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七十年戰爭:從大歷史視角看近代中日衝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7-08 13:59:44


  1945年,中國在對日戰爭中獲勝,這是東亞國際政治力學結構中的一次巨大變動,一定程度上也奠定了中國的大國地位(例如身為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便是因為戰勝國身份),這一點人所共知。然而在回顧其意義時,人們通常聚焦在這八年戰爭本身之上,但如果我們將歷史的鏡頭拉長,會發現其意義要深遠得多。

  近代日本帝國主義入侵東亞大陸,就其思想根源上來說,可追溯到明末清初之際東亞國際政治秩序的畸變。1592—1598年間的壬辰戰爭,豐臣秀吉希望以朝鮮為跳板入侵中國的設想雖告失敗,但日本自此再未回顧中國為中心的“天下秩序”和朝貢體系;原因之一是滿清以夷人入繼大統,所謂“華夷變態”,日本、朝鮮等秉持儒家正統觀看來,滿清的統治本身缺乏合法性。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原先便隱伏存在的觀念滋長起來,其目的是在東亞建立一個以日本為中心的“天下秩序”。德川時代的日本人經常稱本國為“神州”、“中國”、“中朝”,甚至“華夏”,而中國本身卻被貶稱為“外朝”、“西土”。例如幕末時排外的會澤安指斥蘭學是“養夷狄於中國”;1854年黑船事件後孝明天皇在文書中說:“各國(按即各藩)盡全力,當為神州之無瑕而勤練軍事”;1945年戰敗,昭和天皇詔書中也說“宜舉國一致,子孫相傳,確信神州之不滅”——這裡說的“中國”、“神州”都不是中國,而是指日本!

  當近代日本從歐美東侵的震驚中緩過神來,果斷實行明治維新之後,原先的這一戰略構想遂逐步浮出地表。第一步便是在1869年和1872年分別將北海道、琉球這樣的“外藩”置於直接管轄之下;隨後第二步便輪到更外圍的朝鮮和台灣島:日本內部提出“征韓論”是在1873年,而因“牡丹社事件”出兵台灣是在1874年,最終在二十年後的甲午戰爭中,日本將這兩地納入囊中。

  在此期間的1882年,福澤諭吉已宣稱:“我們是日本人,總有一天,我們日本會強大起來,不但要像今天的英國那樣把中國和印度握在手心,還要打退英國,自己來統治全亞洲。”當時勝海舟等人曾提出,日本應報答受惠於中國的恩德,而且只有這樣才能與亞洲整體來抗衡歐美。這兩個思潮在後來合流為“大亞洲主義”,但其中都為日本留出了一個特殊的領導位置。在甲午戰後,年輕的記者德富蘇峰聲稱,成為亞洲的龍頭老大是日本的使命,日本應當“跟羅馬當年在歐洲和地中海一樣,給東亞其他國家和南太平洋帶去優越的政治制度”。1898年出現的“亞洲盟主論”更將“盟主”這一使命毫不客氣地賦予日本。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