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譚中:中印文明是天造地設
http://www.CRNTT.com   2019-05-08 00:18:22


譚中先生(中)主題發言(中評社 劉柯岑攝)
  中評社北京5月8日電(實習記者 劉柯岑)5月7日上午10點,由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亞非系主辦的“從泰戈爾到譚雲山家族精神暨譚中先生90華誕”學術研討會在中關新園1898咖啡屋舉行。

  在優美的小提琴演奏之後,著名泰戈爾翻譯家石景武先生帶領北京大學孟加拉語班同學朗誦了泰戈爾的詩歌,印度國際大學中國學院的學生用他們的語言獻上了生日頌歌,其後北大中文系顧歆藝教授向譚中先生獻字“大道之行,天下為公,中印一家,世界大同”。在北京大學外國語學院魏麗明教授的主持下,譚中先生和與會嘉賓共同分享了生日蛋糕,來自譚先生家鄉的長沙茶陵縣委相關領導向其贈送了當地文化書籍。

  溫馨的慶祝活動之後,譚中先生作了主題發言。他從1924年泰戈爾訪華時所作的“文明的危機”演講談起,指出“人類的希望在東方”,深刻闡述了中印交流的意義,“中印文明是天造地設”。然而長期以來中印學者並未意識到其重要性,印度將中國視為對手國家,對中國的“一帶一路”構想缺乏積極的響應。但譚中先生對未來的中印關係仍抱有樂觀的態度,他以1960年代以來中國與哈薩克斯坦關係的變化為例,指出當前中印關係遇到的困難是暫時的,未來是充滿希望的,前提是我們應當重視印度文明對於我們的貢獻,以德報德。譚先生指出,文化交流與領土爭端不同,戰爭並不能消弭中印之間天然的情誼,即使是在1962年中印戰爭後,印度的尼赫魯總理仍然對中印文化交流十分重視。因此我們應當將印度視為中國人民的偉大朋友,像對待巴基斯坦和哈薩克斯坦一樣與印度真誠相待。在發言的最後,譚中先生笑言,“人生九十古來稀”,自己為中印交流繼續奮鬥的時間所剩不多,從梁啟超開始,到泰戈爾和譚雲山,中印友好的事業已經走過了近百年的歷程,老一輩的人正在陸續離開,這一偉大事業的傳承仍需年輕一代學者的共同努力,建立“中印文明共同體”和“中印命運共同體”,就是建立世界上三分之一人類的“命運共同體”。

  來自中央黨校、中國社科院、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北京語言大學、蘭州大學、天津師範大學等知名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學者以及來自教育部、印度駐華使館、茶陵縣委的代表和譚中先生的家人參加了相關活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