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智庫觀察: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5-09 00:34:00


  中評社北京5月9日電/歷史和邏輯的統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分析人類歷史發展規律的基本方法論原則。歷史的角度,反映的是一個特定歷史階段的實踐發展印跡及主體性訴求;邏輯的角度,體現的是該歷史階段的必然性及客觀要求。印跡與必然性相統一,主體訴求與客觀要求相結合,是科學判斷和准確把握特定歷史階段本質特征的基本方法論要求。基於這一要求,我們分別從歷史、邏輯及其統一角度,去分析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征。

  從歷史角度看,當前中國社會發展呈現出“456”大格局,這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首要特征

  判斷當代中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新特征,首先要把握大格局。黨的十八大向世界宣告,中國社會開始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階段。在該階段,現代化布局呈現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文明“五位一體”的新趨勢,加之,中國道路的黨的領導之本質特征,這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就在總體上呈現出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加黨的建設之六大建設路徑。十八大以後,依據變化了的中國實際,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之“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五大新發展理念。至此,“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五大新發展理念、六大建設路徑,即“456”之大格局,成為觀察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總體框架。

  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456”大格局,已經構成判斷當前中國社會發展階段性特征的基本點。其中,“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頂層設計,是發展之靈魂,處於核心地位,統率總格局;五大發展理念是價值遵循,處於關鍵地位,規範總格局;六大建設路徑是實踐之結晶,處於基礎地位,支撑總格局。這些基本點既內含了當前人民群衆對該歷史階段的共識,同時也包含了我們黨對新時期新形勢的基本判斷,是今天中國社會發展階段的首要特征。

  從邏輯角度看,當前中國社會已經進入“從傳統向現代轉型”的歷史階段,現代化轉型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本質特征

  人類社會發展具有內在的規律,體現為,“生產力-生產關系”和“經濟基礎-上層建築”這一基本矛盾的運動。基於這一原理,我們可以從深層次來研究當前中國發展階段的本質特征。

   1980年代,中國打開國門,開始接受世界市場化進程;1990年代,中國引進市場元素,通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參與世界市場;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開始系統化地融入經濟全球化進程。中國與世界的互動,形成了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背景。正是多年的市場化改革,促進了中國社會結構的深刻轉型,實現并進一步推動著中國從“傳統社會”向“現代社會”邁進。

  數據展示現實。從人口看,2013年,清華大學中國經濟數據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非農戶籍人口占全國總人口的比例為27.6%;在國家統計局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中(2010年),戶籍城鎮化率是27.7%,與清華調查數據基本吻合。從空間看,至2013年,中國有2.5億畝村宅基地,與城市社區比為4.8:1。這表明,宏觀上,中國人口中的近30%人群已經成為現代市民,近1/6的生活空間是現代社會。這構成當前中國社會轉型的基本圖景。這一圖景意味著,當前中國正在進行著深刻的社會變革,“農民身份→市民身份”、“村落生活→社區生活”、“農業主導→工商業主導”、“傳統觀念→現代意識”,上述核心性變化脈絡正逐漸遍布當前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今天的中國,已經并且也將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進行社會轉型。一個現代化的中國正在冉冉升起。

  中國的現代化轉型,是當前中國社會的整體性轉型升級

  “近30%的人群+近1/6的生活空間”,這是從當下現實的角度,對中國社會轉型狀態的宏觀描述,本質上是一種實然判斷,反映出來的是中國社會發展的“存量狀態”。社會總體的發展除了看“存量狀態”,還更主要看“增量狀態”。嚴謹地說,科學判斷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本質性特征,需要從實然、應然、必然三個維度去評估。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