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葉竹盛:體會人生無常 創作應輕鬆自在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7-03-08 23:35:23


論壇與談人,台灣藝術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葉竹盛分享歷經火災燒掉前半生作品後的創作心境。
  中評社高雄3月8日電(作者 崔家齊)台灣藝術股份有限公司(8479)、台灣藝術研究院、中國嘉德藝術中心於2月18日聯合主辦 “台灣之美‧嘉德論壇”,探討如何推動和深化兩岸文化藝術交流,讓大陸重新認識台灣現當代藝術,也讓台灣對嘉德藝術中心有更進一步瞭解,以匯聚資源、融合發展,共同探索兩岸藝術品市場共贏模式。以下為論壇與談人台灣藝術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葉竹盛發言要點摘錄:

  葉竹盛為台灣抽象藝術的引領前輩之一,曾在2012年發生大火燒掉工作室,使之前創作的作品付之一炬,於藝文界與社會版皆引發關注,直到2015年才開始舉辦個展,呈現創作的全新樣貌。

  葉竹盛談到災後的心境轉折,在事故之前,作品均有主題性,如“秩序.非秩序” 、“環境.生態”、“種子”、“海洋”等系列,在事故後,要面對從剛開始的“有”到“無”的階段,心情蠻壓抑的,所以當時的創作趨於暗色調,也非常不開朗,過程中才慢慢體悟人的無常,不必要太多的計較,過去的種種沒有了,現在就重新開始學習,讓自己的創作回歸到自然、遊戲的狀態,根據生活步調與節奏來表現,放鬆心情,讓藝術創作成為一件有趣而不是很有壓力的事情,所以我在作品中會加入無形的自動性元素或符號、圖騰。

  他談到災後重新創作時,一開始仍有標題,後來標題內化,變成一個比較屬於抽象或意象化的形式來呈現,這時期的創作標題用一個時段性來分,而不是以主題來分,有“無常”、“萌生”,“改變”、“成真”等系列,經過四、五年之後,累積足夠的作品來舉辦這四個系列的展覽,也希望人生的狀態是非常快樂、非常輕鬆自在的。

  葉竹盛說,剛遇到變故時,心情一片混亂,沒有章法,需要把情緒表現出來,因為壓克力顏料在宣洩情緒與感覺表現上比較直接,所以作品組成部分以壓克力顏料來呈現,但線條的部分則是反應思緒的紛亂及滾動的感覺,作畫過程中經過沉澱及內在整理後,心情也獲得舒展。

  葉竹盛談到,此時體認人生的創作應該是快樂、輕鬆、自在、與畫面互動的,於是創作出四十多幅“無常”系列的作品,但太太勸說如果一直侷限在小幅作品,被壓縮下情緒的釋放無法展現出來,所以在那時就畫了一幅相當大的150號作品,創作時並不是用手在畫,而是整個肢體在運動,畫布擺在地上,主要也是要挑戰以拖把和刮刀當畫具,在肢體運作的過程中,確實有不斷的自我治療癒與整理。

  在“改變”系列的作品中,葉竹盛覺得人生不是完全悲觀的,而是要往前踏出步伐,希望在畫布中比較清楚的掌握自己,有一種虛無飄渺的意象在其中,將“海洋”系列的生物內化在自己的腦海里再呈現出來,但不是透過一個很客觀或刻意的方式去描寫,而是轉換成較為自然的、東方書寫性的特質表現。

  論壇由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暨台灣研創藝術聯盟總召集人林富男、嘉德藝術中心總裁寇勤主持;出席者有台灣研創藝術聯盟高級顧問陳顯棟、副總召集人、台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院長郭博州,正修科大時尚生活創意設計系副教授蔡獻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所專任教授林偉民,中國文化大學美術系專任教授林金標,台灣藝術大學美術系兼任助理教授陶文岳,台灣藝術大學及台北藝術大學兼任副教授葉竹盛,台南應用科技大學美術系助理教授陳香伶等,中評社社長郭偉峰、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長羅祥喜列席指導。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