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國雜交小麥研發領跑國際 增產20%以上
http://www.CRNTT.com   2018-06-27 08:54:59


圖為中國工程院院士和專家實地觀摩雜交小麥長勢。
  中評社北京6月27日電/中國的雜交水稻享譽世界。那麼,中國的雜交小麥進展如何?夏收季節,記者在天津市武清區採訪北京市農林科學院主辦的雜交小麥示範觀摩與產業化研討會,看到大片的雜交小麥長勢喜人,豐收在望。

  中國工程院院士尹偉倫、美國科學院院士鄧興旺、中國科學院院士曹曉風、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春江以及農業農村部、科技部、北京市等有關部門領導和來自京津冀區域的小麥種植大戶等150餘人參加觀摩活動。

  北京雜交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首席專家趙昌平介紹說,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雜交小麥就備受世界各國政府高度重視和關注,跨國公司及國外研究機構紛紛投入巨資開展雜交小麥研發。長期以來,由於不育系難以繁殖和恢復困難、雜交種生產不穩定和化學藥劑污染等問題難以解決,小麥至今尚未實現雜交種大面積應用,已成為世界性科學難題。

  從1992年起,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等科研團隊在國際上率先發現了小麥光溫敏雄性不育現象和材料,歷時20餘年堅持自主創新,創制出了一批增產20%以上的強優勢雜交小麥新組合,在國際上率先創立了“中國二系雜交小麥技術體系”,很好解決了困擾國際小麥界長達60多年的科學難題和技術瓶頸。

  趙昌平說,中國二系雜交小麥技術體系具有完全獨立自主知識產權,其整體研發水平和應用速度領跑國際雜交小麥領域。近年來,陸續審定了京麥6號、京麥7號、京麥8號、京麥9號、京麥11、京麥179、京麥21等一批豐產穩產性好、抗旱節水能力突出的節水高效雜交小麥品種。例如,第二代超高產型新品種京麥9號,在河北唐山最高畝產達到739公斤,創造了高產紀錄,抗鹽碱雜交小麥品種京麥6號,在京津冀環渤海鹽碱地多點實收平均畝產達500公斤以上。北京市農林科學院雜交小麥研發團隊還積極探索全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在國際上率先研發了雜交小麥全程機械化制種技術,真正實現了雜交小麥的大面積應用。

  與會代表對京麥9號和京麥179大面積示範田進行了實地觀摩。現場技術負責人介紹說,在經受了2017年冬季嚴寒低溫至零下20℃、春季氣溫劇烈波動、全生育期幾乎無有效降雨等各種不利條件的考驗後,京麥9號表現出耐晚播、抗旱、抗寒、抗倒等綜合優勢,種植戶交口稱讚。

  農業農村部種子局局長張延秋表示,北京農科院應用二系法技術途徑率先實現了雜交小麥的突破,並率先應用於生產,為中國民族種業樹立了自主創新、引領現代高端種業發展的榜樣。農業農村部將加大支持雜交小麥走向生產,大力發展雜交小麥種業。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