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臨水文化在兩岸的傳播與互動

  一、臨水文化的起源及其兩岸範圍内的傳播歷程

  根據史料記載,目前對於臨水文化的起源存在兩種較爲普遍的説法。其一,以《大明一統志》、《八閩通誌》爲主的文獻指出陳靖姑生於唐大曆年間;其二,自明萬曆時期陳鳴鶴撰寫《晋安逸志》起,出現陳靖姑生於唐末五代之説,該解釋也在後來部分官方文獻中有所提及。然而,在日後學者進行考證後,證實前者更符合歷史事實,而後者更多是後輩對於臨水文化的内容進行改動的結果。盡管因不同史書記載使陳靖姑生年的説法存在差异,但其“由人成神”的共通點是無可非議的。

  臨水文化以福建古田、福州一帶作爲發源地,自唐代起,除了逐漸傳播至福建其他區域外,甚至在浙江、湖南、廣東等地也出現了臨水文化的踪迹。台灣地區亦在閩文化傳承的重要範圍内,使得臨水文化在台灣地區的發展對於解釋臨水文化的整體演變來説作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目前,將臨水文化帶進台灣地區的傳播者及該文化傳入的具體時間仍無法確定,但從台灣地區民間材料的記載中發現,有關陳靖姑的傳説故事在明代就已經存在葉明生、鄭安思編:《古田臨水宫志》,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407頁。。盡管當時尚未發現有正史對其進行紀録,進一步經由明代陸續有來自大陸地區漢人移民至台灣地區的這一史實來看,陳靖姑信仰確實很有可能隨着移民而傳入台灣地區。清康熙前期,鄭成功率兵渡海來台,將過往佔領台灣的荷蘭殖民者徹底驅逐,並開啓了兩十餘載的鄭氏治台階段。台南白河臨水宫建於公元1661年,根據廟方記載,該廟宇是先賢隨鄭成功來台時自古田縣大橋鎮南台臨水宫恭請臨水夫人金身時所建,當前已有超過三百年的歷史,是台灣地區最悠久的臨水宫廟之一《台灣區開基臨水宫南台助國夫人》,台南:廟方自印材料1989年版,第2-3頁。。至清康熙、干隆時期,施琅率兵進軍台灣地區,鄭克塽投降使台灣統一歸入清朝版圖後,派駐台灣地區的官員和來往兩岸的商貿活動漸多,其中又以原居住於福建地區的來台人數占多數,他們將原有的信仰文化一並帶到台灣地區,使臨水文化自然而然地在台灣地區形成大規模發展。高雄旗津臨水宫的建立是由於1693年清朝官員奉命派駐台灣時,恭迎臨水夫人金身來台,當時在旗津燈塔下鄰近高雄港邊的旗後山麓,以草茅搭建起最初的旗津臨水宫,後至1879年曾再經修建,此時陳靖姑在台灣民衆心中的地位也日益提昇。台南府城臨水夫人媽廟於1736年由渡海扺台的福州人所建,該廟起先被建在東安坊山仔尾的丘陵上,並在往後的時間裏因受本地人重視亦幾經重修《台南府城·水夫人媽簡介》,引自《古田臨水宫志》,第294頁。劉良璧篡:《重修台灣府志》卷九〈典禮附祠祀〉,清干隆六年,第89頁。。

  清朝末年簽署《馬關條約》致使台灣地區割讓給日本,台灣地區在1895年至1945年受到日本政府長達半世紀的殖民統治,其間日本以高壓手段對待台灣民衆,迫其抛棄在政治、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原有的發展模式,並在短期間去强行接受“日式”思維,其中還包含執行“寺廟整廢”和“興建神社”,大肆破壞台灣過往寺廟,推崇天皇和信奉日本宗教,企圖改變台灣民衆長期以來的中國信仰傳統及與之相應的生活風俗戚嘉林:《台灣史》,海南:海南出版社2021年版,第320-322頁。。由此可見,台灣地區臨水文化的發展在日據時期出現停滯,甚至遭受嚴重打擊,以高雄旗津臨水宫爲例,該廟宇在日據時期被日本政府改建爲日語學校,並在戰争爆發後以軍事需要爲由對其進行拆除,直至上世紀80年代末此廟才被重建葉明生、鄭安思編:《臨水宫志》,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298頁。。日據時期對台灣地區民間社會的信仰及文化發展造成嚴重衝擊,日本政府除了抹滅台灣民衆所秉持的中華傳統精神外,更直接切斷兩岸百姓日常的溝通和聯繫,造成臨水文化的兩岸傳播與交流停滯許久。

  二戰過後,台灣光復回歸中國,台灣民衆得以恢復長久以來中華傳統文化下的正常生活,但因國民黨軍隊在内戰過程中節節敗退,蔣介石於1949年退扺台灣地區並頒佈《台灣省警備總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號》,其中包含控制台灣民衆的言論、集會、結社等方面的自由權利,並對個人出入境行爲實行嚴格管制,此舉導致兩岸間的文化交流再次被迫中斷。直至上世紀80年代前後,大陸發表《告台灣同胞書》,力圖打破兩岸長年以來的僵局並積極推動和平發展,同時在台灣人民强烈訴諸開放兩岸交流的情况下,台灣當局於1987年通過台灣地區居民赴大陸探親的法案,由此結束了兩岸長達30多年的對峙,爲兩岸同胞重新開啓相互交流的機會。開放之初,兩岸同胞以探親作爲來往的首要目的,而在探親的過程中也促使兩岸之間臨水文化的往來和傳播日益增强。比如,當台灣同胞回鄉訪親問友時,也會順道至臨水宫廟進香,反之,在大陸親友赴台探訪家屬時,同樣會走訪、參觀台灣地區的臨水宫葉明生、鄭安思編:《臨水宫志》,香港:天馬出版有限公司2010年版,第408頁。,此般來往是不同個體在兩岸空間下所進行的同質性文化活動,而産生該活動的原因正是由於兩岸人民本是同根同源,而臨水文化更是許多閩台百姓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臨水文化在兩岸交流的進程方面,盡管歷經多年阻塞,但在恢復交流之際,許多兩岸民衆便自發性地組織隊伍進行參訪,這些絡繹不絶的交流活動一方面代表同一民族下人們對於共同文化信仰的渴望,另一方面也爲日後兩岸文化的迅速傳播奠定良好的基礎。

  20世紀前後,臨水文化的兩岸交流活動在型態、規模等方面日益多樣化。除了早期將探親視爲主要目的,進而延伸出臨水文化作爲兩岸民衆往來及參訪的輔助性内容外,也有越來越多的兩岸同胞以參訪臨水文化作爲核心行程,積極組建團隊進行各項臨水夫人相關的交流活動。在衆多交流活動中,信衆、廟宇工作人員、相關協會及組織、專家學者等皆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方面,兩岸臨水文化交流活動要能舉辦,勢必先獲得民衆大力支持,隨後還需兩岸臨水宫的負責人與官方、民間組織進行多次協調與策劃,一場關於兩岸臨水文化的交流活動才能受邀民衆參與並圓滿服務於民衆,另一方面,學術界從事臨水文化研究至今方興未艾,兩岸學者針對臨水文化的信仰内容、科儀呈現、宫廟沿革、社會功能、藝術表達等部分均進行了富含動態性的討論,主要指出臨水文化不僅作爲我國偉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更是當前民衆持續信仰和作爲文化生活的内涵,因此不斷追踪臨水文化的動向發展有其必要性,而學術研究的意義在於能幫助我們更完整的紀録臨水文化的整體樣貌與具體細節,並分析其對於人民生活所賦予的重要價值,也能爲生長在臨水文化下的兩岸民衆提供具有教育性的指導作用。

  總體來説,臨水文化在兩岸空間下日益發展壯大,文化受衆也隨着歷史進程逐步增長。結合詹姆斯·凱瑞所提出的“傳播儀式觀”,其强調的是傳播作爲共享的過程,身處傳播範圍内的參與者共同形成一個社會群體,他們通過傳播來確認彼此身份並維持、强化某些特定社會觀念,而這些觀念長時間流通在群體成員之間,爲整體社會生活帶來具有秩序的樣貌詹姆斯·W·凱瑞:《作爲文化的傳播》,北京:華夏出版社2005年版,第7-11頁。。由此可見,臨水文化自福建傳入台灣地區並在當地長久發展後,一方面使得台灣民衆信仰臨水夫人早已成爲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文化内容,另一方面在兩岸持續雙向傳播臨水文化的情形下,形成在倫理道德、價值觀念、歷史根基等方面擁有一致性的群體,更凝聚出内部團結的關鍵力量,而這股力量正是借由文化内部各個主體不斷地來回傳播、互動,進一步鞏固和增强了臨水文化在兩岸所取得的共識,因此臨水夫人通過文化與傳播的交互促進、共生實則爲記載與傳承兩岸人民的彼此表達、交流提供了重要的精神紐帶,並可進而將其視爲奠定兩岸同爲一個群體的永續證明。

  二、傳播過程中兩岸臨水文化的對比與共性

  臨水文化傳播至台灣地區發展的過程中,除了將原本在發源地福建所形成的臨水文化内涵導入台灣地區外,勢必會與台灣當地的人文特色、風土民情進行交互結合,逐步演變出臨水文化在地化、本土化的樣貌。將前者與福建地區臨水文化的内容進行比照,可以進一步挖掘出臨水文化在兩岸空間下的共同點及多元化的發展路徑。

  《安平縣雜記》曾記載清代台灣安平一帶民衆信奉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情景,一部分體現在人們對“婆姐”的信仰上,婆姐是臨水夫人身旁的女婢,當小孩出生、年幼時會到廟中將婆姐請回家中供祀,直到子女成年之際再將其送回廟中,表示婆姐能對成長中的孩童、少年形成持久的庇護,而當地百姓在知曉婆姐與臨水夫人的密切關係,以及熟識臨水夫人脱胎祈雨、救人産難故事的背景下,自然對臨水夫人抱有强烈的敬仰之心;另一部分則描繪了臨水夫人生辰時,當地凡是有幼子的家庭,父母都會將他們帶到廟中祭拜陳靖姑,因此當日廟裏不僅信衆絡繹不絶,也有道士爲孩童進行“過關”儀式,此舉意在幫助孩童順利長大成人佚名:《安平縣雜記》〈節令〉,清代,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tianwendili/anpingxianzaji/60374.html。。從《安平縣雜記》對臨水文化的記録來看,台灣安平地區民衆對婆姐的信奉與臨水夫人並重。再從福建地區史料對臨水文化的描述來看,多以撰寫陳靖姑的生平事迹、降妖除魔的傳説爲主,由此可見臨水文化傳入台灣地區後,隨着地方對於文化某部分内容的側重而發生自主演變,最終形成了既承襲傳統意涵、又融入在地特色的臨水文化。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台南地區保留的“十二婆姐陣”正是由原初的“三十六婆姐陣”蜕變而來,兩者之間最大區别在於演出人員的編排上前者做出數量縮减,如此能够有利於臨水文化活動以更爲簡潔的方式進行筆者訪談福州市陳靖姑文化研究會會長林輝,2022年1月26日。,這是結合台灣在地陣頭遊行活動而對過往“三十六婆姐陣”做出的有機調整,直至今日仍然可以在台灣各地的臨水文化活動日程上看見“十二婆姐陣”的身影,並根據不同地方特色,又再次發展出隊列形式、角色排序、器具設計等具有差异性的“十二婆姐陣”蔡欣欣:“神影婆娑——台灣‘十二婆姐陣’的文化展演”,《福建藝術》2010年第6期。。除了在台灣地區以外,“十二婆姐陣”也通過兩岸文化交流傳入福建,舉例來説,上海世博會福建周曾演出福州民俗劇《十二婆姐》“福州民俗劇《十二婆姐》‘扭’進世博”,東南快報2010年6月24日,http://fj.sina.com.cn/news/m/2010-06-24/081948301.html。,以及福州市在文化和自然遺産日推出《十二婆姐送平安》的展演“琉球亭裏十番響婆姐起舞送平安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展演亮相南公園”,福州新聞網2017年6月12日,http://culture.fznews.com.cn/node/10743/20170612/599151c1cbb36_2.shtml。,這些正是臨水文化首先自福建傳入台灣,經過時間積累而在台灣形成極具當地特色的臨水文化内容後,再度因文化傳播的關係使得臨水文化在不同地域下的各式内容形成交互碰撞、融合的機遇,最終爲臨水文化賦予更廣泛、多元、創造性地表達意涵,更體現出臨水文化隨着時空轉换、人際互動的多重關係而不斷呈現出永續發展的態勢,因此文化交流對於帶動文化向前邁進具有很大程度的催化作用。

  2014年福建古田曾組織交流團赴台進行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巡遊台灣的繞境活動,該活動目的是響應閩台地區廣大信衆的需求,將古田臨水宫祖廟的陳靖姑金身護送起駕至台灣地區,並在台灣島内舉行爲期近半個月的各項交流活動,其足迹遍佈全台各地20座以上的臨水宫分廟。筆者在2022年初赴福建古田進行田野調查時訪談到當時赴台交流團隊中的諸位前輩,在與他們探討兩岸臨水文化的交流及發展過程中,發現閩台地區在臨水文化的傳播内容和表達形式上主要存在兩方面的差异。其一是在宗教儀式的展演上,台灣地區部分内容以更爲原始的方式進行呈現,比如接駕臨水夫人過程中的“乩童護法”和“攆轎”筆者訪談古田縣地方誌研究室地方誌專家林興華,2022年1月16日;2022年2月18日。前者强調乩童須將多種器具砍入自己身上,用以確認遊行隊伍皆爲正神組成,後者則要求抬轎者攆轎時必須散發出相互角力的現場氛圍與行動特徵,再加上諸多信衆沿途以跪拜形式參與接駕,顯示出所有參與者對臨水夫人虔誠信仰的精神,而相較於台灣地區,若以福建古田臨水宫祖廟來説,大陸地區在體現陳靖姑信仰時更注重將完整的道教科儀表演作爲宗教儀式的主要内容,充分表達出臨水夫人驅邪除灾、保佑家國的重要功能,再者,各地分廟每年固定前往祖廟進行“請香接火”儀式,該儀式由濃厚的道教色彩和陳靖姑個人特色組成,同樣顯示出信衆對於臨水夫人的敬重。其二是圍遶在臨水文化周邊所形成的民俗節目上,台灣地區内部呈現出多元發展的情形,隨着不同城鎮、村落的民情差异,當前臨水文化活動伴隨着街頭表演、現代舞蹈、傳統戲曲等各式民俗節目進行呈現筆者訪談古田臨水宫景區規劃建設指揮部主任林尚安,2022年1月19日。,由此可見台灣地區的臨水文化深受地方文化、風俗的影響,在保留臨水文化主要精神的情况下進一步豐富了該文化的表達形式,而福建古田地區關於臨水文化民俗節目的表現方面,如古田臨水宫祖廟則更多呈現了陳靖姑過往作爲古代國家公祭人物的身份,其中以六佾舞、八佾舞等古代宫廷樂舞、閩劇《順天聖母》、武術和雜技表演等形式來進行表達林興華編:“福建古田臨水宫祖廟順天聖母陳靖姑金身(2014年)巡遊台灣資料匯編”,内部資料2015年,第18-19頁。,整體看來更爲莊重、典雅,這也意味着臨水文化從古至今深受官方及民間的雙重認可,并且這份認可也將隨着當前社會對該文化的愛戴可望在未來獲得永續的保護與傳承。

  通過將兩岸臨水文化的傳播内容進行比照,能够認識到兩岸民衆對臨水夫人的生平經歷、傳説故事等在大體框架上具有共識性的理解,無論從古籍史書或當代文化活動的記載與紀録中,均體現陳靖姑脱胎祈雨、降妖救産、護國佑民等各方面的英勇事迹。以清代《鳳山縣采訪册》爲例,其中提及台灣高雄旗後山腰建有臨水夫人廟,並描寫陳靖姑成神於福建古田,此後受歷代帝王敕封,更有官員因其靈驗而奏請加封盧德嘉纂輯:《鳳山縣采訪册》〈乙部〉,清代,https://www.zhonghuadiancang.com/tianwendili/fengshanxiancaifangce/59215.html。,若將台灣地區史料與《古田縣誌》等同朝代大陸地區古書中關於陳靖姑的内容進行比較,可以發現同樣提到陳靖姑由人轉神、宣示救産、靈機顯著的表現辛竟可修:《古田縣誌》卷五《壇廟》,清代,第217頁。,因此兩岸對於臨水夫人的刻畫呈現出高度一致性。另外,從現今兩岸臨水文化交流活動中觀察兩地百姓對臨水文化的描繪,依然能得到極其相似的陳述結果“以共同信俗爲橋,增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第十三届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側記”,光明日報2021年12月13日,https://m.gmw.cn/baijia/2021-12/13/35375702.html。,表示臨水文化所藴含的精神基本上已跨越時空限制,成爲兩岸人民共同的文化記憶,而所謂臨水文化在兩岸空間下的差异,更多體現在文化内部的表達形式上。在此可以通過民俗傳播的視角進行説明,由於民俗文化的横向傳播中存在某一文化中心點向外擴散的同心圓型態,裏面每個波圈擁有相似的形式内容,但展現的實際狀態呈現出區别,深究這一區别的原因在於該文化與不同地域的文化風俗相互滲透而産生的結果,爲原先的文化增添地方性的特徵陳勤建:《中國民俗學》,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第97-98頁。。因此,以空間所促成的臨水文化内部差异實則幫助該文化以更爲豐富、多元的路徑並在最終形成良性的發展。

  三、臨水文化作爲實現兩岸民衆文化認同的推進器

  文化認同是指群體成員之間因享有共同文化而産生的認同,在同一文化背景下的人們一方面願意主動習得文化内容,另一方面也因他們接受該文化而被社會、群體所認可,因此個體平時體現的行爲及價值觀也能和所屬文化形成强烈呼應崔新建:“文化認同及其根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年第4期。。文化認同的重要性在於其作爲民族認同、國家認同等帶有社會屬性認同類型的中介和基礎,生長在中國大地上的人民擁有相同的歷史文化記憶,並通過相互交流、接觸而帶來文化融合、多元一體的結果,文化上的共通性也經由世代傳承進而發展至今,這部分既展示了中國人民富含文化向心力的一面,更可領悟到中華文化具有兼容並蓄的優勢,使得群體内部成員能在文化層面上達到和諧交往,並衍生出一致性較强的社會理念,進一步讓文化認同擴展至國家認同的正向局面韓震:“論國家認同、民族認同及文化認同——一種基於歷史哲學的分析與思考”,北京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第1期。。臨水文化是兩岸民衆共同享有的文化,無論從歷史的角度或當前的境况都證明瞭它在兩岸百姓心中的重要地位,而臨水文化也在2008年被列爲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其作爲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員,勢必在兩岸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肩負起關鍵精神橋樑的角色,并且幫助兩岸民衆增加來往的情况下,進一步對彼此形成更深刻的理解,除了增强文化認同外,甚至可能提昇至身份認同、國族認同的層次。

  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是歷時久、規模大的兩岸臨水文化交流活動之一,截至目前爲止,該活動已在福建古田舉辦長達十年以上的時間。而首届陳靖姑文化節誕生於第三届海峽論壇,當時初次舉辦吸引了數百名兩岸信衆齊聚在古田臨水宫祖廟共同參與活動,備受閩台兩地民衆關注和喜愛,後續相關政府單位及組織便將陳靖姑文化節定爲往後海峽論壇中固定的文化活動。在陳靖姑文化節舉辦的十年時間裏,筆者對歷届活動的新聞報導進行整理與分析,歸納出以下幾個階段性的特點:在初期,兩岸民衆通過陳靖姑文化節打開了相互認識、交流的窗口,閩台同胞在該活動中結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交换彼此對於臨水文化的經驗與瞭解,兩地也圍遶着如何能使臨水文化在兩岸範圍内形成更廣泛的傳播而進行深入的討論,這一階段最大的功能在於陳靖姑文化節的起步幫助了兩岸無論是官方單位或是民間組織、個人建立起穩固且具有延續性的情感,使得兩岸實現文化認同獲得充分條件;在中期,陳靖姑文化節除了延續往届傳統,堅持以“兩岸同源,根脈相連”的根本精神來頌揚臨水文化以外,更進一步采用多方位的傳播渠道對臨水文化進行推廣,舉凡發佈圖書《印象臨水夫人》、動漫片《陳靖姑傳奇》以及舉辦詩詞吟誦會、學術研討會等,令兩岸民衆能以更豐富的形式來瞭解臨水文化,一方面做到傳承與保護臨水文化的核心價值,另一方面也加入了創新、創意的思維,將傳統意義上的臨水文化賦予當代精神,有利於拓寬文化受衆的廣度,讓許多新生代民衆有更大機會接觸到臨水文化,爲其帶來生生不息的發展動力,因此在這一階段中,主要通過多樣化的傳播方法使兩岸民衆的相互理解隨着文化交流活動的日益加深而走向成熟,累積出彼此間更上一層的文化認同;在近期,以陳靖姑文化節爲媒介,兩岸同胞在文化交流的深度方面呈現出“質”的突破,比如在展演臨水文化相關的節目上,開始采取兩岸文化工作者共同合作的形式來進行創作、排練,顯示出兩岸達到實際意義上的深層文化認同,而在兩岸文化認同具備穩固基礎的態勢下,臨水文化在傳播工作的格局層次上也呈現出顯著提昇,以古田臨水宫祖廟爲代表的文化品牌正在形成,其力圖在不斷建設兩岸臨水文化交流發展的根基上,進一步帶動臨水文化邁入世界舞台,此對外傳播策略不僅可以讓不同國家的民衆認識到臨水文化無論從史實或現實來説均作爲兩岸同胞共有的中華傳統文化以外,對内也能彰顯出團結一致、凝聚民心的意義與作用,並在最終借由高度的文化認同轉化爲身份認同、國族認同,兩岸百姓走向心靈契合的美好局面。從總體來看,以文化作爲切入點所形成的兩岸交流活動極具彈性,它既可以從文化領域串聯兩岸民衆,又能够將自身化作紐帶,進而拓展、協助與促成兩岸在經濟、政治、社會、其他文化等不同領域的交流,使兩岸民衆達到真正意義上的全面認同。

  除了通過綫下交流活動的形式促進兩岸的文化互動外,在互聯網普及、新媒體受到廣泛應用的當今社會裏,臨水文化的兩岸活動也緊隨時代脚步而開展了綫上交流的管道,再加上近年來因疫情關係,兩岸交流工作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託綫上的方式順利進行。以第十三届海峽論壇陳靖姑文化節爲例,主辦單位結合綫上綫下的傳播渠道,一方面在古田臨水宫祖廟舉行現場活動,各項與陳靖姑相關的宗教儀式、戲劇表演如期呈現至在場觀衆眼前,兩岸同胞也在數年來共同參與陳靖姑文化節的情况下逐漸發展出“文化習慣”,這一相互交流的常態化對於兩岸文化認同的培養具有關鍵性作用,另一方面通過視頻録制、現場直播的方式讓無法到場的兩岸民衆也能携手參與到此次的陳靖姑文化節之中,並借由影像、聲音的同步以及實時的彈幕互動、評論留言,除了爲網上觀衆帶來身臨其境的感受外,也能讓兩岸同胞在打破空間限制的背景下形成更多認識、交流的機會。由於互聯網可於短時間内集結大量兩岸民衆在更加彈性的平台中共同參與交流活動,相比於綫下活動,它更有可能將臨水文化的兩岸傳播力量發散至更廣闊的領域及範圍中。具體來説,多數台灣民衆以綫上形式進行兩岸臨水文化交流的可行性是更强的,并且在綫臨水文化活動也能讓尚未認識該文化或對它僅具有初步認識的民衆提供更進一步瞭解的空間,而在這一循序漸進熟悉臨水文化的交流進程中,能够拉近兩岸同胞的情感與歸屬,從而産生彼此間的文化認同。因此,將新媒體應用至臨水文化活動中主要包含下列兩個方向的積極功能:其一是對臨水文化受衆在廣度上的提昇,由於綫上參與對兩岸民衆來説從行動及操作層面均相對簡單,因而能達到吸引大量兩岸民衆齊聚並共享臨水文化,這也爲兩岸文化認同的構建跨出良好的起步;其二是有效帶動更多兩岸民衆以具有深度的方式投入到臨水文化的交流活動中,這是當兩岸同胞通過在綫形式對臨水文化擁有一定程度的瞭解後,主動形成更大的動機期望參與到綫下實體的臨水文化活動中,最終爲兩岸帶來更密切的文化交流,從中可以看出新媒體形式的臨水文化交流活動能以綫上帶動綫下或者綫下綫上交互融合的路徑潜移默化地激發出兩岸民衆的文化認同。

  四、結語

  臨水文化是兩岸人民的文化瑰寶,它能成爲當今兩岸互動、傳播及發展的有效着力點,其根本原因在於臨水文化承載着閩台地區百姓諸多共同的文化及歷史記憶,并且富含積極向善、無私奉獻等正面的價值觀念,使其千年以來獲得無數人民的認可與推崇。盡管隨着時空變化,臨水文化在兩岸各處已融合了當地特色的情况下,呈現出差异性的文化表現形式,但從整體層面來説,這些帶有區域特點的臨水文化能爲其帶來更多面向的文化意義及内涵,有利於該文化的長期發展。再者,當前地區之間來往頻繁的背景下,各方百姓便於相互交换各自對於臨水文化的理解與表達,除了可以將該文化之中固有的、優良的精神傳統進行完好的留存與守護,從而凝聚兩岸民衆的共識外,具有不同地域性特徵的臨水文化内容相互碰撞、融合,也爲該文化焕發出無限生機,並促使生長在這一文化環境裏的兩岸同胞達到共存共榮的境界。


  作者係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台籍博士研究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