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地方經濟數據"兌水"不普遍 原因多方面
http://www.CRNTT.com   2018-01-24 15:41:11


  中評社北京1月24日電/最近一段時間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部分統計數據不真實、天津濱海新區因“更改統計口徑和擠水分”導致地區生產總值縮水等情況,引發各方關注。

  有觀點認為,除內蒙古和天津濱海新區外,其他地區經濟數據的真實性也值得懷疑;也有觀點認為,地方統計數據“摻水”,導致全國統計數據也失真了。

 一些地方承認並主動對統計數據擠“水分”,是邁向高質量發展必須邁出的第一步。提高數據質量事關國家長遠發展,統計部門也應盡快構建保障數據質量的體制機制,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統計體系。

  堅定不移擠“水分”

  不久前,內蒙古自治區黨委“自揭家醜”,表示自治區存在財政收入虛增空轉、部分旗區縣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一些地方盲目過度舉債搞建設等問題。經財政審計部門反覆核算,內蒙古調減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530億元,占總量的26.3%,同時調整了2017年收支預算預期目標。調減後,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比2016年原本公布的數據下降了14.4%。內蒙古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數據也存在“水分”,經過初步認定,應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占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

  內蒙古“擠水分”後不久,天津濱海新區兩會上也傳出消息,經更改統計口徑後,濱海新區2016年生產總值調整為6654億元,比此前公布的數值減少3300多億元;2017年預計為7000億元,同比增長6%。

  對此,國家統計局中國經濟景氣監測中心副主任潘建成表示,數據失真給經濟社會帶來的負面影響是方方面面的,不僅會誤導決策,造成財政風險、金融風險的積聚,更會影響科學決策的各個層面,影響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進程。
<nextpage>
  中國人民大學統計學院院長趙彥雲認為,經濟數據造假會嚴重影響國家對經濟形勢的判斷和決策。以注水的數據為依據,政策的精准度就難以保證。數據擠“水分”後,地方經濟成績單不如過去好看,但剔除“虛胖”後,決策部署的依據更真實可靠,政策舉措也會更科學有效。

  數據“兌水”並非普遍現象

  兩個地區密集擠統計數據的“水分”,引發不少人質疑數據有“水分”是普遍現象,並認為全國的統計數據失真。

  1月18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回應稱,一些地方、一些企業、一些單位的數據真實性,不會影響全國統計數據的真實可靠性。

  “從上個世紀90年代起,中國核算體制由物質產品平衡表體系轉為國民經濟核算體系,實行的是分級核算。國家統計局在核算全國數據時,工業調查採用聯網直報系統,農業調查採用抽樣調查,服務業調查近年來更多運用電子政務、電子商務數據。

  同時,地方也在按照國家統計制度方法進行核算。”寧吉喆介紹,中國的統計數據、統計核算制度並不因為有少數地方或者一些地方、一些企業、一些單位的數據真實性存在一定問題而受影響。

  記者了解到,國家統計局在核算全國GDP時,所利用的基礎數據包括通過聯網直報方式直接獲得的規模以上企業數據,通過抽樣調查方式取得的小微企業統計數據和價格調查數據,國務院有關部門利用行政記錄加工整理的統計數據和有關統計調查數據。GDP核算的全過程經過了一系列審核評估過程,可以確保全國GDP核算結果的客觀準確性。
<nextpage>
  寧吉喆表示,當前,地方數據加總超過全國總量,這是分級核算的結果。經過近幾年努力,這個差距在縮小。黨中央、國務院明確,核算體制改革的重要方向就是要實行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時間表、任務書都已經確定了。要加倍努力,確保統計核算改革任務如期完成。

  改進統計防止數據失真

  近年來,個別地方統計數據不夠真實、未能全面反映經濟社會發展全貌,原因是多方面的。

  有些地方受“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畸形幹部考核機制影響,個別官員急功近利,在數據統計中注水造假;也有一些地方是因為爭取相關政策支持或為個人政績需要,故意少報、漏報,造成數據失真。

  此外,也有一些數據失真是技術原因造成的。例如,在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統計內容範圍可能還不夠全面,與客觀真實反映新經濟、揭示新變化的要求還不相適應;一些統計方法與真實反映日益龐大複雜多變的經濟社會現象要求不相適應,與日新月異的現代信息技術、與“井噴”式增長的大數據資源還不相適應。

  因此,在制度設計方面,必須全力推動依法治統從嚴治統,維護數據質量和統計公信力。要通過全面執行統計執法檢查辦法、統計違法舉報工作制度、統計執法檢查“雙隨機”抽查辦法等,建立健全各專業、各部門數據質量核查制度,搭建起及時發現統計違法行為的完整體系。進一步加大對重大統計違法案件直接查處力度,不斷加大統計造假成本,抓緊建立防範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督查機制,提高統計人員的執法素質和專業化水平。

  在統計手段方面,專家建議,要運用新技術嫁接、改造、提升傳統統計手段,努力形成基於電子政務、電子商務記錄和大數據廣泛應用的“互聯網+”統計生產方式。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