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2003年台灣政局回顧

  2003年台灣藍緑兩大陣營圍遶2004年選舉展開了殊死的争鬥,選情异常激烈,政争持續不斷,選舉成爲全年政局發展的主軸和島内各種政治勢力矛盾鬥争的焦點,牽動了台灣政局的走向及各政治勢力的消長,並已對兩岸關係的發展産生了嚴重的影響。

  綜觀2003年台灣政局的發展,主要有以下突出特點。

  一、島内政黨政治格局從多黨競争,正式演變爲藍緑兩大陣營對峙的態勢

  2000年台灣政權輪替後,隨着親民黨及台聯黨的相繼成立,台灣政壇形成了兩大(國民黨、民進黨)一中(親民黨)一小(台聯黨)的政黨格局。雖然國親兩黨與民進黨、台聯黨對抗的態勢一直存在,但國親之間的矛盾與競争使兩黨的合作一直起伏不定,一波三折;而民進黨與台聯黨之間爲争奪“台獨”基本盤也彼此競争,在“立委”及地方選舉中基本上處於“兄弟登山,各自努力”的狀態。

  2000年敗選的教訓龢民進黨上台後幾年來的政治風雲,使國親兩黨强烈意識到只有聯手合作才有希望戰勝民進黨奪回政權,泛藍的基本支持者更是强烈要求國親合作,因此,2002年底北高市長選舉後,泛藍加快了整合的步伐。2003年初,陳水扁推出了一系列的選舉動作,此一形勢使國親兩黨高層深切感到,若不趕快在“國親合、連宋配”的問題上做出决斷,不僅會重蹈上届選舉失敗的覆轍,還將揹負破壞泛藍合作、失去奪回政權良機的罪名。此外,北高市長選舉之後泛藍内部兩黨實力的消長出現了有利於“連宋配”的形勢,在這種情况下,宋楚瑜出於親民黨發展及自身政治利益的多種考慮,在合作問題上采取了務實與主動的態度,於2003年2月12日發表“萬言書”,表態接受“國正親副”的安排。2003年2月14日,在西方“情人節”這一天,各方矚目的“連宋會”終於登場。會後,國親發表共同聲明,簽署兩黨“聯盟備忘録”,爲“連宋配”定調。共同聲明稱,雙方决定推動政黨合作,共組“國親政黨聯盟”;關於2004年大選正副“總統”人選搭檔的問題,宋楚瑜表示“尊重”連戰的意見;未來兩黨還將提出“國家發展藍圖”等共同政策主張,合組“聯合執政團隊”等等。“連宋會”使泛藍整合取得重大突破性進展,標誌着“國親合連宋配”基本成局。3月30日,國民黨、親民黨分别召開“全代會”和“全委會”,提名連戰、宋楚瑜代表各自政黨參加2004年大選,完成了“國親合、連宋配”的黨内提名程序。4月18日,兩黨政黨聯盟委員會召開第一次會議,正式共推連、宋搭檔參加明年正、副“總統”選舉。

  與此同時,由於民進黨上台後島内經濟衰退,失業率劇昇,民衆對陳水扁執政滿意度持續下跌。2003年“連宋配”成局以後,陳的民調支持度一直處於落後狀態。陳水扁選情的持續低迷使得“台獨”勢力的危機意識上昇,李登輝和台聯黨爲了實現其“台獨”目標要全力維護陳水扁政權,而陳水扁則急需台聯黨爲其鞏固“基本盤”,李登輝的拼“台獨”和陳水扁的拼連任互有需求,緊密配合,一方面通過主打“台獨牌”争取選票,另一方面又借選舉推進“台獨”。

  “連宋配”的正式成局和李扁的完全結盟,標誌着台灣政黨政治格局,已從2000年以來二大(國、民)一中(親)一小(台聯)的多黨競争態勢,正式演變成爲藍緑兩大陣營對峙的局面,此一態勢似乎孕盲着未來兩黨政治的雛型。面對即將來臨的2004年大决戰,藍緑兩大陣營有各自的優勢和劣勢。從各自擁有政治版圖來看,藍緑雙方爲55%比45%;從選票基本盤看,近三年來的政黨支持度及各項選舉的政黨得票率顯示,泛藍基本盤爲40%-45%,泛緑基本盤爲35%-40%,另有20%-30%的中間游離選票,泛藍稍大於緑;從實力及選舉聲勢上看,民進黨擁有强大的執政資源,選戰經驗豐富,一直主導選舉議題,處於攻勢,但陳水扁的政績不佳則是其尋求連任的最大障礙。泛藍雖在基本盤方面有一定優勢,但畢竟處於在野地位,政經資源有限,加之主導議題的能力較差,一直處於被動防守。

  二、藍緑兩大陣營圍遶選舉展開多個回合的激烈較量,選情起伏迭宕

  2004年的“總統”選舉,對於藍緑兩大陣營來説都是攸關前途與命運的生死决戰,對於“泛緑”陣營的民進黨和台聯黨而言,這是一場“台獨”政權的保衛戰;對於“泛藍”陣營的國民黨和親民黨來説,這是淪爲在野後東山再起、奪回政權的攻堅戰,雙方爲了贏得這場選戰全力打拼,展開了激烈的争鬥,選舉成爲全年政局發展的主綫,大致可分爲幾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月至4月:陳水扁從年初開始,就在“大改革”旗號下推出了“打擊黑金”、“查處弊案”、“搶救失業”、“黨政軍退出媒體”等一系列選舉動作,但由於其政績不佳,選情一直難以拉抬,民意支持度一直在25%至30%之間徘徊。反觀泛藍,“連宋配”成局後,藍營氣大振,選情昇温。“連宋配”民調支持度一直在40%以上,一路領先,在四大族群、各年齡段及全台除雲嘉南以外的所有地區全面超過陳水扁。到4月中旬,“連宋配”民調支持度一度突破50%,大幅領先陳水扁20個百分點。

  第二階段是5月至8月:陳水扁借台灣流行“非典”,公開打出“台獨牌”、“公投牌”,企圖通過挑起族群、統獨矛盾,激化兩岸關係來製造選舉議題轉移焦點,拉抬其低迷的選情。陳水扁借親民黨“立委”高明見參加“全球非典會議”製造“高明見事件”打壓、抹黑國親,公開宣稱要以“一邊一國對抗一個中國”,要在2004年3月20日舉辦第一次“全民公投”,通過這些動作,陳水扁得以主導選戰,其民調支持度逐步上昇到32%至35%,“連宋配”民調則有所下降,但仍保持在42%以上,雙方差距呈縮小趨勢,

  8月2日,在被視爲“總統選舉前哨站”花蓮縣長補選中,國親兩黨凝聚基層力量,緊密配合,泛藍推薦的國民黨籍候選人謝深山以51.4%的得票率大獲全勝,連宋聲勢重振。而民進黨在此次戰役中,雖然使出陳水扁“拼連任”的三大“王牌”——“政策買票”、“掃黑查賄”及“分化泛藍”,但仍遭慘敗,陳選情受挫“連宋配”再度維持15個百分點左右的領先優勢。

  第三階段是9月至於11月:8月以後李登輝和陳水扁多次會面,互動頻繁,力圖强化“扁李合”的氣氛來加强泛緑陣營的凝聚力。與此同時,陳水扁加大了打“台獨”牌的動作,於9月28日抛出“2006年催生台灣新憲法”的“急獨”主張,再次有效地主導了選舉議題,在與泛藍的較量中明顯佔據主動。與此同時,以李登輝爲首的“急獨”勢力在島内發動“9.6台灣正名大遊行”和“10.25公投制憲大遊行”來呼應、配合陳水扁,加之第三季度以後島内景氣開始回温,到10月下旬,陳水扁的民調支持度從8月底的27%左右上昇到30%以上,“連宋配”民調則有所下降,雙方差距縮小到6至10個百分點之間。11月初,陳水扁出訪巴拿馬過境美國,由於美國提高對陳水扁的接待規格,陳得以突破以往不得發表公開演講、不得接受媒體采訪、不得直接與“台僑”在賓館外接觸的限制。更爲嚴重的是,在事前經美方過目並認可的情况下,陳水扁在演講中公然大肆鼓吹“公投制憲”,爲選舉造勢,之後,陳水扁的民調進一步上昇,與連宋的民調差距迅速縮小,一度出現雙方拉平的局面,選情出現了對陳水扁有利的變化。

  第四階段從11月底“公投法”通過至年底:11月27日,朝野雙方經過激烈争鬥,泛藍在“公投法”表决大戰中獲勝,迫使民進黨對“台獨公投”條款投下棄權票,通過國親版的“公投法”,連宋民調支持度重新回昇並穩定在40%以上,而陳水扁則受到泛緑陣營内部“急獨”派及支持者的强烈指責,基本盤出現鬆動,與連宋的民調差距再度拉大到10個百分點。盡管陳水扁隨後又抛出“防衛性公投”議題企圖繼續炒作“公投”議題來主導選戰,但“防衛性公投”面臨來自祖國大陸及國際社會的巨大壓力,陳水扁陷入進退維谷的困境,選情仍陷低迷。

  三、陳水扁、李登輝借選舉推進“台獨”並取得實質性進展,台灣首部“公投法”得以出籠

  2003年是島内“台獨”分裂勢力活動極爲猖狂的一年。出於争取2004年競選連任的需要,陳水扁與李登輝相互勾結,全面發起“台獨”運動,加快推進“台獨”進程。

  (一)陳水扁把“台獨、公投、制憲”作爲其競選主軸,以公開的“台獨”冒險行爲,挑戰一個中國原則。

  在缺乏政績、民怨日昇、泛藍整合的情况下,陳水扁的選戰打得异常艱難。爲了鞏固“台獨”鐵票、争取中間偏緑的選票,陳水扁不斷强化“一邊一國”立場,明確將2004年選舉定位爲“一邊一國對一個中國的抉擇”,千方百計要將選戰引向“統獨對决”同時尋找一切機會對大陸進行惡毒攻擊,在島内蓄意煽動“反中仇共”情緒,操弄民粹。陳水扁還與李登輝爲首的激進“台獨”勢力沆瀣一氣,大肆鼓噪“台灣正名”,叫囂要將台灣建成“主權獨立的新國家”。9月28日,陳水扁借民進黨黨慶之機,公開宣稱:要在2003年完成“公投立法”,2004年完成“台灣歷史上第一次公投”,2006年“催生台灣新憲法”,2008年“正式實施台灣新憲法”,公開提出推進“台獨”的具體步驟和實現“台獨”的時間表。

  (二)“台獨”勢力催生“公投法”,陳水扁將320“防衛性公投”作爲拼連任的王牌。

  實現“公投立法”是“台獨”勢力長期追求的目標,2003年7月陳水扁在抛出“一邊一國論”的同時就聲稱“要認真思考公民投票立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之後,民進黨和台聯黨加緊推動“公投立法”活動,在“立法院”共同連署支持民進黨“立委”、老牌“台獨”分子蔡同榮提出的“公投法草案”。2003年5月20日,陳水扁爲拼選舉,借台第七次闖關WHO失敗炒作“公投”議題,公開叫囂要推動“台灣加入WHO公民投票,未達到目標絶不停止”,台“行政院”也高聲附和,稱要在明年大選之日一並舉行“加入WHO”與“核四應否停建”的兩項“諮詢性公民投票”。5月底,民進黨和台聯黨在“立法院”聯手推動“公投法”通過“委員會”的初審,並送交“院會”審議。民進黨及陳水扁肆無忌彈地鼓噪“公投”引起美國疑慮,爲防止兩岸關係失控引發台海危機,6月下旬美國通過多種渠道向台當局傳達了“反對舉行任何議題的公投”的强烈信息,在此情况下,陳水扁、民進黨一方面緊急“滅火”,多方向美國進行解釋溝通緩减壓力,另一方面加緊爲“公投立法”營造聲勢。陳水扁公開稱,台灣的未來將由兩千三百萬人民决定,而决定方式包括公民投票等不可剥奪的基本權利”,“一定要在明年大選當日或之前舉辦“核四等重大公共議題的‘公民投票’”,“公投”活動愈演愈烈。民進黨中央公開鼓吹“主權可以公投”,並推出“行政院版”的“公投法草案”,將“更改國號或領士變更”等議題都列爲公投内容。之後,陳水扁又多次鼓吹,“公投是基本人權、普世價值、天賦人權”,“是實現‘制定新憲法’比較有效的、正當性更强的方式”。在陳水扁龢民進黨、台聯黨的大肆推動下,“公投立法”已勢所難免。

  10月27日,朝野兩大陣營在“立法院”展開公投表决戰,經過激烈較量,泛藍陣營團結一致,同時争取到無黨籍“立委”的支持,迫使民進黨對“台獨公投”條款投下棄權票,台“立法院”最終三讀通過“公投法”。所通過的“公投法”内容基本上是按照國親兩黨提出的版本,封殺了行政部門舉辦“公投”的權力,成立審議委員會給泛緑以各種方式發動變相“統獨公投”設立了限制,泛藍取得了“公投立法”攻防戰的局部勝利。但值得注意的是,台“行政院”提出的“防禦性公投”條款也得以通過,明列其中第17條,其内容爲“當國家遭受外力威脅,致國家主權有改變之虞,總統得經行政院會之决議,就攸關國家安全事項交付公民投票”。

  雖然在泛藍的反制之下,通過後的“公投法”在内容上未能按照民進黨的意向明確納入“統獨條款”,但台灣首部“公投法”的出籠,本身就標誌着“台獨”勢力長期追求的一大目標得以實現,在推進“台獨”上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勢將對兩岸關係及和平統一造成重大危害。“公民投票法”的確立爲“台獨”分裂勢力推動各種變相的“台獨公投”活動提供了法理依據,成爲其拒統謀“獨”的工具,尤其是其中第17條“防禦性公投”更爲未來“台獨公投”留下可趁之機,這無疑助長了島内“台獨”勢力的囂張氣焰,使他們伺機通過“公投”方式實現“台獨”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另外,“公投立法”的完成和由此進行的“公投”實踐活動,還會對台灣民衆産生誤導,造成“台灣前途可以通過公投方式來决定”的觀念,有利於“台獨”勢力營造分裂的社會氛圍。

  11月29日,陳水扁又借《公投法》第17條提出要在“3.20大選”投票日同時舉辦“要求大陸撤除飛彈、放棄對台動武”的所謂“防衛性公投”,企圖爲其低迷的選情進行最後衝刺,希望能扭轉困局,並趁機開創“統獨公投”的惡例。陳水扁的這一圖謀遭到祖國大陸及美國爲首的國際社會的明確反對,但面對内外各方的巨大壓力,陳水扁仍不放棄“防衛性公投”。

  (三)台當局繼續推行“去中國化”政策,向台灣民衆灌輸“台獨”觀念。

  爲了在島内進一步培植“台獨”社會基礎,2003年中,台當局繼續在社會生活的各個領域全面落實“去中國化”政策。吕秀蓮公開叫囂“未來將繼續致力推動去中國化、落實台灣主體性以及迎向全球化”,“證明台灣不是中國的”。爲了落實這一目標,台當局千方百計營造“台灣是主權獨立國家”的概念。台“内政部”於8月完成了“人民團體法”修正草案,删除了原有“人民團體設立時不得主張分裂國土”的限制;台“外交部”於9月正式發行加注有“台灣”字樣的新版護照;台“行政院”專門修訂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名稱規定,聲稱今後絶不接受“Taiwan,China”(中國台灣)“Taipei,China”(中國台北)等名稱。台“國防部長”湯曜明還公開稱,未來台灣軍隊也將從“國軍”更名爲“國防軍”。在意識形態領域,台灣當局打着所謂“本土化”的旗號,大力推動“文化台獨”。台“行政院”發言人林佳龍稱未來不會獨尊普通話爲“國語”,閩南語、客家話及原住民語都將列爲“國家語言”或“官方語方”:台“考試院”在“國家考試”中以閩南語命題,並在“外交行政、新聞人員考試”中廢考“中國近代史”,代之以“台灣近代史”。在台“教育部”公佈的2005年度高中歷史教程綱要中,公然將明朝中葉以後的中國歷史全部歸類到世界史。

  這些動作,是陳水扁上台以來台當局推行的以“去中國化”爲核心的“漸進式台獨”的繼續,其對和平統一及兩岸關係有着深遠的危害與影響。一方面,將會逐漸削弱和淡化中華文化對台灣社會的影響,侵蝕島内民衆的“中國情結”,改變其對國家與民族的認同,長期下去勢必在深層次上影響島内民意的走向。另一方面,由於其打出“本土化”和“台灣主體”的旗號,迎合了不少民衆希望當家作主的心理,因而具有更大的欺騙性,更易於爲島内民衆所接受。

  (四)李登輝爲代表的激進“台獨”勢力氣焰器張,掀起一波又一波的台獨惡浪。

  李登輝對陳水扁選情低迷憂心忡忡,指示台聯黨全力配合陳水扁打“急獨牌”的選舉策略。3月15日、激進“台獨”組織“世界台灣人大會”在台舉行以“認同台灣國、制定新憲法”爲主題的年會;9月6日急獨”組織“511台灣正名聯盟”糾集萬餘人舉行“台灣正名大遊行”;10月25日,民進黨和台聯黨聯手在高雄舉行近20萬人參加的“公投制憲”大遊行,“台獨”氣焰格外囂張。之後,又加緊策劃於2004年的“2.28”舉行“百萬人手牽手挺扁”“台獨”大遊行。

  陳水扁與李登輝打着“本土化”“台灣認同”、“捍衛本土政權”的旗號,借選舉發起“台獨”運動,在他們的强力煽動和引導下,島内民衆的“國家認同”和“統獨”立場開始發生改變,對“公投”、“制憲”“台灣正名”等“台獨”主張的認同度呈上昇趨勢,台灣的主流民意被不斷向“獨”的方向扭曲。

  四、泛藍陣營爲應對陳水扁的“台獨”攻勢、争取選票,對兩岸政策進行重大調整

  面對陳水扁一波接一波的“台獨”攻勢,泛藍爲了扭轉在選戰議題上被動捱打的局面,甩掉“聯共賣台”、“中共同路人”的紅帽子,洗刷“反民主”、“反改革”的污名,不得不對兩岸政策做出重大調整。

  一是年内兩次棄守長期以來反對“公民投票”和“統獨公投”的立場,使含有“防禦性公投”條文的“公投法”得以過關。國親兩黨一向反對民進黨大力鼓噪的“台獨公投立法”,並多次在“立法院”力阻“公投法”過關,因而被民進黨扣上“反民主”“反改革”“賣台集團”的罪名。2003年6月,面對陳水扁打出“公投牌”後咄咄逼人的攻勢,國、親兩黨爲了扭轉在“公投”問題上的被動局面,做出了第一次重大的政策轉向,决定不再正面阻擋“公投立法”,轉而要求在7月“立法院”召開的臨時會上就民進黨“立委”蔡同榮版“台獨公投法”草案進行逐條表决,同時提出“反對改變中華民國現狀”、“公投與大選脱鈎”等加以反制。國親想以此迫使陳水扁龢民進黨在“統獨公投”問題上表態,讓其直接承擔推動“統獨公投”所導致内外壓力與風險,同時催化泛緑内部矛盾。由於蔡同榮版本的“公投法草案”中列人了包含“統獨”内容的條款,將“修憲、國會改革、國旗、國號、領土變更”等都列爲“公投”適用範圍,陳水扁龢民進黨雖想順勢推動“公投立法”,但迫於美國及島内主流民意的壓力,也不願在“統獨公投”議題上作明確表態,以免引發震盪,衝擊“總統”選情。雖然最終“公投法”在臨時會上被擱置,但泛藍立場的調整,使得“公投立法”通過的可能性大大上昇。國親第二次重大政策調整是11月中旬,由於陳水扁利用“公投”“新憲”及過境美國造勢使選情明顯昇温,民調支持度逼平連宋,泛藍爲了扭轉困局,决定棄守阻擋“統獨公投”的立場,對“公投”内容不設底綫,完全開放議題交付“立法院”三讀表决,争取盡快完成“公投立法”程序。讓“公投”議題速戰速决,使選舉回歸經濟民生議題。在種情况下“公投法”於11月底得以通過。

  二是淡化、擱置長期堅持的“一中屋頂”“九二共識”、“一中各表”、“反台獨”等主張。隨着選戰走向白熱化,面對民進黨和陳水扁以“愛台與賣台”“本土與外來”“親共與反共”爲藍緑劃綫從而將連宋打成“賣台集團”的攻勢,泛藍爲了盡快從“統獨”争議中脱身、同時最大限度地争取選民尤其是本土選民的認同,在兩岸政策和國家認同等問題上,一再做出調整。2003年12月,國民黨高層人士公開表示:“未來不會再談所謂的‘九二共識、一中各表’,而將目標訂在‘兩岸穩定、台灣主權’上”,黨主席連戰進一步解釋説“因爲九二共識已被陳水扁扭曲爲‘聯共賣台’,國親不希望在這個問題上與其周旋下去”。連戰還公開提出“兩個中國”版本的“一邊一國”,稱“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主權獨立的國家,簡化雙方爲‘一邊一國’没有什麽問題”。12月16日,國民黨副主席王金平關於“國民黨絶對不會反對台獨”“不排除台獨成爲台灣人民未來的選項之一”的公開講話引發各方高度關注,隨後,包括連宋在内的泛藍高層人士相繼表態稱“國親對兩岸的未來不排除任何的選項,但絶對維護中華民國的安定繁榮”“對兩岸未來走向没有時間表”等等。

  泛藍陣營一切從勝選的需要出發,其在兩岸政策上進行的一系列政策調整,主要是爲了最大限度地争取選票,基本上可視爲是“選舉策略”藍營内部對此皆能認同,雜音不大。但其中也不排除泛藍内部本土勢力欲借機推動泛藍兩岸政策向“右”移的動機,國民黨内甚至一度傳出將中國國民黨改名爲台灣國民黨的呼聲。不可否認的是,在這場選舉中,島内各主要政黨的“統獨”光譜都在主動或被動地向“獨”的方向移動,國民黨大陸政策的“本土化”趨勢也由此而進一步加深。泛藍一再棄守其原有的反“獨”立場,其兩岸政策不斷向民進黨靠攏,日後能否再重回過去的立場、對兩岸關係有何影響,值得關注。

  展望2004年3月20日“總統”選舉的結果將對未來島内政局走向和兩岸關係産生重大影響。選後可能出現的政治勢力分化及重組,將會引發政局進一步動盪。年底的第六届“立委”選舉將是攸關朝野各政黨政治版圖及實力消長的關鍵之戰,各政黨勢必使出渾身解數竭力争取生存空間。選後無論藍緑哪一方上台執政,兩岸關係的發展都將充滿變數。

  (發表於《台灣研究》2004年第1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