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2 3 4 5 】 
蕭萬長:兩岸應尋找一種雙方都接受的政治語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8-25 15:08:22  



  對於兩岸經貿往來,大陸比較開放,因為大陸需要台灣的資金、技術和人才,所以大陸是盡量開放。台灣這邊為甚麼有很多限制呢?一方面台灣比較不需要,另一方面台灣太小,怕,因為一開放,台灣就沒有退路了。因此,如果兩岸能夠坐下來談,都按WTO的規範來做,台灣就沒有甚麼好怕了。

    在這樣的認識之下,兩岸才能夠談經貿正常化。我覺得,兩岸經貿關係要正常化,先要把三通做起來。在談三通的時候,不要枝枝節節地談,要把相關的問題,如貨運便捷化、客運包機,以及其他相關的問題,大家擺出來好好地談。在這個過程中,大陸如果要期待台灣更加開放,大陸需要給台灣一點時間,讓台灣更加有信心;同時,大陸要多讓一些,因為大陸現在有實力了,已經變成老大哥了,應該開始給台灣多一點鼓勵、多一點誘因,不要跟台灣計較太多。

  兩岸的經貿交流,雙方坐下來談是很重要的。比如說,台灣搞企業或者研究經濟的人,大部分都知道,三通直航對台灣經濟是好的;但是台灣一般人民的看法未必完全如此。原因很簡單,我們研究經濟或搞企業的人,看的是自己經濟層面的利益和企業個別的利益。這樣,經貿關係越開放,往來越方便,自己的發展空間就越大,前景也就越好,這是很自然的事。但一般人民可能會覺得說,那是你們做生意的人的好處,對你們的好處如果對我無益也無所謂,但如果給我帶來的是壞處,那我就要反對。

  那麼兩岸經貿關係的開放是不是會給一些人帶來壞處呢?這是有可能的。為甚麼呢?因為兩岸加速整合,就會有更多的台灣企業到大陸發展,到大陸的台灣人就會越來越多,結果台灣可能越來越空洞,失業的問題也更嚴重;社會問題突出之後,政府所面臨的政治壓力就會更大。

  比如說,三通以後,台北到上海乘飛機祇要一個半小時;到廈門,祇需四十五分鐘。這樣,禮拜五下班後,可以坐飛機到上海、廈門,打兩場球,玩一下,禮拜天晚上回來,禮拜一照常上班,不會影響台灣的工作。但是,這樣一來,所有的花錢都花到大陸去了,很多做小生意的人可能就會說:這怎麼得了呀,本來在兩岸往來不方便的時候,台灣人總是在真正有事的時候才會去大陸,但兩岸往來方便之後,很多台灣人可能祇是為了去打兩場球,或其他無關緊要的事,都可能到大陸去消費,而不在台灣消費,這對台灣旅館業、酒店業、飲食業、運輸業等,都會造成影響。這樣一來,台灣的社會面會怎麼樣呢?經常有台灣的朋友問我,我真的答不出來,因為這些都是有可能出現的問題。

  那麼台灣要怎麼辦呢?我的想法就是說,要避免上述疑慮,第一是要漸進式地開放,不能一下子全面開放,要一步一步來,像蓋房子切磚一樣,要一磚一磚切起來,最後再蓋瓦,然後再把外表裝飾起來,這個房子才會好看;一下子想把這個房子蓋起來,外表可能好看,但如果基礎很脆弱,總是不好。所以要一步一步很務實、實地來做。
    
  第二,一定要先化解上述可能的疑慮。包括像我剛才講的,許多做小生意的人,許多中小企業,可能有很多疑慮,這些疑慮都要努力化解。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先讓大陸的觀光客來台灣旅遊、消費,讓台灣的中小企業、擺小攤的、做禮品生意的,從事出租汽車生意的,都受惠了,再開放台灣人去大陸。這樣對台灣的衝擊會比較小。

  記者:您最近率領台灣工商企業家一行訪問大陸,考察了西安、重慶、武漢、上海等城市,您有甚麼收獲或體會?考察團成員最為關心的問題是甚麼?最深刻的印象又是甚麼?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