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曾鈺成:香港需要重新定位



  香港人如果到印度看看,就會有信心了。

  末代港督奢望香港特區政府「蕭規曹隨」。

  香港與內地的經貿關係應該互利,不能祇是對香港有利。

  不干預是假的,港英的土地政策就是對經濟的最大干預。

               ——曾鈺成


  香港如何尋找新的經濟支柱以維持繁榮與發展?這是金融風暴以來一直困擾香港各界的問題,至今仍然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香港目前最大的政團民建聯的主席曾鈺成對本刊記者表示,香港人應該保持信心,特別是不能寄望週邊地區為香港經濟的復甦與發展讓路,而應該與內地建立互利互補的關係。 

  港人信心不足

  但通過反思較以往踏實 

  記者:香港經濟連年下滑、市民信心不足,您認為港人應該如何正確評價自己,既不驕、亦不躁、也不卑,合力推動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 

  曾鈺成:現在港人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明顯不足。我最近訪問了印度的新德里和孟買,發現他們儘管問題很多,但是人們對前景樂觀,肯定目前的改革。印度人說,香港人如果來看看印度,你們就會有信心了。的確,香港的條件還是遠較印度為佳的。 

  港人信心下滑的一個重要原因,是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時候,錢太容易賺了,全民就業。那時從學校出來的一代基本上沒有喫過苦,更不要說那時出生的一代。九五年前後香港的失業率曾經到過百分之三,當時香港的傳媒渲染得很厲害。外國傳媒讓我談香港問題,我告訴他們香港當時的失業率是百分之三,他們對這個問題覺得很吃驚,因為這在外國已經算是全民就業了。 

  港人中的很大部分將過去的經濟起飛與繁榮當作了一種必然,沒有想過經濟會出現問題;現在問題比較難以解決的時候,信心就垮了。 

  現在已經有不少港人開始比較清醒地認識到,其實香港一直以來經濟問題不少,祗是被以往的經濟繁榮所掩蓋。最近我經常引用英國最後一任港督彭定康的比喻,他曾經說香港好像一輛完美的勞斯萊斯汽車,全部是自動的,司機祗要到駕駛位開動,汽車就會平滑地向前走;千萬不要打開車頭蓋試圖研究機器,因為非常複雜,你們搞不懂。他的意思就是要特區政府蕭規曹隨。但是,以往的設計能滿足現在的需要嗎?勞斯萊斯如果總是一成不變,早就被市場淘汰了。現在看來,香港這部汽車外表很好,但是原來裹邊的機器出了問題。 

  其實現在香港人的生活品質不一定比過去差,因為薪水少了,但是物價也下調了。祗不過是過去似乎發達比較容易,而現在有很多負資產,心理上不好過。 

  我認為,港人應該正視、重視過去幾年相對艱苦的生活所帶來的積極面,那就是重新給香港定位。現在不少人反思過去的經濟發展歷程,已經認清再靠地產帶動經濟上升的做法,是不行的了。過去半年聽到不少人的反映,顯得已經比較踏實了;過往社會上的投機風氣,也已經明顯減弱。 

  與內地合作應該互利互補

  不能祗想到對香港有利 

  記者:您如何評價目前香港與內地經濟合作的進程?如何看待香港與內地城市如上海、北京、深圳的合作與競爭關係? 

  曾鈺成:過去一年,越來越多的港人開始重視香港與內地的合作。一是客觀因素造成的,如內地經濟發展迅速,在全球經濟放緩、九一一事件導致美國乃至全球經濟下滑的大背景下,中國大陸乃是全球經濟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全年經濟增長超過百分之七。港人都已經認識到,不利用與內地關係密切的優勢,顯然是不夠聰明。 

  特區政府也有改變,新的三駕馬車上任,在組織架構上比較有保證,還有專門的政府部門負責推動與內地的合作。我們民建聯也舉辦了一系列活動,包括邀請內地專家來香港演講等等。 

  現在還出現了一些有關香港與內地合作的新觀點。比如有專家認為,改革開放以來到目前為止屬於第一個階段的合作,其中主要的內容是香港製造業北移,利用內地廉價的土地和勞動力,製造、加工出口產品,面向國際市場。 

  現在,香港與內地的合作應該進入第二個階段,應該有新的模式。就是不限於製造業,比如內地市場正在開放,香港應該抓住時機積極進入;內地服務業也在考慮大規模開放,這對香港來說是更加重要的合作。 

  我認為發展的前景很大,但是具體的問題也不少;還要與中國內地的整體發展步伐結合,不能一廂情願。比如內地的服務業市場很大,對於專業服務、中介機構都有大量需求,但是內地本身的人才也很多,那麼到底內地對外界的專業服務的需求有多大?何況,由於要遵守WTO的相關規定,內地是否能夠單純地向香港開放服務貿易呢?應該說,目前還看不清,還沒有到方向明確的階段。

  最近有關香港與內地合作的講法是「更緊密的經貿關係安排」。我認為需要強調的是,這個安排應該是互利的,不能祗是對香港有利,內地也同樣要從中獲利。香港與內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差距大,兩者的經濟規模同樣也差距很大,因此要談一個雙贏的協議並不容易。 

  總之,港人如果對合作的期望值太高,也是不利的。 

  內地經濟發展很快,給香港提供了機會。但是,朱鎔基總理說內地的失業率也很高,且內地與香港的生活水平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港人到內地工作,除非決定在內地長期生活,否則以內地的薪金在香港生活,是不太劃算的;或者說以內地的一般收入在香港生活,還是比較困難的。未來兩三年,港人到內地打工還不會成為潮流,但是長遠來看是樂觀的。 

  香港通過內地的經濟發展可能獲利的方面,大概主要有旅遊和物流等。比如內地經濟好,來港旅遊的人就會多,給香港帶來直接的收益。而物流方面,由於香港有良好的基礎設施和廣泛的商業流通網絡,因此可以充分發揮香港的貨品集散、組合功能。 

  但是必須強調的一點是,港人不能有這樣的思想,就是不能期望珠江三角洲為了香港的經濟復甦與發展而讓路,應該是既有競爭也有合作,形成互利互補的關係。 

  政府應加強對經濟發展的引導 

  記者:大陸持續開放,香港的中介地位不斷削弱,面對變化,香港如何尋求新的經濟支柱?香港未來在亞洲和世界經濟體系中的定位是甚麼? 

  曾鈺成:國家日益開放,香港的中介作用也就日漸不明顯。現在一個比較樂觀的看法是,儘管將來參與中介的比例小了,但是中國經濟的餅也比以往大多了,投資、貿易總額都會增長,絕對值反而可能比以往更大,我們也希望真的如此。 

  就香港經濟的新支柱問題,我認為離不開幾個方面。首先是金融服務業,有著比較明顯的優勢。另外香港公司的管理水平比較高,而內地則參差不齊。一般而言,股民對香港上市的公司比較有信心。再有就是旅遊和物流,目前對金融、旅遊、物流等三個方面成為新支柱的爭議比較少。 

  香港到底可否發展一些高增值的產業如生物科技,我是認為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不應放棄。一般來說,高科技產業投資大、囬報期比較長,香港人往往在這個方面沒有耐心;也有人說香港人才不足,難以與週邊的國家或地區如新加坡和臺灣競爭。但是我認為這祗是人為因素,衹要有機會,全世界的人才都會來;投資大、囬報期長,因此政府就一定要介入。 

  有人說政府介入會與香港以往的政府角色或者說與積極不干預政策有衝突,但是以往的不干預是假的,港英政府的土地政策就是對香港經濟的最大干預。對一些需要引導的大型產業,我傾向於政府積極參與。 

  就定位問題,我認為香港的金融中心、航運中心等要保持,應該發展某些新科技、新產業作為香港經濟的新支柱。 

  先貨品後服務

  稳步拓展自貿區 

  記者:您如何看待不久前香港政府提出的華南自貿區或者中港自貿區的問題? 

  曾鈺成:中央政府對自貿區的問題非常支持,但是我們認為,一定要按照WTO的規則來運作。首先是自貿區內貨品的自由流動。作為兩個獨立的關稅區,由於香港實行的是低關稅乃至零關稅,這樣香港的貨品進入內地就有了一定的競爭力,還可能為香港建立起新的製造業如高增值的香港時裝;而「香港製造」這塊牌子,目前在內地還是具有一定的信心效應的。第二是服務業,我認為就比較複雜,需要慎重考慮。 

  我認為,可以先貨品後服務,這樣會比較穩妥。這牽涉到如何界定香港公司和外國公司的問題,因為香港的人都可以開辦公司,香港當地很多公司可能是美國人的,也可能是歐洲人的,以及內地人的;而如果向香港公司開放,就很可能是向整個世界開放。因此,不妨先從貨品著手,逐步擴展到服務業。 

  港人對公務員管治香港的信心高於政黨 

  記者:作為香港最大政團民建聯的主席,您如何評價香港政黨政治的發展水平?需要注意的問題是甚麼? 

  曾鈺成:不謙虛地講,民建聯這些年的發展比較平穩,社會支持度也有所提高,但這是相對的。整體上,香港的政黨政治發展很慢,我們認為還不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市民對香港整體政黨的評價不高。 

  曾經有調查,詢問港人是否放心讓政黨管治香港,答案是否定的多,市民對公務員管治香港的信心比對政黨的高。這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香港的政黨都是新的,到今年民建聯才成立十週年。香港的年輕人對政治即使有興趣,也不一定要加人政黨,他們反而更願意攷取政務官,然後通過升遷得到一定的職位之後,再發揮政治影響。 

  從憲政上來講,政黨作為在野黨是要制衡政府。市民選舉我們進入立法機關,就是要我們監察政府。當然為了香港的整體利益,作為在野黨也不應該總是反對政府,最主要的考量還是政府的做法是否有利於香港的長遠發展,以及是否有利於營建一個多元化社會。多元就意味著會有多種不同的聲音、不同的要求,對政黨來說,事情並不總是非黑即白,對於有些有爭議的政策、牽涉比較複雜的政策,作為政黨就需要權衡各方面的利益之後才能作出判斷。 

  現在香港的政黨政治環境也有令人無奈的地方,支持政府做對了的事情,往往在選民那裡不得分;對於有些問題,反對的聲音如果不夠強,那些聲音大的政團就會得分。 

  龐大財赤難靠單一方案解決

  政府長遠來說必須精簡 

  記者︰政府財政赤字巨大、政府運作成本巨大已經對香港經濟的持續發展產生了威脅,您比較認同的解決方案是甚麼? 

  曾鈺成:政府提出收費、加稅,市民要求我們政黨表示反對;而政府要減少福利開支,我們也要反對。幾乎全部的政黨,都是要求增加福利開支、減稅、減收費。 

  這也與香港的政制有關,因為政黨在現在的憲政安排中都衹能是在野黨,因此就不需要為其反對政府的觀點負上任何責任。因為假如一個政黨可能成為執政黨,那麼他就不能衹講增加福利、增加開支、減少稅費,否則上臺無法兌現怎麼辦?財政司司長梁錦松問:不加稅、多開支,錢從哪裡來?但政黨在順從選民意願爭取選票的利益驅動下,不願考慮錢從哪裡來的問題。 

  目前香港的財政赤字是結構性赤字,不能靠單一的方案來解決。目前比較能夠達成共識的是陸路離境稅(記者:上水至羅湖一段鐵路已經是高額收費,而在內地極力幫助香港經濟復甦,比如不限來港旅遊名額、積極回應原本香港沒有資格提出的自貿區問題的情況下,香港這種做法是否太不友善,對內地既不尊重也不公平呢?)這是貫徹用家自負的原則,且加收陸路離境稅的影響比較小。 

  六百億港元的財政赤字,有的是經濟週期性的,有的是結構性的。長遠來說,政府要精簡。以前政府的開支約佔GDP的百分之十七,但是現在超過了百分之二十。我的意思並不是要公務員的工資每年即時跟隨GDP的增減而增減,但是要根據香港經濟增減的趨勢來增減,要有一個中期的估計,但是過去幾年有些偏離。 

  解決財政赤字問題,不能期望單一的措施就可以解決。過去經濟好,個人免稅額提高,稅網以外的人比較多,現在應該增加多一些人進入稅網。簡單來說,就是稅基太窄,政府太大。 

  當然,現在還不是加稅的好時機,希望經濟好轉,讓市民鬆一口氣,不然加稅會導致民眾百上加斤。 

  曾鈺成小檔案:

  一九四七年出生於廣東廣州,籍貫順德,是目前香港僅有的兼跨行政、立法兩會的四名成員之一。他是香港最大政團「民主建港協進聯盟」的首任主席,該黨目前在香港立法會内是第一大黨。早年他就讀於聖保羅書院,之後就讀於香港大學數學系。因支持香港就國家安全問題立法,受當時香港特區政府政績拖累,導致其所領導的民建聯在區議會選舉中失利,他自動為選舉失敗負責,辭去主席一職。但是他依舊是香港富有影響的政治人物,通過地區直選高票獲得立法會席位,並擔任立法會政制事務委員會副主席。

  (原載《中國評論》2002年7月號)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