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役政沉屙:抗戰征兵只能靠“綁”的五大原因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08-07 09:49:07


  中評社北京8月7日電/值此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短史記》推出抗戰特刊,自七七事變至九三勝利日,選取三十個重要的抗戰節點進行解讀,力求鈎沉隱沒不彰的史實,再現真實的抗戰勝利之路。

  1941年,中國征兵政策已是天怒人怨,當局種種改革均不見成效

  抗戰進入到1941年,除經濟瀕臨破產、國際局勢變幻莫測險象環生外,兵役制度也已朽敗至天怒人怨的地步。這年七月,中國紅十字會總會長蔣夢麟致信蔣介石,就其所見沉痛寫道:

  “夢麟此次視察……(沿途)均東來壯丁必經之道。沿途所見落伍壯丁,骨瘦如柴,或臥病道旁奄奄一息,或狀若行屍,躑躅山道,或倒斃路旁,任犬大嚼。……韶關解來壯丁三百,至築(貴陽)只剩二十七人。江西來一千八百人,至築只剩一百五十餘人,而此百餘人中(身體)合格者僅及百分之二十。……戰事起後數年中,據紅十字會醫生經驗:四壯丁中一逃、一病、一死,而合格入伍者,只四分之一。……若以現在之例計之,恐不及10%矣。”

  能否獲得充足的兵源補充,是對日抗戰能否取勝的關鍵。因為軍閥割據的關係,國民政府在全面抗戰前,始終未能建立起“義務征兵”制度——惟1936年,曾在江浙六省中央軍控制範圍內實施“義務征兵”,訓練完畢者約50萬人,稍後經淞滬、武漢等大型會戰,迅速補充殆盡。至於西南各省,軍閥們為維繫其軍事力量的“私有化”屬性,對“義務征兵”制度極度抗拒,故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始終嚴重缺乏預備、後備兵員,而必須依賴臨時的“壯丁征發”和臨時的“壯丁訓練”。

  兵役制度“先天不足”,若再輔以“後天沉屙”,抗戰前途之危險,可想而知。所以,1941年,軍政部兵役署聯合軍統局,開始部署建立全國性的“兵役視察網”。由兵役署出學員,軍統局出教官,培訓了一大批“兵役視察員”,分派到全國各個兵役管區,進行監察。這些人“可以到團以下各級補充團隊點驗人馬,到各級兵役機關調查和查看案卷;可以直接向軍政部兵役署視察室發電報,匯報一切案情或調查材料。”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