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台逾矩互動將兩岸關係推向“臨界點”
http://www.CRNTT.com   2018-06-05 00:21:59


中國的每一寸領土都絕對不能也絕對不可能分割出去!
  中評社╱題:美台逾矩互動將兩岸關係推向“臨界點” 作者:肖楊(上海),上海市台灣研究所兩岸關係研究室主任

  從特朗普簽署《國防授權法案》,再到美國參眾兩院全體通過、並經特朗普簽署的《與台灣交往法》,種種舉動都顯示美國有意提升與台灣地區的關係。美國因素一直是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最重要外因,如今特朗普政府欲藉“台灣牌”不斷試探大陸底線,甚至涉及核心的“一個中國政策”問題,給兩岸關係乃至台海穩定帶來陰霾。而台灣當局的誤判與加緊台獨的舉動,更使兩岸關係步入危機的邊緣,兩岸關係正邁向“臨界點”。

  一、利益驅動讓台美在提升雙方關係上一拍即合

  原先提升美台關係只是民進黨當局“剃頭挑子一頭熱”,但是大陸的崛起讓美國和台灣地區的領導階層都陷入深深的危機感。特別是伴隨美國國內掀起對華政策的大討論,台美關係在美國的刻意操作下似乎進入了蜜月期。

  (一)民進黨當局力推“聯美抗陸”政策

  民進黨在野時曾把台灣地區的所有問題都歸咎於馬英九當局所謂的“親中賣台”。執政以後,兩岸政策上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處處為兩岸交流交往設置障礙,導致兩岸官方往來全面中斷,陸客、陸資、陸生赴台持續下降,赴台交流越來越冷。為了彌補兩岸政策短板,民進黨當局不斷地畫餅充饑卻使得島內政策亂流不斷,低薪成為普遍化現象,蔡英文的執政滿意度更屢創新低。另一方面,大陸繞開民進黨當局,不斷出台惠及台灣普通民眾的相關舉措,吸引台灣民眾赴大陸發展,使得赴大陸求學、工作的意願在台灣民眾特別是年輕世代中持續升溫。台灣《遠見》雜誌民調顯示“贊成台灣獨立”的比例創調查以來10年新低,而“贊成與大陸統一”的比例則攀上10年新高。(1)

  面對“被統一”的可能性,蔡英文不得不將政策主軸瞄準美國,加大了對美遊說和金錢攻勢,力推“聯美抗陸”政策。民進黨不僅長期與美國相關遊說公司保持合作關係,更推動成立“全球台灣研究所”(Golbal Taiwan Institute),針對華府展開公開遊說活動。另一方面民進黨當局還利用傳統的“親台派”議員如“台灣連線”等做美國參眾兩院的工作,宣揚所謂的“美國虧欠台灣論”——美國在奧巴馬執政的8年中對大陸“太好”,對台灣有所“虧欠”,此時應該同情蔡英文、支持民進黨。

  同時,為了尋求美國的庇護,蔡英文還試圖以強化對美武器採購為“敲門磚”謀求加入美國的區域聯盟。2016年10月蔡英文在“過境”夏威夷時表示:“多年來我們刪減多項的預算,但今年第一步就是宣佈大幅增加國防支出,未來每年也會再依必要採購品項的需求,持續增加國防支出”,(2)“台美關係顯然處於前所未有的友好狀態,也歡迎美國對亞太地區和平與穩定的承諾”。(3)12月11日蔡英文在會見美國在台協會主席莫健時再度表示:“台灣是印度-太平洋區域的自由民主國家,自然是‘自由開放的印度-太平洋’戰略中的相關者。”她相信,“台灣可以對這個區域做出貢獻,‘我們不只願意保衛自由、開放的共同成果、更願意守護以法規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即使“印太戰略”尚未成形,蔡英文就已迫不及待地想加入。

  (二)美國政府擔心“被挑戰” 

  美國政府的危機感來自於把中國大陸想像成敵人。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大陸已經申明對外政策是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期待的是和平相處、平等互利和合作共贏。但在美國看來,伴隨中國大陸自身的迅猛發展,其已經具備了挑戰美國的能力。即使中國大陸沒有稱霸的野心,但這對已經“獨佔鰲頭”多年的美國而言依然是一個巨大的心理衝擊。特別是大多數美國精英認為,這麼多年來中美關係的發展並沒有帶來預期的利益,兩國GDP的接近並沒有換來雙方價值觀的接近。所謂“懷璧其罪”,美國幾乎已經將中國大陸視為未來唯一的挑戰者,然而中美現實利益的糾葛又讓美國政府陷入既想對中國大陸採取強硬措施又擔心“自損八百”的焦慮中。此時民進黨拒不承認“九二共識”的表現以及積極希望加入“印太戰略”的表態就仿佛遞給美國的“投名狀”。美國參眾兩院“親台派”議員加上國務院、國防部“鷹派”的能量,再配合特朗普本人的“商人屬性”,促使打“台灣牌”成為美國上下的共識。

  二、美國的“台灣牌”嚴重傷害兩岸人民利益

  特朗普在訪華後成功帶走2535億美元的貿易合同,卻在剛剛回到華盛頓便敲響了針對中國大陸進行貿易戰的戰鼓,之後又刻意簽署了挑戰“一個中國政策”的《與台灣交往法》。特朗普政府一手貿易一手台灣,表面上是要以台灣問題施壓中國大陸上談判桌,在全球打貿易戰,實質上卻是以此為政治與經濟籌碼,謀取繼續獨佔主導全球的話語權。而美國之所以可以在兩岸之間遊走,根源就在於兩岸關係目前陷入僵局。這給了特朗普政府操作“以台制陸”的空間,當然台灣地區付出的代價也是巨大的。

  (一)美國用打“擦邊球”的方式滿足了民進黨的虛榮,傷害的卻是台灣人民的利益

  《與台灣交往法》以簡單條文的形式表達“國會意見”,“鼓勵”行政部門“可以”(should)採取行動,允許包括主管外交及國防事務的美台所有層級的官員互訪,並參加台灣地區在美各“經濟文化代表處”主辦的活動。這等於是給台美之間所有層級的官員“互訪”解禁,甚至不能排除邀請蔡英文訪美的可能。《與台灣交往法》與早前的《國防授權法》嚴重違反了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對此大陸外交部發言人多次表示如果上述法律獲得實施,將對中美關係及台海局勢造成嚴重干擾。

  相較之下,民進黨當局卻對《與台灣交往法》大肆吹捧。特朗普簽署《與台灣交往法》後,蔡英文第一時間即在社交媒體上向特朗普表示感謝,稱“期待與特朗普政府合作,進一步推動台美之間長期的合作關係,最後並將中華民國與美國國旗並列”。(4)更有“獨”派團體倡議立即“以台灣名義加入聯合國”。

  然而《與台灣交往法》除了滿足了民進黨的“國際交往”虛榮,為民調低迷的蔡英文當局注入了一針強心劑之外,對台灣人民而言卻沒有太多實利。台灣民眾入境美國不僅在馬英九執政時期就已經獲得免簽待遇,而且可以快速通關。就連被綠營媒體大肆渲染的所謂副助理國務卿黃之瀚訪台,實際上也並非美國首次派這一層級的官員到訪台灣。馬英九執政的2014年到2015年,美國國務院經濟暨商業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唐偉康以及海洋與國際環境暨科學事務局副助理國務卿大衛·波頓都曾先後到過台灣。因此所謂的《與台灣交往法》其實與普通民眾的權益關聯不大,而是帶著明顯的政治目的。黃之瀚在台期間曾公開表示“美台關係並非一種交易”(5),頗有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

  此外,由於《與台灣交往法》對美國行政部門並沒有約束力,未來包括台美高層互動要提高至什麼層級,以及是否涵蓋軍事層面等都取決於美國行政部門的主導權。蔡英文當局或許會覺得一時面上有光,但是實際卻是把台灣人民的利益抵押給了美國。畢竟美國是不會單純對台灣地區“送溫暖”的。在特朗普的精算中,永遠以美國利益為優先。而面對美國,在沒有大陸背書的情況下,蔡英文當局的籌碼有限。未來伴隨著美國更高層級的官員訪台,除了台灣地區自身的戰略安全利益,美國亦會要求台灣地區在對美採購方面釋出更多利多,這其中除了軍購以外,僵持已久的美豬、美牛問題也必然會再次浮上檯面。美國貿易代表處(USTR)在《2018年對外貿易障礙評估報告》中有多達7項涉及台灣地區的內容,除了之前提出的持續督促美豬和美牛全面解禁外,更點名關切台灣地區的稻米採購制度以及料理酒精產品課稅議題。(6)

  (二)美國以“台灣牌”作為貿易戰的“馬前卒”,根本不關心台海地區穩定發展

  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台灣發展的根本前提。馬英九執政時期奉行兩岸政策高於對外政策。在堅持“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其多次在公開出訪場合表示,“兩岸關係改善,有益國際關係拓展;國際關係的拓展,又會對深化兩岸關係更有意願及信心,這就是‘良性循環’。”(7)雖然馬英九執政時期在軍購、南海段續線等問題上仍受美國掣肘,但兩岸溝通順暢,馬英九實現了“和平締造者”的承諾,做到了“過去兩年,台海的風險,不管是對台灣或對美國來說,都是六十年來最低,這是台灣採取與中國大陸和解政策的努力結果”。(8)這些都讓美國也無法說三道四。台灣當局先後與新加坡簽訂經濟夥伴協定,與德國完成“移交受刑人及合作執行刑罰協定”,並以觀察員身份參加WHA大會、以“理事會主席客人”身份列席國際民航大會。

  民進黨執政後,在兩岸、台美關係中,兩岸關係明顯已經退居次要地位,但兩岸的主場卻轉向美國。兩岸關係越僵,美國操作“以台制陸”的空間越大。在“貿易戰”與“台灣牌”中,“台灣牌”無疑是特朗普政府眼中性價比最高的籌碼——只要擴大與台灣地區交往的政治、軍事空間,大陸一定會在意,美國就有了談判的籌碼。即使激怒了大陸,承擔後果的也是台灣地區。因此無論是把台灣比作“籌碼”、“棋子”、“牌”還是“杠杆”,都難以掩蓋其“工具性”的實質,美國當然也不會為了“工具”犧牲自己的利益。

  特朗普簽署《與台灣交往法》不久,台灣地區就被捲入中美貿易戰。台灣經濟主管部門評估,受衝擊最大的一是在大陸生產終端產品的台商,二是島內生產零部件銷美的廠商。據統計,去年台灣地區中間貿易出口大陸金額為763.6億美元,占總出口額超85%。301條款若揮刀砍向大陸,台灣亦將受到嚴重衝擊。(9)

  而相較於大陸海協會會長陳德銘向台商承諾“保護的範圍當然包括台商”,(10)美國則並沒有對台灣地區網開一面。美國在對進口鋼、鋁加徵關稅前夕,宣佈了第一波豁免國家和地區,其中包括了歐盟、加拿大、澳大利亞、墨西哥、阿根廷、韓國和巴西7個經濟體,但是並不包括台灣地區。蔡英文當局曾派出“行政院政務委員”鄧振中率團赴美爭取鋼鋁稅豁免權卻未獲得美國同意。(11)實際上,美國是台灣地區鋼鐵首要出口國,2017年出口金額為37.7億美元,占整體鋼鐵出口的21.5%。根據台灣“經濟部”的預估,未來台灣地區鋼鐵輸美,將有3成會被課以高關稅。(12)

  三、兩岸關係正在邁向“臨界點”

  在全球局勢快速發展的今天,蔡英文當局想要固守所謂的“維持現狀”實際上是無法達成的。而台灣在美國與大陸之間也並沒有所謂“選邊站”的空間。當今國際政治的現實決定了美國和中國大陸“合則利,鬥則損”的基本格局。而兩國合作的基礎就是互不挑戰對方的底線。這個底線就包括台灣問題。美國越是挑戰大陸底線,提升台美在軍事安全、實質關係等方面合作,兩岸關係越是動盪,台灣地區承擔的軍購成本和衝突風險也越大。

  某種程度上說,蔡英文其實已經意識到了如果台灣地區全面倒向美國,將難逃“被交易”的命運。陳菊在訪問美國期間公開表示蔡英文也知道“我們有期待,但不能有依賴”。(13)此外,蔡英文將於4月17日至21日首度出訪位於非洲的斯威士蘭(台灣地區稱史瓦濟蘭),原本綠營媒體報導民進黨當局有規劃在其他非“邦交國”過境停留。(14)但最後確定採取直飛的方式,中途不過境其他國家,(15)顯示蔡英文的“過境外交”對抗不了國際政治現實,美國不會任其予取予求。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