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台灣走親:王功福海宮有座神秘龍泉井
http://www.CRNTT.com   2012-12-14 00:45:17


福海宮前的“龍泉之水”,百年未涸,廟方以龍雕造型提供民眾取水飲用。(中評社 趙家麟攝)
  中評社彰化12月14電(記者 黃筱筠、趙家麟)中評社高層訪問團彰化走親參訪位於彰化縣芳苑鄉王功村的“福海宮”。“福海宮”是官方下令所蓋的媽祖廟,鹿港旅遊解說員粘清課說,“福海宮”興建於清朝嘉慶17年、西元1812年,當時彰化縣令楊桂森出巡時,看出“福海宮”乃為龍蝦活穴,有鑑於當時的福海宮廟宇窄小,實不相配,遂倡議改建。

  中評社高層訪問團“台灣走親”型採訪計劃自2010年7月啟動,已走訪台南、高雄、宜蘭、桃園、屏東,3日展開的“彰化走親”採訪活動是第六個縣市。訪問團成員包括中評社社長兼總編輯郭偉峰、新聞總監俞雨霖、執行新聞總監林淑玲、副總編輯羅祥喜,台南特派員趙家麟、桃園特派員黃文杰、主任記者黃筱筠與高雄分社記者劉宥廷。

  “福海宮”坐東朝西,是依據原址退後三步興建,廟埕豎立旗杆兩座,昭顯福海宮屬“宮廟”的意義。右後方有一座“福海公園”,右前方則有一口“龍泉井”,與廟埕的旗杆有取其陰陽均衡之意。

  “福海宮”廟埕有一座“龍泉井”,是清嘉慶時代彰化縣令楊桂森出巡當地時,認為該處是吉地,指示鑿井,供地方使用,水質甘美,相傳可以保平安,百年未涸,被賦以神秘色彩。
 
  粘清課解說,當時楊桂森離台返鄉時,“福海宮”只完成正殿,而楊桂森曾留言說:“嗣後福海宮如逢重建,必須座進丁字尺,宜有官銜之人,方可負重建之責等指示”。因此,福海宮在日後的百年左右,一直未予整建重修,竟至杉木腐朽,廟頂坍塌,風雨來時,還得在神像上戴斗笠遮雨,王功人都無奈的稱為“媽祖拿雨傘”。

  粘清課說,因楊桂森縣丞所言,後人不敢妄動修造,為顧及安全經王功村民決議重建,敦請首屆彰化縣民選縣長陳錫卿擔任名譽主任委員及主持破土典禮,擇吉日於1958年6月動工,同年12月就完工。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第8頁 第9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