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展濤:臺灣院校與大陸合作可以優勢互補達致雙贏



  兩岸學歷互認,是一個不該成爲問題的問題。

  大陸學生到臺灣學習,比到香港更容易適應。

  臺灣院校優勢可與大陸院校形成互補。

  大陸高校在發展目標上不是要與臺灣的大學形成競爭關係。

            ——展涛


  大陸與臺灣學歷互認問題已經醞釀多年但迄今沒有結果,而強化海峽兩岸的學術交流乃是增進瞭解、化解隔閡的重要途徑。日前大陸最年輕的綜合性重點大學校長——山東大學校長展濤博士到臺灣的一些大學及相關學術單位進行交流,回程途徑香港時本刊記者對他進行了專訪。

  大陸學生到臺灣讀書和交流

  有利形成良好學習環境

  記者:展校長,兩岸有關學歷互認的話題已經談了很多年,但是由於臺灣方面的種種原因,迄今為止還沒有達成目標。您剛剛從臺灣回來,並且此行與臺灣學界進行了廣泛的交往,您對此有何觀點?

  展濤:從這次我接觸的大學校長來說,他們都希望能夠有大陸的學生前去學習。但是從他們的談話裡面,感覺兩岸學歷互認,在近期還是沒有這種可能。

  我覺得,這實際上是一個不應該成為問題的問題。

  他們談到臺灣高等學校的數量在增加,生源也有些問題。此次他們也談到臺灣學生刻苦學習的精神,有所下降。過去臺灣大批的學生被送到美國讀書,而現在的家長一般都更願意把孩子留在臺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也希望大陸的學生能夠到臺灣讀書,與臺灣的學生在學習中能夠形成一種競爭或者是促進的環境。

  我個人認為,想實質上解決臺灣高等教育的質量問題,如果能夠開放大陸學生到臺灣去讀書,就是一個最簡單也是最有效的方法。當然這對於海峽兩岸的青年交流,也是有益的。

  所以我們在交流當中,就是在探討一種能夠避開學歷互認,以學生、學者交流互訪的形式,來加強山東大學與臺灣學界的交流。

  我聽說他們也在做這些事情。好像臺灣有一個規定,學生交流組團一批要十個人以上,一次獲得兩個月停留島內的批准,兩個月以後還可以申請延長兩個月。所以我們與東吳大學、成功大學、義守大學通過交流,都希望能夠送一些學生到臺灣學習大約一個學期,就是四個月的時間。這樣,對於年輕學生之間的深層交流是很好的。如果我們能夠有不少學生到臺灣學習一段時間的話,我想對他們個人的經歷、成長,以及兩岸年輕學生之間的交流,無疑是非常有意義的事。

  其實把學生送到臺灣學習,甚至比到香港學習更容易適應,因為基本沒有語言上的障礙,沒有文化上的差異,學生會非常容易地適應新的學習環境和生活環境。而且這種交流也不像與歐洲、北美的學生交流那樣,有一個比較長的適應階段。

  所以我這幾天的訪問,也是想把對臺灣、香港的交流作為我們山東大學的交流重點,努力推動一下。

  臺灣院校優勢與大陸結合

  可以形成互補優勢

  記者:臺灣的高等學校已經有一百多所,高等教育是比較發達的,有的臺灣學者甚至認為高校太多了。您可否比較一下兩岸高等教育各自具有的優勢,或者說可以互相借鑒的要點。

  展濤:對這個問題,我還沒有深入地來考慮。但是從學生方面來考慮,我們顯然是有優勢的。大陸學生的數量那麼多,而且學生的素質很高。而臺灣高校與國際上的合作做得非常好,他們也在很多學科上有自己的學科優勢。此次訪問成功大學就感到,他們的工科非常強。我們有幾個院長準備近期到臺灣進行學術交流,我與成功大學的校長也談了,我們都非常讚同建立一種長期的實質性的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讓我們每年都有學生和老師到臺灣交流,每年也有成功大學的老師到山東大學講課,進行學術交流。

  我八年前到過臺灣,當時的感覺是比較陌生。儘管當時也見了幾個山東的老鄉,但是總的來說,臺灣對我來說是一個比較遙遠、比較陌生的地方。

  但是此次去就明顯有非常不同的感覺。因為我們接觸到的臺灣大學、成功大學,他們已經有很多的學者曾經到山東大學訪問。而我們也有不少老師曾經到這些大學訪問,其中有些是我原來都不太清楚的。

  現在我們主要想推動的是,做一些時間比較長的學生的互訪和學者的互訪,做一些實質性的科研項目的合作,或者是構建一些實質的、每年都能做的學術交流。就是將學者之間的個體性交流行為,逐漸提升到學校之間的有規模的、有規劃的交流。我想這樣也正好可以將兩岸各自擁有的優勢發揮出來。

  舉一個例子,我們山東大學的土建水利,實力不是很強,但是成功大學等在這些方面都很強。但是從市場需求來講,大陸有優勢。我就與臺灣同行說,大陸的大學有兩個獨特的優勢,一個是學生特別優秀,像山東大學的生源是很好的。第二個是社會的需求非常強烈,不僅僅是對學生的需求,還包括對技術的需求。因為大陸經濟的發展,對基礎建設提出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把臺灣在這個方面的優勢,與我們的優勢結合在一起,實際上是形成一種互補性。

  大學合併的綜合優勢漸顯

  辦學特色多元化行將出現

  記者:高校合併一段時間在大陸成為焦點,像武漢大學、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吉林大學等,都成為學生數萬、規模極大的大學。作為這樣一個規模巨大的高等院校的校長,您可否講一下高校合併的主要優點?

  展濤:我們的合併應該說還是有著很強的行政色彩,但是大陸的高校合併有著一個基本的出發點,就是為了提高大陸高等教育的辦學效益。因為原來學校的規模比較小,學科比較單一,所以在辦學的效益上比較低。另外非常重要的一點,是要建設一批世界一流的,或者是國內外知名的、高水平的高校。

  我自己認為,像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這麼多的人口,需要一些規模比較大、學科門類比較齊全的大學。但是,這並不代表大家都要追求這種模式。

  山東大學是中國歷史最悠久的著名大學之一,前身為一九零一年創建的山東大學堂,歷經山東大學堂、國立青島大學、國立山東大學、山東大學,迄今已經超過百年。

  我們在二零零零年七月,將山東大學與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為新的山東大學。合併之後的山東大學,有教職工一萬餘人,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五萬兩千餘人。學校有三十個學院、教學部,三所附屬醫院和十二所教學實習醫院,並設有研究生院。本科生和研究生層次教育涵蓋了文學、史學、哲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理學、工學、醫學、教育學、軍事學等十一大學科門類,形成了完整的學歷人才培養體系。擁有一級學科博士授權點十三個,二級學科博士授權點一百一十八個,博士後流動站十五個,招收本科生的專業有一百零三個。

  目前山東大學擁有教授九百三十三人,兩院院士五人,博士生導師四百五十二人,外聘博士生導師九十九人;國務院學科評議組成員五人,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講座教授九人。擁有國家重點學科六個,國家級重點試驗室兩個,國家工程技術推廣中心一個,國家人才培養基地四個,國家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四個。等等。

  經過幾年時間的結構調整,我認為大陸基本完成了在高校方面的合併模式,或者說是形成了一種大學的類別、類型,高等教育已經形成了多元化。比如有的大學合併後擁有五萬甚至六萬學生,文理工醫學科門類非常齊全,具有非常鮮明的學科綜合、綜合實力強勁優勢。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其潛在的優勢,會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

  實際上從我們山東大學來講,這種潛在優勢已經得到了一定的體現。當今在科學研究方面,很多時候都是跨學科的,很多課題不是哪一個單一學科能夠做的,必須把他們綜合起來。比如做醫學的需要材料學,研究經濟學的需要數學,做公共衛生的需要社會學,甚至需要心理學。有很多很多的例子,使大家非常明白地意識到科學研究對於不同學科的專業知識的需求。

  不僅是科研,對學生的培養也是這樣。因此無論從科研的角度、從學生培養的角度,從服務於區域經濟社會的發展和服務於國家發展的角度,還是從整個大學的綜合競爭力的角度,這種後發的優勢是越來越多地體現出來了。

  當然,我們在合併的過程中的確是經歷了一段時間的陣痛,但是我覺得是值得的,至少從山東大學的角度來說是值得的。

  我認為下一步將是另外一種多元化逐漸形成,就是辦學的特色。比如是綜合型的?單科型的?或者是以本科教育為主的?有的是研究型的,也有的是教學科研型的。這種多元化從外表上看,我們也可以稱之為形式的多元化。在未來的幾年,我覺得中國的大學會越來越多地形成各自比較明顯的辦學理念,形成辦學特色的多元化。而這種特色的形成,這種多元化的形成,將真的使中國的高等教育出現一個大的繁榮時期。

  就是說,大家不再是追求一種形式上的新的涵義,而是在各自的層次上,根據各自所處的區域、各自擁有的學科特色,追求各自不同的發展思路。

  兩岸高校不會形成競爭關係

  合作將達致雙贏

  記者:作為一個擁有數萬生員的大學的校長,您覺得大陸的大學與臺灣的大學各有甚麼優勢,他們之間會不會在未來產生某種競爭?

  展濤:我基本上沒有做這種比較,但是經過與臺灣高等院校的交流,我也增加了一些信心。比如我們原來祇是單純地從一個指標來進行比較,就是從學校的收入預算來比較。其實現在大陸的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與臺大的預算已經基本上相當了。而涉及到人員的成本的話,我們還是明顯地低於臺灣。我想,在經費的實力上,我們實際上已經具備了一定的優勢。不僅是北大、清華,還有一批大學,具有這樣的優勢。

  但是我覺得,大陸的高校在發展的目標上,不是要與臺灣的大學之間形成一種競爭關係,而是要形成一種交流、合作的關係。其實這裡基本上不存在競爭關係,不管是從生源、辦學的資源還是發展的空間,不存在競爭關係。所以,與臺灣的大學之間的合作,肯定是一種雙贏的合作,對大家都是有利的。而通過這樣一種合作,對臺灣和大陸的高等院校,都是一種促進。

  記者:今後山東大學會努力增加這種交流嗎?

  展濤:是的。我們現在探討的模式,臺灣的學生可能是短期地到大陸來。從學校的角度來說,大陸已經開放對臺灣學生的招生,臺灣學生自己有這種自主選擇的權力。但是從學校交流的角度來說,由於兩岸目前還沒有實現學歷互認,臺灣的學生可能暫時還不會在大陸長期學習。但是從我們山東大學的角度說,我們是希望能夠送學生到臺灣學習的時間長一些。臺灣學生可能在開始的時候是短期的,比如兩個星期、一個月左右。

  記者:現在臺灣學生在北京的數量不少,到山東大學的多嗎?

  展濤:目前還是比較少。相對來說,在博士生的層面上,臺灣學生比較多。因為做到研究的層面後,臺灣學生對山東大學的興趣有所增加,比如研究文史哲,或者應用學科的管理,或者對山東的經濟比較感興趣的。

  展濤小檔案:

  展濤:三十七歲擔任山東大學校長,是中國大陸當時最年輕的全國重點大學校長之一,中共十六大代表,世界青年十傑。數學博士,教授,師承在數論方面造詣極深的中國著名數學家、前山東大學校長潘承洞教授。二零零零年七月原山東大學與山東醫科大學、山東工業大學合併組建新的規模超過五萬人的「航空母艦」式綜合大學,展濤出任合併後的首任校長,成爲全國引人矚目的教育界明星。

  (原載《中國評論》2005年5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