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01年台灣政局評述

  2001年是台灣政局持續動盪、兩岸政治僵局依舊的一年。在這一年裏,島内朝野之間争奪政局主控權的鬥争十分尖鋭,逐漸形成了泛藍與泛緑兩大陣營對壘的局面,各主要政黨圍遶“立委”及縣市長選舉展開了激烈的角逐。選舉結果,國民黨喪失了第一大黨的地位,民進黨成爲“立法院”最大黨,形成了“二大一中一小”的政黨新格局。在李登輝的支持下,陳水扁逐步走出“朝小野大”執政困境,對政局的主控能力得到了加强。展望2002年,民進黨當局將正式開始全面執政。但是,在“立法院”内朝野間的鬥争與較量仍將十分激烈,被視爲2004年“總統”選舉前哨戰的北、高兩市長選舉,將成爲今年各主要政黨全力争奪的目標。

  縱觀2001年台灣政局的發展,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朝野政争激烈,政局持續動盪,民心思定

  2001年的台灣政局始終處於復雜多變、跌宕起伏的狀態,朝野持續惡鬥,社會動盪不安,經濟嚴重惡化、失業率居高不下,民怨沸騰。這一年政局的發展大致可以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至3月,是2000年底核四政治風暴延燒階段。2000年10月27日台行政院長”張俊雄爲了貫徹民進黨的反核主張,無視島内主流民意和在“立法院”是少數的現實,强行宣佈停建第四核能發電廠,引發了一場巨大的政治風暴。國、親、新三黨迅速結成在野聯盟,推動罷免案,朝野政争愈演愈烈。核四風暴給台灣社會、經濟及人民生活造成了嚴重的影響,導致股票連續大跌,民衆對陳水扁施政的滿意度僅38%。在此種情况下,台灣當局不得不以申請大法官“釋憲”的途徑來化解僵局。

  2001年1月15日,“大法官會議”宣佈了核四“釋憲”結果,認爲“任何方針或重要政策之改變仍應遵循憲法程序”,“行政院”必須“向立法院提出報告並備質詢”;而“行政院”却未依上述程序處理“停止核四預算案”,因此有法律“程序瑕疵”。這個結果實際上是宣佈了民進黨停建核四爲不合法,陳水扁及民進黨陷入被動。在野聯盟乘勝追擊,於1月31日在“立法院”臨時會議中以134比70票的壓倒性多數通過“核四立即復工”的决議,並形成了“四點共識”。台灣民衆尤其是工商界更是强烈要求盡快結束核四政争,安定政局,减輕經濟損失,要求核四復工的民意超過50%。在巨大的壓力面前,陳水扁被迫讓步。2001年2月14日,陳水扁當局宣佈核四復工,持續110天、造成經濟損失上百億新台幣的核四案,終於以陳水扁及民進黨的挫敗而告結束。

  雖然核四風暴於2月中旬以“復工續建”而暫告落幕,但其後續影響仍未結束。對於“行政院”下令停建核四造成的巨大經濟損失及由此引發的政局及股市動盪,台灣民衆普遍持批評與譴責的態度,在野黨更是强烈要求追究有關官員的責任,矛頭直指“經濟部長”林信義。加之1月底發生外籍船隻“阿瑪斯號”漏油事件,“交通部”、“環保署”等有關部門反應遲鈍,互相推諉,處理不力,民調顯示民衆對“少數政府”施政的滿意度僅達25%。面對巨大的社會壓力及在野勢力的凌厲攻勢,陳水扁被迫進行了“内閣”人事調整,試圖緩解社會對當局的不滿。3月5日,陳水扁進行了第二次“行政院”改組,更换了“環保署長”、“國科會”主委、“原能會”主委等職。但此一結果與各方期許的目標相去甚遠,尤其核四風暴的主要責任人張俊雄及林信義等人安然不動,因而被各界批評爲“一次换湯不换藥的内閣改組”,未能有效改善陳水扁當局的被動處境。

  第二階段是3月以後進入選舉階段。由於這是民進黨執政後首次進行的“立委”、縣市長選舉,其結果攸關未來幾年中各政黨政治版圖的劃分,因此島内各主要政黨展開了全方位的激烈競争。隨着選戰的白熱化,朝野間的較量日趨尖鋭激烈,爲了争搶選票,政治人物大打“口水戰”相互抹黑,尤其李登輝、陳水扁以本土與非本土劃綫,刻意挑起省籍矛盾統獨之争,使得一年多來深受政局不安與經濟惡化之苦的台灣民衆,對於各政黨及政治人物之間的持續惡鬥心生怨倦,民心思定。島内媒體公佈的民調顯示,高達55%的選民對這一年選舉期間的政黨表現“不滿意”。

  二、台灣政壇新的政黨生態形成,朝小野大的格局發生了變化,陳水扁對政局的控制力得以增强

  經過近一年的激烈角逐,12月1日,第五届“立法委員”及縣市長選舉揭曉。民進黨挾執政優勢,在李登輝的全力支持下,獲得了87席“立委”,比上届增加17席,得票率爲33.38%,比上届增加了3.8個百分點,成爲“立法院”第一大黨。而國民黨下台後地方實力基礎明顯削弱,在内憂外患下最終未能走出敗選的陰影,“立委”僅存68席,比上届大幅减少55席,得票率爲28.56%,下降了近18個百分點。首次參選的親民黨擁有較爲穩定的支持群衆,大有斬獲,取得46席,得票率18.57%。新黨慘敗,僅在金門取得1席“立委”,得票率僅爲2.61%,未能跨過5%的政黨門檻。台聯黨獲得13席“立委”,得票率7.76%。選舉結果,國、親、新三黨在“立法院”總席位達115席,剛剛超過“立法院”過半席次,泛緑陣營的民進黨和台聯黨所占席次達100席。無黨籍及其他10席,得票率9.12%,比上届减少11席。

  縣市長選舉結果,藍緑兩軍二分天下:國民黨9席,親民黨2席,新黨1席。在無黨籍2席中,藍緑各1席。在全台23個縣市中,泛藍軍執政已超過半數,主要集中在北部及外島地區,共達13個縣市,執政地區人口從上届的28.4%上昇到43.86%。而民進黨執政縣市從上届的12席下降到9席,主要集中在南部地區,執政地區人口從上届的71.5%下降到54.7%。

  選前民進黨在“立法院”的少數地位,導致陳水扁的施政始終處於被動與困境之中,這也是在野勢力能够對當局發揮强力制衡作用的重要原因。2001年底選後的“立法院”呈現新的政治生態,國、親兩黨爲主的泛藍陣營共117席,民進黨與台聯黨相加共有100席。但在擁有執政資源的情况下,民進黨通過收買拉攏、招降納叛拼凑起實質上的過半席次並不困難,因此,陳水扁基本上擺脱了上台以來“朝小野大”的困境,其對政局的主控能力比選前明顯增强,民進黨將正式開始全面執政。

  三、政壇呈藍緑兩軍對壘的態勢,選後兩大陣營的實力雖有消長,但民意的基本面並未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2001年3月以後,第五届“立委”及縣市長選舉工作拉開序幕,島内各主要政黨紛紛投人備戰工作。民進黨首先於4月初完成了黨内初選提名工作,而國、親、新三大在野黨聯合的重點也從反扁合作進入選舉合作階段。三黨高層達成共識,確定在年底的縣市長選舉中堅持合作原則,不讓民進黨漁翁得利。在營造選舉合作的過程中,“泛藍軍”成爲三黨的代名詞。2001年2月、4月、6月,三黨領袖先後舉行多次會面,協商選舉合作事宜,國、親兩黨商定將在六個縣市以“取三讓三”的方式進行選舉合作,在野勢力的合作使得陳水扁與民進黨備感壓力。

  下台後的李登輝並不甘心退出政壇,2001年初以來就動作頻頻,以各種方式竭力挑起島内“統獨”和省籍矛盾,先後請人捉刀出版了《虎口下的總統》《李登輝執政告白實録》等書,公開“打連貶宋挺扁”,同時指使其在國民黨内的親信和“台獨”分子招兵買馬籌組政團。與此同時,李與陳水扁同台參加“台獨”組織“北社”的成立大會,公開結盟。在李登輝操控下“台灣團結聯盟”於8月正式成立。李登輝籌組台聯黨的目的;一是反制國民黨與親民黨、新黨結成在野聯盟“反獨抗扁”;二是爲了穩住陳水扁的執政地位,壯大“台獨”聲勢,以確保其分裂路綫得以繼續推行。成立後,台聯黨推出39名候選人參加年底“立委”選舉,被封爲該黨“精神領袖”的李登輝南北奔走爲台聯拉票。李登輝號稱台聯黨要争取贏得35席“立委”,與民進黨的85席合流,35加85成爲國會主導”。

  由李登輝一手操縱成立的“台聯”是“台獨黨”,其“政綱”中鼓吹“台灣優先”,主張以“公民投票方式决定台灣前途,並將兩岸關係定位爲“國與國的關係”,聲稱“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并存於世界”。由於台聯黨具明顯的“台獨”色彩,在票源上與民進黨有重叠,因而曾引起民進黨内一些人的質疑,但其堅决挺扁有助於增强民進黨的執政力量。相比之下,台聯黨對傳統國民黨的本土票源及親李票源有很大的吸引力,因而對國民黨的選情有很大的“攪局”作用,甚至使國民黨面臨再度分裂的威脅。

  台聯成立後與民進黨合流組成所謂“泛緑軍”使得台灣政壇形成“泛緑軍”與“泛藍軍”對决的態勢。雙方所擁有的民意也隨之分成兩大版塊,涇渭分明。從政治立場看,泛緑陣營的民進黨揹負“台獨黨綱”,台聯黨實際上是一個地道的“台獨”黨,其最終目標要把台灣引上分裂之路,而泛藍陣營的國、親、新三黨都堅决反對“台獨”,承認一個中國原則並主張回到“九二共識”;從省籍背景來看,陳水扁與李登輝打出“本土政黨”的旗號争取本省籍票源,並給國民黨扣上“外來政權”的帽子,企圖使在野的“泛藍軍”背上“外省黨”的包袱;從政黨實力對比來看,選前“泛藍軍”擁有60%左右的民意支持,而“泛緑軍”則佔有40%的民意。選後,雖然國民黨席次下降,但泛藍陣營在“立法院”還擁有剛剛半數的實力,可以説,藍緑兩軍勢均力敵;從民意支持度看,國、親、新三黨在2001年“立委”選舉中得票率相加近50%,而民進黨與台聯黨得票率相加僅41%。因此可以説,選後藍緑兩軍的勢力雖出現緑長藍消的趨勢,但是既有的民意版塊並没有發生根本性的逆轉。另外,50%的選民都將票投給了泛藍陣營,這表明台灣民衆並没有完全把其作爲“外省黨”而加以排斥。

  四、統“獨”矛盾與省籍對立空前尖鋭,兩岸政策成爲朝野鬥争的焦點

  2001年中,台灣政局有一個突出的特點就是統“獨”矛盾與省籍對立空前尖鋭。在過去歷次“立委”選舉及地方選舉中,統“獨”議題並不很突顯。然而2001年選舉中,陳水扁龢民進黨由於執政績效太差遭在野黨重砲攻擊,選情喫緊,因此刻意炒熱統“獨”議題以轉移焦點。李登輝爲了使其分裂路綫得以沿續,更是推波助瀾激化統“獨”矛盾。陳水扁公開誣衊一個中國、“九二共識”,是“要消滅中華民國”是“出賣台灣”;另外,還蓄意挑起省籍衝突與統“獨”對立,李登輝大駡國民黨是“外來政權”,泛藍軍主張“九二共識”是“聯共反台”,讓“不愛台灣”的“國民黨滚回中國去”;他們還大唱悲情,稱“核四風暴”中在野聯盟推動“罷免案”是“外省人欺負我們台灣人的總統”“要扳倒本土政權”。在李扁聯手推動下,統“獨”矛盾與省籍對立隨着選戰的昇温而加劇,甚至有“台獨”分子製造焚燒五星紅旗的事件。國、親、新三黨只好應戰,打出“融合族群”的旗號反制緑陣營的攻勢,希望消除本省籍選民對其“外省黨”的排斥心理。

  另外,在“經發會”期間,朝野政黨圍遶兩岸政策展開了一次激烈的較量。民進黨上台一年多來,台灣經濟形勢快速惡化,使民進黨的選情受較大影響。5月18日,陳水扁提出召開朝野政黨參加的“經濟發展諮詢委員會議”,以提振經濟,但一開始就遭到在野黨批評與扺制。後經過各政黨及利益團體歷時三個多月的反復溝通與協商,朝野各界代表終於坐到一起。“經發會”於8月26日落幕,達成322項“共識”,其中對大陸經貿政策部分包括:以“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取代“戒急用忍”、開放陸資入島、開放金融服務業赴大陸投資等。陳水扁召開“經發會”的目的,一是藉以表明執政當局“拼經濟”的决心,减輕經濟惡化對年底民進黨選情的消極影響;二是借用民間、企業和在野黨要求穩定兩岸關係、放寬對兩岸經貿政策限制的强烈呼聲,調整李登輝“戒急用忍”政策;三是營造政黨合作的表象,反制在野黨,争取選票。而在野黨方面最終决定參與“經發會”,一方面想以此對選民展示“相忍救經濟”的立場,回擊民進黨指責在野黨不合作導致經濟惡化的攻勢;另一方面也欲通過呼吁重回“九二共識”,在選舉過程中對陳的大陸政策形成進一步的牽制。應該説,“經發會”是島内各政黨在選舉過程中,圍遶經濟和兩岸政策而進行的一次政治較量,盡管達成了一些所謂“共識”,但台灣當局僅是在兩岸經貿政策上有局部的調整,在“九二共識”等一些關鍵性問題上没有任何的突破,朝野尖鋭對立的態勢依舊。

  五、泛藍陣營内部的實力消長與整合態勢錯綜復雜

  國、親、新三黨,係出同源,理念相近,尤其是在反“台獨”問題上立場一致,有合作的基礎。面對李扁結盟後嚴峻的政治現實,出於各自生存與發展的需要而走向合作。但由於三黨票源高度重叠,在選舉中政黨利益發生直接衝突,各黨基層對“泛藍”合作態度不如高層積極,加之李登輝龢民進黨多方進行分化瓦解。種種因素,使得“泛藍”陣營的間隙隨着選戰的白熱化而逐漸加大,選舉合作一步一步走向破裂。先是從4、5月起新黨與親民黨關係開始惡化,新黨指親民黨挖墻角。之後,國、親兩黨在多個選區的整合工作相繼失敗,基層對立情緒加劇。至8月底,“連宋會”未就國、親縣市長選舉合作達成共識,兩黨合作面臨破局。與此同時,陳水扁打着落實“經發會”共識的旗號分别與在野三黨領袖會面,民進黨陣營又放話稱宋有意選後出任“行政院長”,進一步離間分化三黨的關係,泛藍軍”合作面臨嚴峻考驗,選情也受到嚴重的影響。

  1.國民黨改革成效不彰未能止住大幅下滑的勢頭。

  國民黨淪爲在野黨一年多來,其所推行的改造運動,成效不彰,未能真正得到民衆的廣泛認同,其政黨支持率一直低於親民黨龢民進黨。雖然在選後進行的黨員重新登記中人數達95萬,但並不代表國民黨的真正實力,國民黨地方基層實力已被嚴重削弱。親李勢力的存在與活動,使得黨内始終存在路綫之争,國民黨的戰斗力大受影響。李登輝籌組台聯黨投入選舉,瓜分了國民黨的本土票源,對國民黨的選情有很大的“攪局”作用,並使國民黨再度面臨分裂危機。9月21日,國民黨做出撤銷李登輝黨籍的决議,部分反李票源有所回流,但李登輝大肆攻擊國民黨背離了他推行了12年的“本土路綫”,“聯共賣台”,給國民黨帶來了一定的負面影響。在選舉的最後關頭,國民黨内某些親李本土勢力大肆炒作國、民合作的議題,激化了國民黨内的路綫矛盾,國民黨的“藍中帶緑”引起一些特定選民的疑惑,導致部分選票流失,國民黨最終喪失了“立法院”第一大黨的地位。

  2.親民黨成長迅速。

  親民黨雖然成立僅一年多,組織薄弱,人才、資源及競選經費匱乏,但該黨紀律嚴明,内部向心力强,並擁有宋楚瑜超級領袖魅力,一直有較高的政黨支持度。在選舉過程中,該黨確定了以“立委”選舉爲重心、争取成爲“立法院”關鍵第三大黨的目標,一方面全面反擊陳水扁、李登輝,另一方面刻意與國民黨進行區隔,争取選民的認同。宋楚瑜發揮强大影響力,争取了相當一部分國民黨的傳統支持者,使親民黨一舉拿下46席“立委”,政黨實力得到較大擴張,成爲政壇上舉足輕重的生力軍。

  3.新黨缺乏發展空間選舉策略不當走向泡沫化。

  在親民黨成立、特别是國民黨撤銷李登輝黨籍後,新黨失去了反李登輝的着力點,國親兩黨對外省票源的吸納嚴重擠壓了新黨的發展空間。加之該黨内部人心痪散,高層紛紛出走,使其實力迅速萎縮。新黨又錯誤地將選戰重點放在跨越政黨門檻上,高額提名造成票源分散,直接導致了其在“立委”選舉中幾乎全軍覆没的結果。

  選舉之後,島内的政黨生態發生了重大的變化,泛藍陣營内部國親兩黨的實力也有消長,泛藍軍的整合將面臨新的形勢與考驗。

  六、民進黨轉型脚步遲滯,提昇“台灣前途决議文”位階,包裝“台獨”騙取選票

  10月20日,在年底“立委”、縣市長選舉進入白熱化之際,民進黨召開了九届二次全代會,通過了黨主席謝長廷等人提出的“全體黨員代表大會就國家重大政策所做之决議文,包括‘台灣前途决議文’,將視爲本黨綱領之一部分”的黨章修正案。這是民進黨包裝“台獨”因應選舉的一項重要舉措。

  民進黨在1991年五全大會將“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台灣共和國”列人“黨綱”從此“台獨”就成爲民進黨的“神主牌”。隨着島内外局勢的變化,一度曾是民進黨開疆辟土旗幟的“台獨”,變成了民進黨發展的“瓶頸”和通向執政道路上的重大障礙,直接影響其擴大票源。爲瞭解决“台獨黨綱”的問題,從1995年底起,民進黨内關於修改“台獨黨綱”的争論時起時伏,但始終未能有實質性的進展。1999年5月,受内外形勢所迫,爲應對2000年大選,民進黨八届二次全代會通過了“台灣前途决議文”,首次正式公開承認“中華民國”的國號;不再提通過“制憲”建立“台灣共和國”,轉而聲稱“中華民國已是主權獨立的國家”。該决議文與“台獨”黨綱相比,其“台獨”態度較爲温和與隱晦,易爲黨内各派所接受,但其定位與效力並不明確。

  陳水扁雖然贏得了大選上台執政,但島内在統“獨”問題上的民意結構並没有因此而完全改變,台灣民衆中支持急“獨”的勢力仍是少數,“台獨”黨綱仍是民進黨争取民心的一大障礙。年底選舉事關未來幾年民進黨的執政地位,民進黨内有“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强大勢力,外有李登輝及台聯黨的牽制,出於鞏固基本票源的需要,不可能輕言修改“黨綱”,民進黨的轉型實際上已經停滯。然而,爲了擴大民意基礎,民進黨又急需争取中間選民,將“台灣前途决議文”提昇“等同於黨綱”,實際上是以一種變通的方式爲“台獨黨綱”解套,是民進黨在堅持“台獨”立場不變的前提下,對“台獨”進行包裝,擺出“走中間路綫”姿態,對一些中間選民具有一定的欺騙性。民進黨全代會結束後,民進黨高層在選舉造勢會上大力渲染,聲稱“將决議文效力提昇等同於黨綱,表明民進黨的務實轉型,不存在路綫僵化問題”,以此回應在野黨對其“台獨”意識形態掛帥的批評。連在野黨也不得不承認,在這個時候出這一招,説明民進黨確實是一個懂得搞選舉的政黨。

  七、“台獨”勢力活動猖獗

  以“台獨”爲基本黨綱的民進黨執政使得“台獨”勢力的活動空間有所增大,2001年島内“台獨”勢力的活動相當猖獗,主要分兩條綫展開。

  一是陳水扁與民進黨利用手中的執政資源,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外交等各個方面,采取“漸進式策略”,把台灣向“實質獨立”的方向推進。這一年中,陳水扁當局仍以“兩國論”爲其大陸政策的核心,堅持“台灣是主權獨立的國家”,拒不接受一個中國。陳水扁2001年元旦提出所謂的“統合論”,其實質是要以歐盟模式或邦聯架構將兩岸目前的現狀法律化、固定化、永久化,這是陳水扁在其任内所極力要謀取的目標。迫於各方壓力,陳水扁雖不敢明火執仗地從“憲政”體制方面大動作地搞“台獨”,但一刻也没有放鬆從意識形態、思想、文化、教育等方面去搞“去中國化”的“台獨”活動,如在中小學推廣“台語”教學,鼓勵各大學設立“台灣文學係”,並在軍隊教育中取消“統一”及“反台獨”的内容,企圖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弱化台灣民衆的“中國情結”,影響其國家與民族的認同感。在國際上則加緊投靠美國。千方百計地發展與日本、歐盟等重要國家的“實質關係”,企圖利用加入WTO等機會推動台灣問題國際化。

  二是激進“台獨”勢力异常活躍。2001年,由於祖國大陸經濟的快速發展,陳水扁當局的執政敗績顯著,多家民調顯示島内民衆對“一國兩制”認同明顯上昇。一些激進“台獨”勢力爲壯大“台獨”聲勢。在民進黨與陳水扁的暗中支持與縱容下,掀起了一波波的“台獨”惡浪。“建國黨”成立“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掛牌運營;日本極右分子鼓吹“台獨”的《台灣論》一書在島内出版,“台獨”分子金美齡等人借機掀起“台獨”波瀾;3月,島内外“台獨”分子又在台北集會召開所謂“世界台灣人大會”,並舉行“台灣人站起來、向中國説不"大遊行。6月中旬,“台獨”組織“北社”在台北成立,與中南部的台獨組織遥相呼應,李登輝和陳水扁一起出席“北社”的成立大會,公開結盟成爲分裂勢力的總後台。

  展望2002年的台灣政局:

  (一)陳水扁政權將開始全面執政。由於民進黨成爲“立法院”第一大黨,使選前陳水扁當局“朝小野大”的困境得以改變,2002年陳水扁對政局的主控能力將明顯增强,台灣政局進入民進黨全面執政時期。從近期看,陳水扁將完全掌握“内閣改組”的主導權,盡力影響“立法院長”選舉,並着手醖釀“修憲”。從長期看,陳水扁將利用執政地位爲其在2004年争取連任進行各方面的準備與布局。

  (二)朝野之間的鬥争仍將持續。近期之内,在野黨會顧及島内民衆希望政局安定的呼聲,對陳水扁及民進黨的鬥争暫時沉潜,讓民進黨實現全面執政。國、親兩黨出於政黨生存與發展的需要,會繼續與陳水扁及民進黨展開多方位的較量,“立法院”正副院長的選舉將是泛緑、泛藍兩軍實力較量的第一回合。2002年底的北高市長選舉將成爲朝野之間的權力鬥争新焦點,也是2004年大選的前哨戰。

  (三)泛藍軍的合作將呈現新的態勢。選後國、親兩黨實力的消長使得泛藍陣營的整合面臨新的態勢,國民黨内本土勢力的動向對國親合作搆成多大影響整合“泛藍軍”的主導權屬誰等等一系列問題還未解决,應該説,2002年的北高市長選舉及2004年的“總統”大選,泛藍軍的成敗將取决於國、親能否整合成功。

  (四)陳水扁會更加頑固地堅持“台獨”立場,兩岸政治僵局打破的可能性不大。在台灣政治勢力及民意分爲兩大版塊的情况下,無論從其個人的政治立場出發,還是出於鞏固基本票源的需要,陳水扁都會更依靠“台獨”陣營的勢力,尤其在其執政地位得到鞏固後,會更加頑固地堅持“台獨”立場。2002年,雖然其在兩岸關係問題上仍會面臨各種壓力,但尚不足以迫使其對兩岸政策進行實質性的調整,陳水扁充其量只會采取一些避實就虚的手法緩解一下壓力而已,而在關鍵性的一個中國原則、是否承認是中國人等原則問題上是寸步不讓的,兩岸政治僵局難以取得突破,並因台灣當局的“漸進式台獨”而面臨爆發危機的風險。

  (發表於《台灣研究》2002年第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