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通過戰略合作達成兩岸軍事互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29 00:12:26  


打球不打仗,兩岸退役將軍相見歡。
  中評社╱題:通過戰略合作達成兩岸軍事互信,作者:鄭劍(北京),中華文化發展促進會秘書長、研究員

  ‧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首要條件和難點問題在於“互信”二字。沒有“互信”就沒有“機制”。

  ‧兩岸關係,包括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有太多的特殊性,以至於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必須用特殊的辦法來處理,必須創造特殊的模式來解決。特別是不能照搬、套用國際關係中的軍事互信機制經驗。

  ‧兩岸軍隊的戰略合作,目前可做的是用軍事手段共同維護海峽兩岸、中華民族的共同戰略利益。如共同維護釣魚島、東海、南沙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共同維護領空安全、民生利益、海外利益等等。

  ‧兩岸這種為戰略合作本身的需求而建立起的一系列聯絡、協調、配合機制與措施,雙方的交流平台與活動,實際上也可以看作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一部分。

  探討破解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難題之路

  200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發表紀念《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重要講話,明確提出,為有利於穩定台海局勢,減輕軍事安全顧慮,兩岸可以適時就軍事問題進行接觸交流,探討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問題。這一重要政策宣示,從具體操作層面,打開了開啟兩岸軍事領域交流,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大門,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首要條件和難點問題在於“互信”二字。沒有“互信”就沒有“機制”。這的“互信”並不是技術層面的“互信”,即不是所謂“信任措施”本身,而是政治層面的互信。著名軍事家克勞塞維茨有句名言:戰爭是政治的繼續。這句話放在軍事安全互信問題上,似可表達為軍事互信是政治互信的繼續。換言之,就是沒有政治互信就沒有軍事互信,政治互信是軍事互信的前提和基礎。

  何謂兩岸的政治互信?胡錦濤總書記提出的發展兩岸關係的十六字方針,第一條就是“建立互信”。筆者理解,這的“互信”,其內涵至少有三:一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二是堅決反對“台灣獨立”,三是堅定最終走向統一的兩岸關係發展大方向。沒有無條件、無前提的關係,也沒有無條件、無前提的互信,全世界都沒有範例。開展兩岸軍事層面接觸交流,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固然是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方面。但當前形勢下,兩岸在探討這個問題時,首先必須探討政治互信如何建立,在此基礎上才有可能進入實質性互動,進入構建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具體操作進程。否則,在起步階段,把主要精力放在討論諸如提高透明度、聯合演習、軍事熱線等等具體問題上,無異於捨本逐末、緣木求魚。

  具體而言,對台灣方面來說,在探討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時,必須打消大陸方面對這個機制是否符合一個中國原則、是否會被“台獨”所乘、是否違背促進祖國完全統一的目標等方面的顧慮。如果抱持把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議題作為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手段,達到讓大陸解除武裝、實現無條件的永久和平的目的,那就大錯特錯了。當然,對大陸方面而言,也要考慮到台灣方面對能否確保其各方面利益關切得到應有保障等方面的顧慮。

  兩岸關係,包括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有太多的特殊性,以至於海峽兩岸的中國人必須用特殊的辦法來處理,必須創造特殊的模式來解決。特別是不能照搬、套用國際關係中的軍事互信機制經驗。胡總書記在這次講話中之所以用“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而沒有用“軍事互信機制”這個提法,也是為了表明不能用處理國際軍事關係的辦法來處理兩岸軍事關係。

  建立政治互信是當前首要問題

  概言之,如何建立政治互信,是當前開展兩岸軍事領域交流,進而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進程中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如果這個問題得到完滿解決,其他諸如是先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再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還是軍事安全互信機制與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同時解決;或者先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後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定;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有關協議如何監督、約束;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可信性如何保證等等問題,應當會迎刃而解。

  如何建立足以支撐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政治層面互信?誠然,就台灣島內目前的政治生態而言,如果要求台灣當局和台軍方立刻地、直接地、公開地作出終極統一等方面的承諾,並寫入兩岸有關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的共識、協定、文件,似乎還有些困難,或有些勉為其難。但對大陸方面而言,如果兩岸在重大原則問題上沒有達成足夠共識,則很難在推動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方面走得足夠遠。一中、反“獨”、統一,是大陸民心所向、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同政治意志所在、是中華民族復興的必要條件,民意不可違!這個民意也是台灣當局必須面對、島內民眾必須思考的政治現實。

  這個難題如何破解?根本的一條,就是台灣當局要在島內創造條件、引導群眾,使主流民意向有利於兩岸融合而非漸行漸遠的方向發展,使島內群眾藍的更藍,綠的轉藍。在歷史的重大轉折關頭,政治人物不能做群眾的尾巴,把話語權拱手讓與他人。“民主社會”雖然多元,但也要引導民意。民進黨就懂得這個道理,該黨八年執政,沒有一天不在引導民意向綠的方向演變。2000年陳水扁上台時,民進黨支持者是不到40%的少數,但它硬著頭皮用“台獨”分裂理念引導民意。8年執政下來,島內民眾的綠化程度不可低估。而今天的台灣當局,推行自己政治意志的條件比當年的民進黨政權要好得多,完全有條件,有必要,也有可能“藍化”民意。如果不在思想理念上佔據制高點、不掌握重要政策的話語權,施政就會處處被掣肘、處處被動,甚麼好的政策也推行不了。遑論結束敵對狀態、建立軍事安全互信機制這類重大議題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專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