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山東驚現11萬元天價蛐蛐
http://www.CRNTT.com   2017-09-27 09:49:48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蛐蛐學名叫蟋蟀,又叫夜鳴蟲、將軍蟲、促織等等。兩只放在罐裡,用草一引就會互相鬥咬起來。據說鬥蛐蛐起源於唐朝,已經有一千多年歷史了。

  蟋蟀的分布地域極廣,幾乎全國各地都有,所以很多地方也都有鬥蛐蛐的習俗。那我們為什麼要關注這個選題呢?因為我們山東台的同行最近發現了一件讓人震驚的事,一位來自天津的商戶在山東寧陽買下了一只蛐蛐,確實不能說品相不好吧,但是花了不少錢?

  如果是喂雞喂鳥用的沒什麼品種可言的蛐蛐,幾十塊錢就能買三五百只。稍微帶點品種品相的可就說不好了。但即使是在乾旱的、蛐蛐產量低的年份,正常情況下,少則數百元,多則幾千元也就到頭了,個別品相極佳的也就是萬元左右。

  但是山東寧陽剛剛賣出去的這只蛐蛐,成交價居然高達11萬。雖說山東是傳統的蛐蛐產地,但是這種價格也明顯不符合市場規律。那我們能不能這麼猜測,一只原本沒有什麼成本、也不存在什麼收藏價值的蛐蛐,俗稱“百日蟲”嘛,能活到冬天就算賺了,突然被炒到這種程度,背後會不會藏著什麼圈外人不知道的故事?

  每年中秋節前後,山東的幾個蟋蟀主產地都匯集了來自上海、杭州和香港等地的客戶。在寧津縣收購蛐蛐的香港客商方先生:今天來了第六天(您買了多少只了)四十多只了,在這裡買了六天了,在上海還會買其他的,我一年要買100多只。

  每年一到“蟲季”,蟋蟀主產地的男女老少都會紛紛放下手頭的工作,奔赴田間地頭抓起蟋蟀來。對他們來說,把握好這兩個月的時間就能賺個四五萬塊錢,這可能比辛苦一年換來的報酬還要可觀。寧津縣柴胡店鎮的尤清林抓了30多年的蛐蛐,他說捉蟋蟀靠的是運氣,有的時候百八十畝地裡沒有什麼好蟋蟀,有時候莊稼地裡這一趟就好多條,不到一個小時就能賺好幾千塊。

  尤清林:這個趕上時機好就多逮幾個,你得轉到那個地方,蛐蛐它也不一定在哪裡。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