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社評:海洋強國 中國走向世界的戰略選擇
http://www.CRNTT.com   2018-07-15 00:02:33


  中評社北京7月15日電(評論員 胡志勇)黨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海洋強國”戰略目標,這是中國首次在國家戰略層面就海洋與國家發展之間關係做出的總體規劃,向國際社會宣示了中國走向海洋的決心與意志。自此,中國正式開啟了海洋國家建設的序幕。

  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一項利在當代的長遠戰略選擇。

  21世紀是海洋的世紀。中國作為一個擁有1.8萬公里大陸海岸線的海洋大國,海洋在國家新一輪發展和對外開放中的地位越來越重要,“海興則國強民富,海衰則國弱民窮”,認識海洋、經略海洋,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從觀念上、規劃上、機制上等戰略層面上積極主動地強化頂層設計,堅決維護海洋權益,積極構建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藍色利益共同體,堅持走依海富國、以海強國之路,不斷壯大海洋經濟、加強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海洋資源的科學利用,

  近年來,中國積極推動“一帶一路”倡議,“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是海洋共同發展的具體實踐和重大舉措,沿線國家和地區與中國在經濟、資源和能源等諸多領域形成互補,成為中國海洋經濟走出去的重點方向,將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與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有機結合,互信、互利、共建、共享、平等、協作,深度參與全球海洋經濟開發,積極打造互利共贏的藍色夥伴關係,深化互利合作,積極妥善地應對和化解周邊各種海上風險與複雜局勢,為國家新一輪發展積極營造了和平穩定的環境。

  三是要積極參與全球海洋治理機制改革。通過資金投入、人才派遣等,維持並擴大在涉海國際組織的參與度和影響力,尤其是聯合國框架下、中國周邊和新興領域的涉海治理機制。也可以借助“一帶一路”、金磚峰會等創設新的海洋治理平台。

  四是要全面提高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能力。進一步理順國內體制機制,加大對國際海洋合作的政策扶持。大力推進海洋科技發展,在全球海洋治理的議題設置、話語主導方面提供有理有據的科學依據。提高海上安全力量建設,在人道主義救援、海上犯罪打擊等領域提供更多公共產品。高度重視人才隊伍建設,培養一支懂政治、講業務、具有國際視野的海洋人才隊伍。

  中國要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強國,必須要從海洋上崛起,樹立明確而牢固的海洋崛起意識和切實可行的方法途徑。

  首先,中國應全面培育和提升全體中國國民的海洋意識,利益宣傳媒介積極宣傳中國的海洋政策,使“海洋強國”深入人心,不斷提升國民參與海洋強國建設的責任感、使命感與獲得感;

  其次,積極有序穩妥地制定和實施更為系統的海洋強國建設戰略規劃,為海洋強國建設提供強有力的指導與支撐;進一步提出和完善中國版的海洋發展觀、安全觀與治理觀。

  第三,努力推進和諧海洋建設,全面參與國際海洋事務。積極主動地塑造和引導國際輿論,不斷提升中國在全球海洋治理與海洋事務中的話語權,積極參與聯合國相關海洋事務,提高參與國際海洋規則制定和海洋事務磋商能力,準確把握國際海洋秩序發展形勢。深入參與海洋環保、海底資源開發、漁業資源管理、海事與救助等涉海國際公約、條約、規則的制定和修訂工作。積極開展與相關國家及國際組織的國際海洋合作與技術培訓, 主動貢獻中國的智慧與中國海洋治理方案,積極主動地向國際社會闡明構建藍色命運共同體理念,積極主動地向國際社會提供更多的海洋公共產品,不斷提升中國對國際海洋事務的影響力,努力實現由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的轉型。

  第四、積極推動海洋領域基礎性、前瞻性、關鍵性技術研究與開發,不斷提升和拓展走向深遠海的能力。強化軍民融合,努力建設一支強大的攻防兼備的海軍,加強海上綜合執法力量,加強海洋商船隊、海洋漁船隊、海洋科研船隊力量建設,促進軍警結合、軍民兼容的現代化海上軍事力量建設,維護國家海洋權益,維護海上安全與治安秩序。維護海洋安全捍衛國家主權。

  第五、積極布局海上戰略支點國家和地區,穩步推進中國海上戰略支點建設。由點帶面,穩步推進,不斷擴大中國在世界海洋事務的影響力,努力形成與周邊海洋國家共同發展的良好態勢,積極尋找中國新的戰略出海口,不斷擴大中國海上戰略縱深與發展空間,提升中國的戰略威懾力,保護中國海上通道安全。 

  第六、加強海洋綜合管理,積極推動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 提高海洋資源綜合開發能力。

  加強海洋產業規劃與指導,重點發展海洋科學技術,促進海洋科技與海洋生態有機結合,積極推動海洋科技向創新引領型轉變。積極發展深海裝備技術,推動中國的深海科學研究,提高深海科研成果的質量。進一步加強對海洋開發活動、海洋生態環境和海洋經濟社會的監測監管。實現政府對海洋的有效治理。推動海洋生態文明治理,按照綠色、低碳、集約節約的發展理念深化加快建設海洋生態文明體系,加大海域資源和生態環境保護力度,不斷完善海洋生態監測體系,轉變用海方式,加強用海管理,綠色發展,減少海洋開發活動對生態環境的破壞,做好海洋防災減災工作,不斷優化海洋空間利用布局,以最小的海域空間資源和海洋生態環境損耗推動海洋事業的可持續發展。 

  保護和修復海洋生態環境實現人與海洋和諧發展。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保護海洋生態環境, 不斷完善和提升海洋公共服務功能。加快海洋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大增強海洋環境保護、海洋污染治理、海洋防災減災、海上船舶安全保障等方面的公共服務與社會保障能力,建設生態海洋,維護國家海洋權益。防止破壞性地開發海洋資源。開發海洋資源和保護海洋環境應同時並舉,努力提高現有油田采收率和油氣資源利用率,積極開發可燃冰、潮汐、溫差、海流等新海洋能源,積極推動海洋開發方式向循環利用型轉變。 

  積極推動轉型升級實現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不斷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使海洋經濟成為新的增長點,共享海洋發展成果。 

  同時,積極發展海洋文化產業,弘揚中華海洋文化,不斷推進海洋文化創新、發展文化產業,提高海洋文化效益,使海洋文化更好地適應中國海洋治理建設,為中國“海洋強國”戰略服務。

  積極構建基於海洋合作的、開放包容的、務實、互利共贏的全球藍色命運共同體成為中國參與全球海洋治理的最終目標,不斷增進全球海洋治理的平等互信,實現全球海洋人海和諧、合作共贏的可持續發展。


    相關專題: 中評社社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