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如何提高新舊動能轉換和替代速度
http://www.CRNTT.com   2019-07-23 08:45:16


中國正在進入經濟新舊動能加速替換的關鍵期
  中評社北京7月23日電/當前,中國經濟下行壓力的主導因素,是國內結構性矛盾和全球結構性矛盾的叠加作用結果,其中,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所遭受的內外結構性矛盾是核心因素。導致中國經濟面臨持續下行壓力的關鍵因素,是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在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過程,所暴露出的一系列問題和風險。事實上,緩解、對衝和遏制中國經濟持續下行壓力的關鍵在於經濟新動能對舊動能的替代規模和替換速度這兩個重要維度。

  證券日報發表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研究院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張傑文章認為,現階段,迫切需要重點關注的核心問題是,在中國以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可能出現了“新動能規模相對過小”和“新舊動能轉換速度相對過慢”這兩大突出現象,導致中國當前以及今後一段時期內仍然面臨突出的經濟下行壓力和風險。因此,中國正在進入經濟新舊動能加速替換的關鍵期,當前中國宏觀經濟政策和諸多改革舉措,特別是進入縱深階段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需要愈加聚焦於促進製造業部門經濟新舊動能的順利轉換,既要注重促進新動能規模的加速擴大,也要注重加快促進新舊動能的轉換和替代速度,過於緩慢的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速度,並不利於中國經濟高質量增長模式的形成和穩定。

  對此,基本分析結論是:一方面,可能中國的新經濟新動能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30%及以上時,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才有“企穩”甚至“反彈”的基礎,經濟下行壓力才能得到最終的有效遏制。但是,2017年中國新經濟新動能增加值占GDP比重只有15.7%,離理想目標仍有較大的距離,這就表明中國經濟近期仍然會面臨相當大的下行壓力;另一方面,2016年到2017年中國新經濟新動能增加值占GDP比重,只增加了0.4個百分點。這種現象意味著,如果中國經濟中的新經濟新動能增加值占GDP比重要要達到理想狀態的30%,可能需要35.75年,這顯然不符合中國經濟中高速增長和高質量增長的現實要求,因此,,中國新經濟新動能增加值占GDP比重每年增速的合理區間應該是2%-4%,這應該是今後一段時期內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改革政策體系的核心目標。

  文章介紹,通過實地調研發現,當前中國製造業為主的實體經濟部門新舊動能轉化過程中,暴露出的一系列重大問題和風險。這集中表現在:

  第一,部分地區的地方政府在推動經濟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一味沿襲和依賴政府扶持政策和各種隱性土地、稅收優惠政策的傳統產業發展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導致新動能虛假化現象和泡沫化現象的發生。

  第二,在中央多輪環保督察行動壓力之下,不少地方政府將關注力和精力放在如何應對上級的環保督察,對不符合環保法律要求的企業和產業,採取簡單的“一代切”關停工廠方法,完全忽略了對積極發展綠色製造體系應有的工作責任,造成部分地區的產業斷層和經濟增長動力缺失風險。

  第三,部分縣鎮鄉層面特別是部分中西部地區的縣鎮鄉層面減稅降費政策出現了變異和扭曲現象,導致製造業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的獲得感有限,甚至部分地區有稅費徵收力度強化和徵收範圍擴大的趨勢。

  第四,民營企業對製造業部門中高新技術企業投資動力尚未完全激活,相反,外資企業以及部分國有企業部門對高新技術部門的投資快速增長,這種此消彼漲的新格局,可能會造成部分地區的新舊動能轉換過程中逐步出現產業斷裂斷層和經濟發展內生動力缺失風險。

  第五,營商環境改善程度在南北區域之間的差距有擴大現象,造成部分北方地區以及多數縣鎮鄉區域的新經濟、新產業和新動能發展基礎條件和高端要素供給能力嚴重不足,嚴重限制了這些地區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和新興產業的發展空間。

  第六,各地興起的公募私募投資基金以及各種形式的天使基金風險基金,出現了扎堆投向特定新興產業或特定要素優勢產業現象,這在相當程度上扭曲了市場公平競爭機會,導致了投資的錯配效應以及特定企業的壟斷效應,從長期來看,這並不利於新興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