蓁:《中共邀訪台灣青年政策的政治影響》,問題與研究49卷3期,2010 年 9 月1日。更偏差的少數人甚至會認爲大陸接待人員的友善與熱情態度都只是“統戰伎倆”罷了。”

  確實,從務實的角度來看,過去一段時間以來不少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已經變成一種只重表象的“形象工程”,主辦方縱使立意良善,也因爲執行面缺失或不到位,使這種“走馬觀花式”的交流活動流於浮面。主辦方每每以參與總人數作爲績效指標,參加的台生也泛稱這類活動爲“統戰團”,相當比例台生是爲低廉團費以及許多平時不容易去的交流地點而樂於參與。雖然主辦方也充分理解這類活動的效果非常難以運用量化指標去評估,但活動場次與參與人數却是一個確切的硬指標,因此難免會出現類似“大躍進”的浮夸作風,藉以强調主辦方的政治績效。

  如果交流活動是希望能縮小心靈距離、增進相互瞭解、培養情感與認同,而不是在短短數日扭轉台灣青年的政治理念,甚至試圖灌輸特定政治立場,那麽我們就必須正視兩岸青年交流活動執行過程中的一些問題。

  四、體驗式交流

  盡管現階段兩岸交流活動呈現百花齊放百家争鳴的局面,但是兩岸青年如何能够進一步加强交往深化交流才是我們當前應該考量的重點。俞正聲主席在2016年全國政協十二届四次會議工作報告提出:“開展面向台灣青年的體驗式交流”以更有效促進台灣青年對於彼此的理解。而“體驗式交流”的核心在於“體驗”,並突出青年主體性。

  自從太陽花學運以來,大陸一直强調加强與台灣青年和基層民衆的交流,而“體驗式交流”應該是對過去交流模式進行反思及改善後提出來的新模式。學者分析,當前已有的交流可分三個路徑肖日葵:《兩岸青年交流的困境與深化路徑》,中國評論月刊網絡版2016年10月26日。:

  一是文化性交流:結合傳統文化、青少年次文化等主題來聯繫兩岸青年的情感與價值。

  二是公益性交流:透過共同實踐社會公益活動培養兩岸青年相互信任,並達情感實踐。

  三是發展性交流:基於台灣青年未來職涯發展的需要,以“實習就業創業”爲主軸。

  根據筆者參與“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超過10年的兩岸青年交流經驗,以上三種路徑尤以“發展性交流”最爲重要,也最能深入發揮心靈融合與認同理解的效應,因爲這類活動的時間、接觸面、深入程度、參與者自主性都是前兩類難以比擬的,也更能够讓青年朋友從“心”認識中國大陸社會的本質以及兩岸關係的血脈相連。

  太陽花事件告訴我們,台灣正面臨“青貧化”,所以若能讓台灣青年前往大陸從實習開始進一步就業甚至共同創業,這不僅可以實際深化兩岸青年交流,讓台灣青年能充分有效享受到中國大陸經濟發展紅利,更因兩岸經貿的相互合作而致情感連結,所謂“心靈契合”互利共榮!

  五、“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協助組織文化研習營體驗式交流參訪

  筆者2006開始至今11年參與“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所組織的台灣各高校本科及研究生赴大陸各省市文化研習參訪活動,總計近5000人次,由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到絲路、甘肅、四川、廣東、廣西、陝西、山西、寧夏、内蒙、河南、山東、河北、湖北、港澳等各省市、自治區,參與生源遍佈台灣數十所大學。大陸方面主辦接待與合辦單位包括海協會、全國台聯、宋慶齡基金會、中華職業教育社、各省市重點高校(北大復旦交大等)、技職院校及民進中央、民革中央、民建中央等民主黨派。

  “基金會”針對早期赴陸短期文化參訪活動的設計與安排,歸納以下幾點執行面經驗:首先要避免放牛吃草的帶隊方式,台灣學生既然會自費報名,當然是有好奇與疑惑,希望一探究竟。主辦方與台灣帶團領隊老師必須全程陪同,而且要直面學生們各種疑惑與問題,不能推諉卸責或逃避敏感話題;大陸接待人員本就該對兩岸問題有基礎認識,對活動的主旋律更要有所掌握。因爲一旦缺乏實質交流,整個活動就有可能會流於“喫喝玩樂”形式,剩下的當然就只有觀光旅遊元素了。爲使短短幾天的研習營仍能達到大學生活動應有的質量高度,“基金會”特别重視下列幾項活動執行重點:

  1.行前準備

  除了必備行前會外,“基金會”依據學生的性别、年齡、專業、學校、地區等背景打散重新組合再分組小隊,由學生自己擔任活動總召及小組隊輔負責組織團隊,制定團隊行動與生活紀律準則,並全程禁煙。行前一個月,陸續由團長精選寄發有關大陸近年外交、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傳媒等相關報導與專文給團員,由各小隊輔自行督促事先閲讀,並自行在網絡社群中開始討論。這種行前準備目的是不要讓團員在成行之前對大陸當前發展一無所知。

  2.主題演講及“與大師對話”

  配合參加學員素質,由營隊主辦方安排講師教授特定主題課程,内容由傳統中華文化、地方文化采風、重大戰略規劃到兩岸關係、台灣青年赴陸求學、就業及創業優惠政策等不一而足。主講者的口語溝通表達能力是不能逥避的考量因素,否則即便是滿腹經綸的台上大師用心講述,台下睡倒一片場景並不少見。“與大師對話”則是由“基金會”另外特邀中國大陸高階領導或各界成就卓越的企業家、藝術家、學者、專業人士與團員共同進餐并發表簡短演講,隨後主要時間都是由團員現場提問互動,問題内容毫無禁區,主講者也會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3. 古迹/旅遊景點遊覽及經濟建設重點或當地特色産業的參訪

  借由參訪古迹名勝來唤醒台灣青年的歷史意識進而産生親近感。對經濟建設與産業項目參訪,則是讓學生們親眼目睹大陸發展建設實况,能實地瞭解特色産業的營運與市場概况,此對“改革開放30年”的成果展現有不言可喻、不言自明的效應。參訪時陪同導遊的文化素養也是必須有一定基礎,否則解説導覽效果會大打折扣。

  4. 兩岸青年學生交流、校園參訪

  要進行有效的“兩岸交流”特别需要大陸青年學生的積極參與,因此“基金會”在辦理研習活動時即會安排10至數十位大陸學生志願者陪同台灣各校80位團員扮演地陪角色,在主辦單位安排的正式行程外由大陸志願者主導設計自由行時段,譬如“做一天北京人/上海人/重慶人”,實地深入各地胡衕、街道、巷弄去體驗當地庶民生活,哪怕逛街、足浴,一起喫飯、喝咖啡,一起搭地鐵、坐公交,過程中青年朋友們自有他們的溝通頻道,運用他們自己願意、喜歡的溝通方式交友,效果奇佳。大陸地陪同學若是能挑選曾去過台灣求學或交换的學生更是黄金夢幻組合,因爲這些同學深刻理解兩岸間細微差距,由他們來扮演催化劑角色最爲恰當。

  5.與當地台商、台干座談交流

  這種互動衝擊力頗大,因爲由台灣人自己的體驗與告白中,台灣青年會感受到真實“原汁原味、正負俱呈”的經驗。早期到大陸發展的無論台商或台干,能持續至今大都已是事業成功或頗有成就的企業家,在當年大陸仍是相對落後的環境下,“你不怕嗎?”“爲何選擇到大陸而不是到歐美,甚至南向?”“當時碰到的困難有哪些?”種種問題,只有同爲台灣人、並具典範效應的這些長輩們的真誠分享始能解其疑惑。

  6.與赴陸求學或就業、創業的台灣青年交流分享經驗心得

  “台灣人在大陸”的經驗分享與傳承對青年學子是極重要課題,尤其與其年齡相仿却願意選擇赴大陸就業甚至創業的台灣學長姊的“台青經驗”最具説服力,更準確的説“台青經驗”往往是新一波台灣大學生是否願意選擇到大陸發展的關鍵參考力量。這些台灣學長姊的出面更提供了一種微妙安全感及“心理支持效應”,當然在各個主要一綫城市中也隱然形成一種台灣青年之間的人際互助網絡。“基金會”竭盡全力讓短期參訪研習活動不僅是走馬觀花的所謂認知而已,多年來大陸主辦方針對各不同團隊雖然是提供同樣的行程設計,但我們仍企圖在“同却不同”中以“賢德惜福的活動模式”增加參與學員的責任心與使命感,我們拉大曆史的縱深去打開學子的視野,擴展青年的眼界,讓他們從兩岸高度看大陸;曾經參與過基金會主辦的研習營同學在參訪心得中即反思:

  “台灣仍然是我心中的寶島,我反對獨立,除了因爲在我的認知裏,發生在大陸這片土地的歷史也是我的歷史,看着這次參訪的古迹名勝,我心中擁有的悸動向往都在告訴自己不想和這一切斷絶關係,還有就是希望台灣這片土地可以平平安安的持續它的發展,并且擁抱大陸帶來的市場衝擊與機會。2016台澳蓉~成都行心得,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

  另一方面,行程亦應積極安排參訪現代建設,展現中國大陸富强一面,直接化解台灣媒體對中國大陸的惡意扭曲,並讓台灣青年將前進中國大陸納入未來人生的職涯選擇:

  “在行前我就知道,大陸發展極佳,建設快速。但知道和感受到是不一樣的,實際走訪,才會知道什麽叫經濟蓬勃。在成都,我看見的是遍地機會與希望,一片欣欣向榮;而在台灣,我看到前途一片渺茫。2016台澳蓉~成都行心得,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

  很開心自己願意也有這個勇氣去把握這次機會來到中國這幾個各有特色的城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打開視野去觀看别人的好與不好才能反視自身的優缺點與不足,有機會的話我也希望能够去到這幾個城市實習,甚至工作。 2016台澳蓉~成都行心得,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

  透過實地參訪的確能提昇台灣青年對中國大陸的認識。但另一方面,若單純以爲只透過活動安排是無法達到有效“兩岸交流”的。第一是因爲部分同學本身帶着有色眼光參與活動;其次,交流活動若無法深入到心靈層次,易流於玩樂性質:

  當初發現這樣的學生團純屬巧合/但參加過後覺得很不錯/物超所值 zwanzig(快去回文),學生團(統戰團)綜合心得part 2,批踢踢實業坊2008年4月4日。

  這樣的活動最大的“特色”就是會有一些政治性的宣傳(柔性統戰)/也會安排一些演講、學術性的參訪/不過大家都知道/我們是要去玩的XDXD。 zwanzig(快去回文),學生團(統戰團)綜合心得part 2,批踢踢實業坊2008年4月4日

  因此,要進行有效的“兩岸交流”勢必需要中國大陸青年的參與,因此活動通常會再安排大約十位的大陸學生擔任志願者的角色陪同台灣青年,基本上地點與時間不設限,由雙方共議自由活動的時間規劃。但往往會因時間不足,常常導致兩岸青年無法進行深度交流:

  説到參加這次活動的遺憾,有同學説:“遺憾就是没有結識很多的大陸朋友,我其實很希望能和大陸的同齡人交流,比如説雙方有一個議題,大陸學生和台灣學生去討論,發表彼此的觀點,我們還是很期待能有這樣的機會。《台灣學生説:北京的這些事兒,台灣看不到!》人民網2016年7月8日

  台灣學生通過與大陸青年交流互動來體驗對方的生活方式,理解價值觀和建立彼此的情感,形塑一致或共通的價值認同,才能真正推動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

  其實兩岸青年想法、夢想、擔憂,都差不多,缺少的,就是對彼此的認識與交流不足。2014儒沐山東~齊風魯韵 心情日記,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

  與他們接觸讓我驚覺我們所學、所經歷的生活是如此的相似,且相處時並不會因爲兩岸相距千裏而有隔閡,或許有那麽一天,在經過更多的交流後,我們能放下過去的意識形態,建立更加和諧的兩岸關係。 2014儒沐山東~齊風魯韵 心情日記,財團法人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

  綜上而言,除了規劃課程講座與景點參訪之外,要達到兩岸青年實質交流的目標,需激盪兩岸青年的價值觀、充分溝通及相互理解,才能真正提昇或再造符合兩岸和平發展所需要的共同理解。

  六、如何落實台灣青年赴陸交流、實習、就業、創業——賢德惜福模式

  如前所述,2006年夏“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開始協助組織台灣大學生赴大陸研習,2013年春季啓動陸生赴台“精彩兩岸漾世代”參訪活動,整整11年、近5000人次參加;2015暑期開始調整交流活動主軸,進一步推動台灣高校生與青年創業家到北京、上海等地參訪、交流,並連續二年實施爲期兩個月的京滬暑期實習工作。2015年暑假參與的台資企業13家,2016年即已快速成長至台資、陸企甚至國企共29家的企業規模。

  歷史經驗證明僅有8-10天的研習營時間太短,實在無法深入探索,更遑論及於人脈的交往交流。實習,則足足有兩個月可以深入基層,不僅進入企業實習,更得以借機看他們想看的風情,探索他們想探索的議題;而就業或創業之前“能到大陸實習”正是讓台灣青年熟悉大陸市場與認識社會的一個重要踏脚石,暑期二個月或一個學期的實習也是“體驗式交流”最好的落實方案之一。所謂“體驗式交流”其核心當然是“體驗”,也就是要在各種具體環境中親身參與,無論是半年或數個月的交换生還是參加企業實習,唯有深入其中才能讓兩岸青年有真正值得珍惜的互動機會,讓台灣學生在實際場景中對大陸社會運行的文化規範有更直觀的認識,能增加更多同理心與换位思考的理解。

  “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所設計的模式是在正式實習工作開始前爲全體學員安排一個短期研習活動,旅遊之外的跨領域參訪、與學長姐對話、大師主題講座勢不可少,這種安排不僅對往後正式進入實習階段,當學員遇到工作上、生活上的種種疑惑時可以找到同行學員相互協助、扶持,能親身體驗人生一輩子“出外靠朋友”的重要,對父母而言,孩子並不是只身在外,而是有同儕陪伴,都是“安全”的保障。

  基金會與台灣各大學所自行舉辦的實習活動最大不同之處在於我們是協助組織跨校際、跨科係、跨年齡、跨兩岸的團隊,活動精彩更在於兩岸青年的頻繁互動、廣泛交友,在於對學子的有問必答~無論學業、職涯、人生,甚至統戰、九二共識、一國兩制、一中各表等兩岸關係的敏感議題,當下要迅速交流探討、回答解惑。兩岸青年都是聰明、善良、願意助人且富有激情的,只要我們努力爲他們搭建平台,青年學生們交友互動、心靈激盪自會産生大家意想不到的化學反應,緣此,我們特别提出如下建議:

  1.交流活動的定位應該是七分知性、三分感性

  大學青年的交流活動本質上會自然傾向感性歡樂,所以活動内容的設計應該稍微將比重偏向於知性端,最終的結果自然會讓參與者獲得“知性與感性並重”的圓滿成果。换言之,青年朋友必然會想要有所成長,提供平台的主辦方必須注入足够的誘因與素材讓他們有機會吸收知識與見識的養分。

  2.要主動對台灣學生長期以來的偏見議題進行交流溝通

  涉及中國大陸與中共被高度扭曲、醜化的教育及媒體環境中,學生們在台灣早已受許多刻板印象所制約,唯有透過有效交流始足以化解;我們積極建議主辦方或接待陪伴人員不要閃躲所謂的“敏感議題”,更不應該以“這個問題不好説!”之類的説詞來回避。這類台灣青年早已持有偏見的議題包含:開放競争式選舉、人權保障議題、宗教信仰自由、網絡與媒體管制、貧富不均、官員貪腐、環境污染、六四民運、一國兩制與一邊一國等。對此一現象我們的經驗總結是: 地方官員與主辦方基本上經常是以“涉台無小事、寧左勿右”的心態面對台灣青年的心頭疑問,而思想無法解放的結果就是“有交流、没有交心”,最終即難免流於喫喝玩樂、走馬觀花。更有甚者,這種保守心態又會進一步影響到參與交流活動的大陸學生面對台灣同學的態度。

  其實,這些政治議題只是台灣青年心中的小部分疑惑,他們更多關切還是在經濟與社會、文化層面,尤其是攸關他們自己未來職涯規畫與發展的前景。但是,政治議題却是讓台灣青年對前進大陸或擁抱大陸市場最大的心理障礙所在。盲點不解,所牽涉的影響事大,不可小覷。溝通、説明必定會比説服、灌輸有效!

  3.要讓學生確實有機會走進大陸社會的基層,親身體會各地庶民生活

  過去許多活動的主辦方往往因爲過度愛護或保護台灣學生,會避免安排台灣學生接觸基層社會的機會,這不僅損失讓他們第一手體驗的真實感,反而是隔了一層玻璃窗去觀察大陸社會,要知道能安排大陸學子一起陪伴的自由行才是真正“體驗”,要把整體市場經濟與社會環境變成一個有機體大型教室,鼓勵台灣學生搭乘地鐵、公交車,與攤販、百貨公司櫃姐、足浴服務員、出租車師傅、各地城管等直面對話、多多交流溝通,這才是另類速成且真正有效的學習渠道!

  “命運共同體”或“利益共同體”意識不是用單純的文字或話語得以傳遞或形塑的!

  4.要鼓勵台灣學生在交流活動期間盡量閲聽大陸各類媒體

  積極建議並鼓勵到大陸的台生早晚間在住宿處抽空閲聽電視及網絡上的新聞、娱樂甚至談話性欄目,讓學員自行去比較兩岸媒體的不同内容比强迫灌輸更有效。另外,紙媒已不再是台灣青年日常消費的媒體型態,但很多主辦方會贈送參與的台灣學生不少書籍、報刊,其實是資源的無謂浪費,唯有透過學生自己親身接收各媒體通路内的訊息,才能更有效的讓青年人自己去消化、反刍在參訪交流活動中所吸納的大量信息。

  唯有透過第一手接觸並比較兩岸的媒體與新聞内容,台灣學生自然會理解台灣媒體環境與生態的自我封閉。

  5.要主動説明大陸體制内各種制度的要素

  “一個家庭生一個孩子與一個生了60 個孩子的大家庭管理方式是否該要一致?”

  “基金會”在辦理各項赴大陸活動時總是會要學員自己去思考何以兩岸存在如此不同的管理體系,因爲台灣青年通常難以體會兩岸在“規模”上的巨大落差,也難怪多數台灣青年難以掌握大陸面對所有治理問題的復雜度;因此我們積極建議,活動初期就要安排深入淺出的大陸體制説明簡介,讓學生瞭解大陸行政、立法、司法體制設計;瞭解統一戰綫意義、功能與制度;瞭解涉台系統的角色與服務範圍。要能充分解答學們心中的“爲什麽”,才能真正因换位思考、因同理心而充分溝通、而體諒。

  6.要延展、持續各類交流活動的後續發展

  主辦方務必要透過微信、電子郵件等渠道繼續與參與活動的台生保持定期聯繫,提供當地的各項建設發展、投資、求學、實習、就業、創業信息,尤其優惠待遇等訊息給大家,這種幾乎零成本的溝通渠道應當有相關系統的專人、專責投入服務才是。與台灣青年保持在網絡世界的對話是絶對必要的,如此才能確保交流活動能够産生更長遠且持續的化學反應。簡單算一筆帳,若90年代即啓動,至今2016應至少已掌握數以十萬計的20歲到40歲并且都是各高校畢業的台灣青年世代、社會中堅階層的人脈網絡!惠而不費的網上通訊等各類的交流活動信息若能持之以恒,影響巨大而深遠。

  當前大陸對台灣青年的優惠措施前所未有,由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皆大力提供各類創業津貼、生活補貼、貸款擔保、房租减免、市民待遇等。鼓勵青年創業創新的熱潮中,不僅針對已在大陸求學就業的台商第二代,更應該積極鼓勵在台青年學子赴大陸共享資源。目前所知在大陸各省市至少已有41個兩岸青年創業基地、12個示範點。在這一個良好基礎上,我們積極建議,大陸當局應該要讓創業創新相關信息透明、管道暢通,要充分運用台灣青年常使用的社交媒體如Facebook、Instagram或各地台企協、台灣各大學校友會組織來傳播訊息,並主動將訊息傳遞到台灣各大學院校裏的“創新創業中心”及創業相關的學生社團,如台北大學“北大創業家”“台大創業俱樂部”“交大創創社”“政大創聯會”“清華九又四分之三月台”。另外,還要提供台青落地後的諮詢服務來協助台灣青年尋找適合的孵化器。

  我們必須務實認知:對絶大部分台灣高校生而言,一出校門就想創業比例是極少數一群。但是,根據聯合報2015年的調查顯示在台灣20-29歲的青年赴大陸就業有意願者却高達32%。换言之,爲了鼓勵更多台灣青年西進創業,最適當途徑應是設法降低他們到大陸創業的風險,因此現階段對台灣各高校青年而言最可行路徑安排是:

  大陸做交换生——暑期二個月(或一學期) 大陸實習——畢業後大陸就業——有工作經驗後再創業! 

  第一步-大陸求學:校園生活熟悉當地環境,建立人脈;

  第二步-大陸實習:到企業實習,透過職場實際工作以瞭解商業環境和所有運營流程;

  第三步-大陸就業:畢業後直接赴大陸求職,争取機會瞭解市場、累積經驗、擴大人脈;

  第四步-大陸創業:與大陸青年共組團隊,運用積累的人脈、金脈積極創業。

  台生分兩種,一種是父母親已是在大陸多年投資的台商或台干二代,他們早跟家人在大陸生活求學,具有先天優勢。另一種則是在台灣出生、成長、求學、就業甚至創業的台灣本地學子及青年,他們受到統獨、藍緑甚至媒體操弄影響,近年來更得面對台灣經濟持續下滑、面對職場薪資低蕩徘徊、面對少子化海嘯的種種困境,較之前者其實更該受到重視與關注。值得注意與欣慰的是,台灣青年不分統獨半數以上都想到大陸看看,許多人已認識到唯有抛去“小確幸”心態並勇敢地脱離原有的舒適圈才能挣脱低迷現狀,也才足以顯示自己已經長大、可以獨當一面自立自處不讓父母操心,他們更想開拓視野不願做井底之蛙,尤其想到大陸去親身印证在台所聞是否屬實?

  2016年暑期京滬實習結束後,“賢德惜福文教基金會”在台北舉行心得分享會,參與同學無不高度肯定二個月在大陸的工作與生活斬獲。期間他們與大陸各階層同胞真正朝夕相處,在職場學習與實作的經驗讓他們除了認識大陸經濟勃發趨勢,實際參與各企業的運營方式,在生活中更深刻體驗到大陸電子商務與網絡金融的便利以及龐大的發展潜力;職場的人際互動讓學生們真正理解到“兩岸一家親”的深刻意涵,感受到兩岸同胞在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异同之處。在居住的社區裏認識了大陸庶民社會的人情温暖與基層群衆的和善檏實,當然也深刻體會到大陸社會發展進程中方方面面的障礙與困難,但是當學員們能充分發揮同理心與换位思考的作用後,未來解决種種困境怎麽還會是問題,只因爲有兩岸兄弟陪伴,大伙一起向前!


  鄭又平:作者爲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係副教授。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