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ECFA後兩岸和平發展進程:先軍後政實現“胡馬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30 00:15:08  


ECFA的簽署,標誌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第一階段基本完成。
  中評社╱題:ECFA後兩岸和平發展進程:先軍後政實現“胡馬會”,作者:趙黎青(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教授

  作者在分析兩岸互信的內涵、類別與層級以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過程的基礎上,指出兩岸互信的增進以及兩岸和平發展過程都是有其客觀規律的。海峽兩岸雙方應遵循互信增進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客觀規律,在ECFA簽署之後採取先軍後政的前進路徑選擇,循序增進兩岸互信,依次實踐兩岸和平發展的三個階段,即經濟階段、軍事階段與政治階段。兩岸互信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遵循先軍後政的路徑選擇也為實現“胡馬會”提供了明確契機與現實可能性。

  兩岸互信的內涵、類別與層級

  迄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驗表明,只有遵循“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的基本精神,兩岸關係才能逐步克服障礙、不斷取得進展。兩岸雙方建立互信是雙方進行交流、互動與通過平等協商共同致力於各項問題解決的基本前提,而建立兩岸互信的政治基礎則是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互信意味著兩岸雙方能夠相互尊重而且能在某種程度上相互信任、達成共識、瞭解岐見、並能預知對方未來可能的意願和行動。

  兩岸互信包含著具有強大生命力的豐富內涵,既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前提與保障,又是提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品質與層次的基本動力。這樣的兩岸互信在承繼中華傳統精粹的同時又包容有創新性的現代內涵,即在兩岸互信中,既承繼有中華文化傳統的“仁、義、禮、智、信”,又有對這些中華文化核心價值的現代闡釋。兩岸互信中的“仁”,既有血緣宗親之間的同情關愛,又有普遍的人性至愛,寓含著兩岸人民相互關愛、相與為善、攜手致力於共同的仁愛和諧事業。進而,在現代的“仁”中,擯棄了傳統的人與人之間的尊卑等級,代之以人與人之間平等的尊嚴與權利,歸結於兩岸人民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平等的尊嚴與權益。兩岸互信中的“義”,即是在一個中國原則基礎上為兩岸人民謀福祉的民族大義。“信近於義,言可複也。”(《論語·學而》)“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兩岸仁人志士“度義而後動”(宋.王安石:《答司馬諫議書》),以天下為己任,“義,志以天下為芬。”(《墨子.經說上》)。在兩岸互信中,雖然依然要“齊之以禮”(《論語.為政》),但卻要擯棄封建禮法成分,代之以現代法治精神,具體是要使互信的內容與成果機制化與制度化,形成兩岸共同遵守的行為規範。兩岸互信中的“智”,則是要以理性、科學的明智態度合理解決兩岸之間的各項問題,有理有節,張弛有度,循序漸進。最後,在兩岸互信中,“信”是核心內涵。信首先寓於人際關係,“與朋友交而不信乎?(《論語.學而》)“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信的實質又在於誠,“信,誠也。”(《說文解字》)對兩岸雙方治國理政的人們來說,尤其要切記“信,國之寶也,民之所憑。”(《左傳.僖公二十五年》)要“選賢與能,講信修睦。”(《禮記.禮運》)

  兩岸互信可以根據活動領域分類。兩岸關係遍及經濟、社會、文化、軍事與政治各個領域,由此而建立的互信可分為經濟社會互信、軍事互信以及政治互信等。在每一特定領域形成的互信又可根據有無硬性支撐而分為硬性互信與軟性互信。硬性互信因其有雙方共同認可的文字、協定或立法的支撐,是互信的機制化與制度化。軟性互信則不是靠文字、協定或立法的支撐,而是靠人與人之間的心領神會、心照不宣與君子然諾。在兩岸之間,軟性互信是硬性互信的前提、基礎與保障,硬性互信則是軟性互信的發展與成果實現形式。每一類別的互信可以有不同程度的發展,而不同類別的互信既相互關聯、互為條件,在層級上也是有區分的。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各活動領域看,在經濟社會包括文化教育領域建立互信較易,建立軍事互信較難,而建立政治互信最難。在各種互信中,政治互信的層次最高也最為關鍵。在兩岸之間,最基本的但又是初級的政治互信是建立經濟社會互信的前提與基礎,而經濟社會互信的建立與一定程度發展為軍事互信的建立提供了更為深厚的基礎。兩岸之間經濟與軍事各領域的互信建立與硬性互信的實現,勢必成為政治互信的累積、提升的強有力促進因素。兩岸互信的增進有其客觀規律。所以,在各個領域乃至全面增進兩岸互信,應從實際出發,根據內外各種條件,遵循客觀規律,才能有效實現累積、深化與提升的目的。

  兩岸互信與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三階段

  自1992年兩岸兩會達成“九二共識”以來,兩岸關係起步發展,期間雖經歷了曲折,但已步入了和平發展的軌道。特別是自2008年馬英九擔任台灣領導人以來,在兩岸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岸關係實現了歷史性轉折,取得突破性進展,在經濟與社會領域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不過,雖然兩岸關係呈現出和平發展的前景,但下一步的突破口在哪卻並不明朗。對未來兩岸關係在更高水準上和平發展的途徑缺乏認知與共識在2009年11月台北舉行的“兩岸一甲子”學術研討會上顯現出來。

  在ECFA簽署之後,為了繼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提升兩岸關係的素質與水準,兩岸雙方未來面臨的重大挑戰是:如何應對、處理與解決兩岸關係在軍事領域與政治領域存在的一些更為複雜、更為敏感與更具分歧性的矛盾與問題。按照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客觀規律與現實條件,對兩岸關係未來在更高水準上和平發展的路徑作出合理規劃與正確認定並尋求兩岸雙方達成共識,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基礎上合情合理與務實地應對與解決兩岸關係中的軍事與政治問題,是繼續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並最終實現中國統一所必需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