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冼玉清身後四十年



  冼玉清先生是我國現代著名學者、文獻專家、教育家、詩人和書畫家。2005年適值冼玉清先生誕辰110週年,同時也是她逝世40週年。筆者試就冼玉清先生去世至今有關紀念、研究和宣傳她的情况作些初步梳理和探討。

  冼玉清去世及當時的悼念活動

  1.冼玉清去世及其後事處理

  冼玉清先生1965年10月2日病逝於廣州。此前兩年,冼玉清即被確診患乳癌,1963年9月,她在中山醫學院第一醫院進行了割治。1964年元月,冼玉清前往香港澳門休養。冼玉清一生未婚,親屬均居港澳,她此行其實也是向親屬作最後的告别,並着手安排身後之事。其時正逢“逃港潮”,中大校園中因此有人斷言她要與港澳親友一起生活,將一去不歸,還有傳聞説她在澳門病逝了,更有無稽的傳言説她出逃“送情報”去了。1964年10月,冼玉清返回廣州,不久即入華南腫瘤醫院留醫治療。她在廣州的友人紛紛寫詩問候,陳寅恪先生贈詩冼玉清:“海外東坡死復生,任他蜚語滿羊城。碧琅玕館春長好,笑勸麻姑酒一觥。年來身世兩茫茫,衣狗浮雲變白蒼。醉餓爲鄉非上策,我今欲以病爲鄉。”

  冼玉清住院期間讀書寫作如常,她甚至準備將朋友們的贈詩匯編成册,留作紀念。1965年9月,醫生根據檢查的結果,認爲冼玉清的病情基本穩定,準備讓她出院。豈料9月31日,冼玉清突感不適,僅一天時間,就奄忽長逝。臨終前,冼玉清僅咳嗽幾聲便氣絶了,平静得如同老僧坐化。〔1〕

  10月4日,廣東省委統戰部、省政協、廣東省文史研究館、中山大學等單位組成“冼玉清先生治喪委員會”。10月5日,《南方日報》第2版下方廣告欄的右下角刊登了一則訃告,全文如下:“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廣東省委員會常務委員、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廣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廣州市文物管理委員會委員冼玉清先生因病久治無效,不幸於1965年10月2日下午6時50分在廣州華南腫瘤醫院逝世,享年72歲。兹訂於1965年10月7日下午3時在東川路殯儀館舉行公祭,公祭後出殯。冼玉清先生生前友好如送花圈、挽聯,請徑送公祭地點。特此訃告。  冼玉清先生治喪委員會:主任委員:許崇清〔2〕;副主任委員:張泊泉〔3〕、侯過〔4〕;委員(以姓字筆劃先後爲序):馮燊〔5〕、任泊生〔6〕、陳序經〔7〕、陳寅恪〔8〕、陳國楨〔9〕、羅理實〔10〕、柯麟〔11〕、胡希明〔12〕、胡根天〔13〕、容庚〔14〕、商承祚〔15〕、譚天度〔16〕、蕭隽英〔17〕、楊奎章〔18〕、饒彰風〔19〕。”

  10月7日下午,冼玉清的公祭儀式在廣州東川路殯儀館舉行。主祭人許崇清致祭詞,曰:“翳惟先生,皓首傳經,潜心著述,卓有嘉名。書城坐擁,曆數十年,既勤講學,又發幽潜。解放以還,參與政協,更勷文史,彌珍晚節。如何不幸,遭此頑疾,溘然去逝,哲人痛失。尚饗。”其後出殯,遺體在廣州銀河公墓火葬。

  10月22日上午10時至下午1時,冼玉清在香港的家人在香港干諾道中中華總商會九樓禮堂舉行家奠。禮堂布置肅穆,掛滿挽聯、祭帳和花圈,冼玉清遺像四周綴滿鮮花。到祭者均在冼玉清遺像前行鞠躬禮,冼氏親屬在旁答禮致謝。前往祭奠和致送賻金、挽聯、花圈的有冼玉清生前友好、學生及親屬150多人。此次家奠收到的賻金其後全部撥充善舉。香港、澳門的報紙如《文匯報》、《大公報》、《澳門日報》等對冼玉清去世及其家奠情况作了及時報導。

  冼玉清在去世前一年即對自己的後事作出安排。1964年8月,冼玉清在香港立下遺囑,“錢財所以濟人利物,非徒供個人享受已……因將遺産分爲兩部:第一部幫助親屬之較有需要者,第二部捐作社會公益事業”。冼玉清一生節儉,她繼承的家産及個人積蓄共約50萬元,她將其中不足2萬元贈給了親屬,而把其餘遺産全部捐給了國家。1964年11月她在給廣東省委統戰部的信中説:“…此款是已出之物,如何用途,由你們支配,總要用得適當就好了。但此事只係圍内人知道便了,切不可宣傳,更不可嘉奬。…所謂‘善款人見,不是真善’這句格言,我素來服膺的。”冼玉清還將自己多年收藏的61件石灣陶瓷捐給廣東民間工藝館(現廣東民間藝術博物館),她的書籍和手稿則捐給了中山大學圖書館和廣東省文史研究館。

  2.悼念冼玉清的挽聯和詩文

  在香港舉行的家奠儀式上有許多冼玉清生前親朋故舊寫的挽聯。

  冼玉清親屬的挽聯:“箱篋有遺編,存亡定復關文運;音容歸宿莽,親故何堪托苦心。” 旅港冼族宗親會的挽聯:“嫻姆訓順親心,孝道見稱宗族;育英才成國器,春風吹遍嶺南。” 嶺南大學同學會的挽聯:“桃李盈門,嶺南長不朽;文章絶世,宇内衆同哀。”

  葉恭綽的挽聯:“南海係斯文,更感知貧同鮑叔;北宫傳獨行,不教遺憾到王郎。”葉恭綽(1881-1968)是廣東番禺人,著名文化人,收藏家,曾任中央文史館副館長。盧湘父的挽聯:“受業憶前塵,多年嶺大課徒,教育有書重遺議;尊師懷老友,他日灌根同學,交遊訪舊更何人?”盧湘父(1868-1970)是廣東新會人,港澳知名教育家。祁烽的挽聯:“愛國精神終不朽;藏山事業久欽遲。”祁烽(1920-)是廣東東莞人,時任新華社香港分社副社長。陳君葆的挽聯:“究史談文,一代有幾人,尚薄林風稱道藴;居仁遊藝,畢生唯此志,豈隨鄉願許秋胡。”陳君葆(1898-1982)是廣東中山人,香港知名學者、教育活動家。馬武仲的挽聯:“是南服磊砢人,自有功言編列女;覓西風蕭瑟處,獨携書問一招魂。”馬武仲是廣東順德人,擅詩書畫。黄蔭普的挽聯:“平生以曹大家自期,异代紹前徽,史館猶存大手筆;事業在伏曦娥之上,斯文傳後死,書林頓失舊朋儔。”黄蔭普(1900-1986年)是廣東番禺人,著名藏書家,曾任中山大學教授、商務印書館廣州分館經理等職。陳翼平的挽聯:“昔年共事樂培才,今日孤吟動遠哀;莫謂西歸留别恨,文章早已重瓊瑰。”陳翼平曾任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教授。李俠文的挽聯:“學府着賢勞,立己立人,畢世懿修尊教範;鄉邦遺述作,弘文弘史,一堂哀集悼津梁。”李俠文是廣東中山人,曾任香港《大公報》編輯主任、副社長、總編輯等職。陳文統等人的挽聯:“卅年桃李多栽,絳帳春風披海外;一世心期自許,琅環經史守書堂。”陳文統是廣西蒙山人,筆名樑羽生,香港著名作家。汪宗衍的挽聯:“文獻賴君存,多能尚擅丹青筆;清操聞志行,不朽應留女史篇。”汪宗衍(1908-1993)是廣東番禺人,知名學者、文史專家。曾昭森的挽聯:“索樂憶同游,一代詞章推獨步;京華曾作客,卅年交道倀離群。”曾昭森曾任嶺南大學教授。張子宏、黄訪書的挽聯:“清和一生,絳帳空懸遺稿在;凄凉九日,黄花無恙哲人萎。”張子宏曾任香港商務印書館總經理,黄訪書曾任商務印書館廣州分館經理。陳一峰的挽聯:“桃李成蹊,念沾溉者勞,先生長試春風手;雲霞如錦,忽弦歌人杳,康樂空餘碧落聲。”陳一峰是香港商界知名人士,雅好詩詞。

  聞知冼玉清病故的消息,各地故舊紛紛撰寫詩文紀念這位才女的逝世。陳寅恪先生的挽詩:“香江烽火憶猶新,患難朋交廿五春。此後年年思往事,碧琅玕館吊詩人。”香港陳君葆的挽詩:“自甘粗糲一蠶衣,扶病依然語入微。已分等身才女事,尚疑七十古來稀。筆花惆悵雲中鶴,彩羽凋零嶺外翚。憶記慰詩才半載,心期重見願今違。”黄蔭普的挽詩:“凄其風雨感重陽,兇問驚聞意更傷。經卷藥壚方訣别,書林史館永含光。猶能皓首探新學,要使青鬆作柱樑。伏女遺風編簡在,楚庭文獻自堂堂。”吴喜雨的挽詩:“秀眉霜雪挹光風,譚藝論文無异同。顧我山堂重翦燭,栖霞歸日説黄翁。栖心寒玉相推許,還往誦聞名以揚。所幸飭終成大典,及身而潤有文章。”吴喜雨(鳴),澳門醫生,書畫家、收藏家。還有張友仁的挽詩:“鑄史校經富着書,華南幾見女相如。人間編譜昇平樂,還有傷心拜冼姑。高板玉女洗頭盤,兒女英雄一例看。素我平英新史稿,何從下酒共評論?老來未喜作新裝,文燕風流不可忘。一束生刍人似玉,年年風雨吊重陽。”張友仁(1876-1974),廣東惠陽人,曾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還有臘齋的挽詩:“才華早歲已傾城,端和嘉名是玉清。文字隨身閑自理,風雲具眼老逾明。安心是訣靈於藥,問疾同人喜再生。不見琅玕真本色,紛紛猜想亦常情。”臘齋是佟紹弼的筆名,佟紹弼(1911-1969),廣東學者、書法家,曾任勷勤大學、廣東大學教授。此外還有署名黄宇的挽詩:“秋風病室暫盤桓,商略叢編正待刊。不道歸來席未暖,忽傳兇問鼻增酸。楚庭文獻將誰托,韋幔風儀欲狀難。太息斯人似明月,高懸終耐雪霜寒。”署名玉谷的挽詩:“五羊馳雅譽,一代有傳人。野史亭中墨,女兒箱裏珍。玉馨垂論卓,鞶鑒續圖新。叢稿飛瓊管,琅玕老雪筠。”等等。

  著名史學家陳垣先生於10月16日復汪宗衍函雲“知冼姑噩耗,至爲哀悼。”〔20〕

  港澳一些報紙還發表了悼念冼玉清的文章,除上述一些挽詩外,還有《文匯報》的湛爲的文章《冼玉清教授二三事》〔21〕、《大公報》的陳潔的文章《冼玉清瑣事》〔22〕、《澳門日報》署名“半山”的文章《悼冼子》〔23〕、署名“於今”的文章《挽冼玉清教授詩聯話》〔24〕、佟紹弼的文章《最近逝世的冼玉清》〔25〕,等等。這些文章均稱贊冼玉清犧牲個人幸福、以文化事業和培育人才爲終身責任的高尚品格,並總結出冼玉清在廣東教育文化界創下的三個第一:1923年,嶺南大學聘用冼玉清爲嶺大附屬中學專任教員,時廣州中學男女分校,以女子教授中學男生,乃自冼玉清始;1927年,冼玉清昇爲嶺南大學國文係講師,是廣東的大學女子教授古典文學之第一人;1932年廣東修志館聘冼玉清爲《廣東通誌》藝文、前事、列女三門的纂修,她又是廣東女子修志的第一人。

  有關冼玉清的研究與宣傳

  冼玉清去世以後,她的名字在大陸學界和公衆視野裏沉寂了近20年,直到80年代初以後,隨着撥亂反正,社會生活和學術文化研究逐步走入正軌,在廣東地域文化和當代文化名人等研究領域裏,在社會文化事業的重建中,冼玉清重又開始受到人們的關注。

  1. 有關冼玉清生平事迹的介紹和研究

  80年代至90年代初,重新關注冼玉清生平事迹的主要還是研究和關注廣東地方文化的人士及冼玉清的學生。就筆者所知,這方面最早的文章是1983年黄任潮的《冼玉清生平及其著作》〔26〕和遠在美國的冼玉清的學生韋懿寫的《懷念冼玉清師》。黄任潮的文章較詳細地記述了冼玉清的生平記略、文學創作活動和學術著作情况,後來作者對文章加以充實,以《冼玉清教授傳略》爲標題,發表在《廣東文史資料》〔27〕,該文後被《南海文史資料》〔28〕轉載。韋懿的文章則概括介紹了冼玉清的主要事迹,並呼吁廣東學術界應組織人力整理冼玉清的遺稿。1987年謝健朝的《冼玉清在連州》發表〔28〕,主要介紹冼玉清1944年在粤北的活動片段。該文後被《南海文史資料》〔29〕轉載,後來又以《烽火歲月中的冼玉清二三事》爲題,刊在《嶺南文史》1995年第1期。《廣東畫報》1988年第11期刊載冼玉清50年代在中大時的一幅照片,同時發表何國華撰寫的《女學者冼玉清教授》短文,簡略介紹了冼玉清主要生平。1992年,著名作家秦牧撰寫了《關於嶺南女詩人冼玉清》一文,記述了他所認識和瞭解的冼玉清。

  冼玉清進入更大範圍的公衆閲讀視野是在90年代中期以後。

  1995年是冼玉清誕辰100週年,澳門歷史學會編輯出版了《冼玉清誕生百年紀念集》,澳門的《澳門日報》和《文化雜誌》等報刊也先後刊登一些文章紀念冼玉清,廣東省文史研究館主辦的《嶺南文史》當年第4期開設“冼玉清誕生百年紀念”專欄,刊載多篇紀念文章。廣東省文史研究館的紀念文章《嶺表鑄英才,風流碧琅玕──紀念“嶺南才女”冼玉清誕辰100週年》和曾昭璇的《懷念冼玉清教授》評述了冼玉清作爲嶺南一代才女、現代中國著名的教授、詩人、廣東文獻專家其一生的主要經歷、成就和品格氣節。莊福伍的《冼玉清生平年表》較全面地梳理了冼玉清一生主要經歷和活動的綫索。陳樹榮的《冼玉清與澳門關係密切──紀念嶺南一代才女冼玉清教授誕生百年》和《冼玉清與澳門》主要介紹了冼玉清與澳門的深厚關係。李成俊的《冼玉清教授二三事》、馬萬祺的《緬懷冼玉清教授》、鄧禹的《高風亮節——冼子》則各自回憶了與冼玉清見面和交往的情况。冼玉清從前的學生和同事桂治鏞、高齊雲、邱世友、鄭文姬、麥佩芳、鄭孟彤等人分别撰寫了《冼玉清教授光照人間》、《記冼玉清老師的教導》、《憶冼玉清教授》、《憶冼子》、《牢記冼姑的教導》、《冼子音容笑貌深留我心》等文,追憶了冼玉清對他們的教誨和幫助。教育家王越發表了《冼玉清女士誕辰百週年有感》的兩首詩:“幽幽康樂聃吟咏,欲吊遺踪一惘然。毓秀鐘靈到巾幗,雲山珠海自年年。”“石砌芳蘭筆底生,畫魂玉潔亦冰清。百年逝水人何往,留得西樵四季青。”

  也是在1995年,陸鍵東的《陳寅恪的最後20年》由三聯書店出版,該書運用大量史料,再現了陳寅恪先生卓然獨立的人格和史學大師的形象,在學界産生了廣泛的影響,而書中有關冼玉清的資料也給讀者以極其深刻的印象,書中不僅詳細記叙了冼玉清與陳寅恪的交往情况,更以相當多的篇幅勾勒了冼玉清晚年的思想和活動軌迹,尤其書中援引的珍貴的檔案資料,如冼玉清在“思想改造運動”中的自我陳述資料、“肅反運動”中的坦白書、冼玉清遺囑和遺産捐獻信函等,此前大都鮮爲人知,非常生動地展示了冼玉清遺世獨立的高尚情操。許多人正是通過這本風行的暢銷書真切認識和瞭解了冼玉清。

  此後,海内外繼續有一些文章介紹和追憶冼玉清的生平事迹,如陸鍵東的《一個女子(冼玉清)與一個時代》〔30〕,李曉雲的《學界女杰冼玉清》〔31〕,達輝的《獨留摯愛向人間——憶著名史學家和女詩人冼玉清》〔32〕,高炳禮的《嶺南才女——冼玉清教授與中山圖書館》〔33〕,鄧必黎的《碧琅玕館吊詩人——南粤女詩人、學者冼玉清記略》〔34〕等。2002年廣東人民出版社出版黄昏的《嶺南才女》,編撰嶺南古今才女71人的傳記,其中一篇是《仙館琅玕碧换新——异代班馬冼玉清教授》。

  冼玉清在學界的交遊情况也得到關注,如王川的《陳寅恪、冼玉清純陽觀之游》〔35〕和黄健敏的《冼玉清與陳垣》〔36〕,後者主要以冼玉清與陳垣的通信資料爲綫索,側重講述二人在40年後期至60年中期的交流學問、搜羅文獻、人事往還等情况。此外,還有介紹有關新史料的,比如陳子善的《〈流離百咏〉和冼玉清的信》〔37〕、徐雁平的《冼玉清致陳中凡函札箋釋》〔38〕等。

  2. 有關冼玉清著作的集結和研究

  冼玉清的著作除她生前已刊印和發表的外,還有很多未及刊行。冼玉清去世後其著作之受到關注和得到集結,主要也是在80年代以後。

  1980年,海外著名學者、美國聖約翰大學教授李又寧編輯的《近代中華婦女自叙詩文選》由臺灣臺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出版,其中收入了冼玉清的《更生記》。1985年胡文楷《歷代婦女著作考》的增訂本由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收輯從漢魏至近代數千女性作者的著作,其附編是民國時期婦女著作,開列冼玉清著作共28種。黄任潮1983年發表的《冼玉清生平及其著作》也大致梳理了冼玉清的著作情况:冼玉清除詩詞創作外,其學術著作已經印行成册的6種,未及刊行的書稿13種,已在報刊上發表的20多種。

  1992年,廣東省文史研究館與佛山大學佛山文史研究室開始聯合整理編輯《冼玉清文集》,1995年文集編就,由中山大學出版社出版。《冼玉清文集》由著名學者饒宗頤、王起題籤,作家秦牧寫序,共收録冼玉清著作約75萬字,分兩部分,第1部分是冼玉清已公開發表的較重要的論文12篇,内容涉及鑒藏、印譜、人物、戲班和粤謳等方面的研究,約30萬字,第二部分是冼玉清花了半生心血未及發表的力作——“廣東釋道著述考”,約45萬字。賴達觀在《一份珍貴的文化遺産──〈冼玉清文集〉簡介》〔39〕中評論説,文集第1部分收録的論文每篇均旁征博引,縝密考究,細緻分析,結論恰當,選題大都是人們忽略和未及研究的課題,起到填補空白的作用;文集第2部分是海内外迄今爲止第一本全面收集、評述廣東作者關於佛教、道教著述的巨著。

  還有一些文章對冼玉清的著作進行介紹和研究。曾昭璇在其《我國當代女學者——冼玉清教授的貢獻》〔40〕一文中,着重點評冼玉清的《廣東釋道著述考》和冼玉清的詩學成就,認爲《廣東釋道著述考》是具備國際水平的著作,爲研究南禪、研究佛學者之必讀之書、必備之書,國際佛學研究者也不能不重視此書;認爲冼玉清堪稱中國詩壇女杰,指出冼玉清的詩有革命性,詩風以真切熱情爲本,具有嶺南詩派的氣息。莫仲予在其《文史芬芳述館賢──冼玉清教授詩詞淺述》〔41〕中,概括梳理了冼玉清一生的詩詞創作,將其分作3個時期:抗戰前,其間冼玉清的詩詞曾經過4位大詩人——鄭蘇堪、黄節、陳三立、冒鶴亭的評點;抗戰時期和抗戰後,其代表作是《流離百咏》;以及解放後的詩作。陳懷萱的《冼玉清及其〈廣東印譜考〉》〔42〕,評述了冼玉清的《廣東印譜考》的内容和價值。鄭煒明的《讀冼玉清教授著作筆記》〔43〕是有關冼玉清4本著作《廣東印譜考》、《廣東女子藝文考》、《廣東文獻叢談》和《更生記》的讀書心得。除此之外,還有研究冼玉清繪畫作品的,如徐新的《繼承和發展傳統文化——試析冼玉清教授創作的三幀水仙圖特色》〔44〕評析了冼玉清早年的一組水仙畫作的藝術特點,等等。

  冼玉清的許多著作不斷受到人們的關注,她對粤人著述的收集整理成爲廣東地方文獻工作者的重要參考資料。冼玉清的《廣東釋道著述考》已成爲研究嶺南佛教發展的主要參考,她的《天文家李明徹與漱珠崗》一文是當今瞭解和研究廣州純陽觀歷史的重要史料;她對冼夫人姓氏的研究成爲今天研究冼夫人有關問題的重要的一家之言;她在《廣東女子文藝考》中的有關古代女子成才的論述成爲今天人們研究古代女性文學經常參引的資料;冼玉清對廣東書法資料的整理研究已是人們研究嶺南書法文化的重要參考資料,等等。

  3. 有關冼玉清的其它宣傳和紀念活動

  隨着其生平事迹和著作不斷得到關注和研究,冼玉清被稱爲嶺南第一才女、杰出的女詩人、書畫家、國學學者、廣東文獻專家,一個頗具傳奇色彩的人物,她的名字開始經常出現在海内外尤其是粤港澳一帶的媒體文化宣傳和社會教育文化活動中。

  1995年是冼玉清誕辰100週年,澳門歷史學會編輯出版了《冼玉清誕生百年紀念集》。這一年,廣東省文史研究館與澳門歷史學會等單位聯合在港澳等地舉辦冼玉清誕生100週年紀念活動。1995年9月26~30日“冼玉清書畫圖片展”在澳門文化廣場舉行,全國政協副主席、澳門中華商會會長馬萬祺等澳門各界知名人士參加了開幕式,澳門各主要報紙和澳門電視臺等新聞機構均對此作了廣泛報導。10月26日~11月1日,廣東省文史研究館、澳門歷史學會與香港三聯書店有限公司在香港中環三聯書店展覽廳又共同舉辦了“冼玉清書畫圖片展”,香港各界人士和冼玉清生前友好和親屬等紛紛前往參觀。廣東的《南方日報》、《羊城晚報》和《廣州日報》也對此作了及時報導。

  1999年《澳門大辭典》出版〔45〕,冼玉清被收入“澳門歷史名人”中。2003年9月,佛山電臺的“百業人物”欄目中有一期是《嶺南杰出女詩人冼玉清》。在冼玉清生前工作過的中山大學的校史介紹中,冼玉清被列作中大名師之一。2002年中山大學北京校友集會時,有校友提出要注意保護中大的老建築,特别提到要保護冼玉清的故居。2004年是中山大學建校八十週年,香港鳳凰衛視製作了6集專題片《中山大學》,其第3集中專門介紹了冼玉清。

  2004年1月15日“廣東歷代書法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800件展品全面展現秦漢至辛亥革命時期廣東書法的風采,被廣東書法鑒藏名家譽爲“史無前例的文化盛事”,包括冼玉清在内的廣東女書法家的作品受到了特别關注。

   2005年3~4月,廣州市和越秀區舉辦“嶺南歷史文化名人廣州史迹展”,展示了109位文化名人的事迹,近現代有71位,其中就有冼玉清。近年,佛山旅行網推出“佛山文魁榜”,開列10位佛山歷代著名文化人,冼玉清也是其中之一。

  注釋:

  〔1〕見佟紹弼署名“臘齋”發表的《最近逝世的冼玉清》,《澳門日報》l965年11月14日

  〔2〕許崇清,著名教育家,時任中大校長。

  〔3〕張泊泉,時任廣東省委統戰部部長。

  〔4〕侯過,著名林學家,曾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5〕馮燊,曾任廣東省總工會主席、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6〕任泊生,曾任廣東省人民委員會副秘書長。

  〔7〕陳序經,著名學者、教育家,時任暨南大學校長。

  〔8〕陳寅恪,被譽爲“中國史學界泰鬥”,時爲中山大學教授。

  〔9〕陳國楨,原嶺南大學醫學院教授,時爲中山醫學院的内科專家,

  〔10〕羅理實,又名羅雁子,曾任國務院華僑事務委員會委員。

  〔11〕柯麟,曾任中山大學醫學院院長、廣東省科協主席等職。

  〔12〕胡希明,知名報人,曾任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長。

  〔13〕胡根天,著名畫家,美術教育家,曾任廣州市文史研究館副館長、館長。

  〔14〕容庚,古文字學家,收藏家,時爲中山大學中文系教授。

  〔15〕商承祚,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時爲中山大學教授。

  〔16〕譚天度,時任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

  〔17〕蕭隽英,曾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18〕楊奎章,知名詩人、書法家,曾任廣東省政協副主席。

  〔19〕饒彰風,曾任中廣東省委統戰部部長、省政協副主席等職。

  〔20〕《陳垣年譜配圖長編》第837頁,遼海出版社2000年10月版。

  〔21〕《文匯報》1965年10月11日。

  〔22〕《大公報》1965年10月19日。

  〔23〕《澳門日報》1965年10月12日。

  〔24〕《澳門日報》1965年10月21日,作者“於今”即汪宗衍。

  〔25〕《澳門日報》1965年11月14日,作者“臘齋”即佟紹弼。

  〔26〕《嶺南文史》1983第1期。

  〔27〕《廣東文史資料》第64輯(《廣東文化名人録之二·成才之路》專輯),1990年。

  〔28〕《南海文史資料》18輯,1991年。

  〔28〕《連縣文史資料》第6輯,1987年。

  〔29〕《南海文史資料》l8輯,1991年。

  〔30〕香港《純文學》雜誌1998年。

  〔31〕《羊城今古》1998年6期。

  〔32〕《海外校園》37期,l999年。

  〔33〕《圖書館論壇》2004年第6期。

  〔34〕2005年8月2日《惠陽教師繼續教育網—教育科研—教師文集》

  〔35〕《嶺南丈史》2003年第1期,

  〔36〕《嶺南文史》2003第3期。

  〔37〕《開卷》2000年第1期。

  〔38〕《博覽群書》2003年3月。

  〔39〕《嶺南文史》1995年第4期。

  〔40〕《嶺南文史》2002年第2期。

  〔41〕《嶺南文史》1995年第4期。

  〔42〕《冼玉清誕生百年紀念集》,1995年。

  〔43〕同上。

  〔44〕同上。

  〔45〕1999年9月廣州出版社

  (作者:蔣志華 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