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目分類 出版社分類



更詳細的組合查詢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 文章内容

緬懷冼玉清教授



  冰清玉潔澄如雪,品德文章日月長。

  巾幗丹心酬教育,中華模範史留芳。

  上面這首七絶猶未表達對冼玉清教授畢生對教育事業的崇高貢獻和熱愛祖國的堅貞品德,冼教授是出生於澳門,曾受教於澳門教育前輩陳子褒老師,畢業於嶺南大學。冼教授出生書香門第,又得名師熏陶,不止學識淵博,更爲人敬重的是熱愛祖國的一片丹心,以及畢生爲教育事業貢獻青春,其難能可貴之處是舍棄在海外高薪禮聘而留在國内甘受清貧培育祖國青年後代,這些寶貴品德足爲教育界作好榜樣。我與冼教授相識於50年代,當時因同是廣東省政協委員,冼教授在教育領域的聲望和品德學問、詩詞著作等,皆有很高水平,她出生於澳門,曾就學於澳門。經當時饒彰風同志的介紹認識,和她接觸幾次之後,感到冼教授之爲人和藹可親,與人相處,如入芝蘭之室。她對中國史學與詩詞極有心得,且胸懷坦盪,誠懇待人。本人自幼也頗愛好歷史與詩詞,每向之請教,皆得其專心指導,獲益良多。五十年代初,本人也常到北京,得向陳叔通主席、葉恭綽先生請教詩詞和中國文學,陳葉二老對中國文學亦見聞廣闊,而冼教授聲譽雖有不如,但其學識淵深不亞於陳、葉,其待人真誠可追叔老並略逾於恭綽先生矣。

  回憶當年與冼教授賞論中國文學、古今詩詞,她的見解認爲,詩以言志,主要能真純坦率,不事做作,則不拘清高抑通俗,只要出於自然,便是好詩。至於聲韵與平仄,她主張較趨嚴謹,當然對一三五不論,但二四六要分明,她認爲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古代先民經幾千年曆史創造出我國一種特有文化自應珍惜,而填詞更需按每個詞譜規格填寫,因此也易於板滯。她認爲真粹仍應以立意爲主,而聲韵格律則應盡量配合。對於陳叔老則較爲開放一些,主張以意爲重格律次之,並指出崔顥所寫的《黄鶴樓七律》爲例,其上段“昔人已乘黄鶴去,此地空餘黄鶴樓,黄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其中黄鶴一去不復返,只頭一個黄字爲平聲,此外其餘六個都是仄聲可謂破格律之至,但當時李白和嚴滄浪等詩人皆欣賞該七律無與倫比。

  冼教授亦認爲如確有寓意奥妙之句與平仄扺觸,亦不妨破格。但平常慣例則仍應以固定格律爲宜。至於論現代之新詩,她認爲前途有其廣闊天地,不過她覺得從五四至今不過數十年,而這幾十年間我們國家戰亂頻繁,帝國主義入侵,我國經濟受到很大損失和破壞,教育事業尤爲嚴重,故新詩之完善與發揚還需一段時間,經過大多人的不斷努力才能比較得到進一步的境界。而我國留下來的固有文化是經過前人幾千年的心血結晶諸子百家,多方面的努力才有今天的成果。就以詩詞而論,《詩經》已有三千年曆史經漢魏唐代等更至臻完善,只要古爲今用,自有其一定價值。冼教授所談皆出於真誠,令人欽佩。

  六十年代初,中國北京圖書館獲知廣東(十萬卷藏書)莫天一先生在日寇侵入廣東時,曾將一部分最珍貴之書籍帶走,輾轉流到澳門,乃托柯平、我和何賢瞭解此事,莫天一之子莫培樾醫生與我和柯麟、吴鳴醫生等友善,戰時我們每天中午或晚上都和幾個醫生一齊在亦緣俱樂部用膳,經過瞭解確有三千多本留與澳門,其兄弟有美國人擬出高價向之收買,莫培樾不大願意。乃托吴鳴醫生向之曉以國家民族大義,勸他不要將祖國這樣重要文化遺産流出外國,以免對不起列祖列宗。

  時莫老先生已不在,該等書籍存於其長子莫培樾醫生處收藏,經過耐心説服,後來卒之以30萬元港幣代價將之購買,此事進行非常秘密,當時只有柯平、何賢、吴鳴幾位知悉,北京派來三人,一位是北京圖書館長,一位是歷史教授,另一位就是冼玉清教授,他們住在竹室南光招待所,莫醫生脾氣古怪,只允拿幾十本一看,然後進行也很順利。書籍送到竹室後,三位專家看到非常高興,三千本中其中有些已是孤本,據説幾本書已超過三十萬價值。宋本有幾百,大部分是明本,少數是清本,認爲此三千精品的確珍貴,如落入外國人手中,則非常可惜了。要買回恐幾十倍價值也辦不到,這件事很少人知。冼教授受國家之委托,亦足見她對中國文學有一定地位。六十年代,她也曾因病到過澳門,可惜天不假年,謹及古稀即辭人世。她雖已盡了畢生精力爲教育事業,爲愛國行爲作出高貴榜樣,並遺留不少珍貴著作遺産教育後代。像冼玉清教授這樣學識淵博,品德高超,堅貞愛國,把畢生精神力量獻給教育事業的女中巾幗,我們應該爲之大書特書,把她的一生貢獻和崇高榜樣傳給後世,令人景仰、學習以彰來者,我對冼教授雖然認識時間不短,但接觸不長,而知之則頗深,敬佩尤甚,願與冼教授有深厚交情者,多發表冼教授之生平事迹,集成專輯以彰後世,幸甚幸甚。

  (作者:馬萬祺 係澳門知名人士,全國政協副主席)
最佳瀏覽模式:1024x768或800x600分辨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