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利率並軌對商業銀行影響總體可控
http://www.CRNTT.com   2019-05-27 00:12:46


  中評社北京5月27日電/日前,利率並軌被正式提上日程,未來將逐步加以推進。中国证券报刊登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鄂永健、陈冀、刘健文章称,國際經驗表明,作為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公里”,利率並軌路徑的選擇頗為不易,面臨的挑戰也更大,其對商業銀行的影響也更為直接和顯著。

  利率並軌可能實現路徑

  儘管已經是利率市場化的“最後一公里”,但新的定價基準選擇並非易事。在綜合國際經驗和我國當前實際情況後,文章對未來利率並軌的可能路徑進行了推演,但總體看不確定性仍然較大。
  
  文章預計貸款定價將推廣擴大以LPR為定價基準,但在實際運行中有可能形成多種參考基準的局面。

  我國的LPR(貸款基礎利率)於2013年推出,央行推出LPR的初衷即是希望商業銀行更多地使用LPR作為貸款定價基準。因此,未來貸款定價“新錨”預計就是推廣和擴大LPR定價。但目前LPR市場化程度並不高,LPR對政策利率和市場利率變動的反應不敏感,並未真正發揮出市場化定價和傳導政策意圖的作用。因此,貸款定價“換錨”的關鍵就是如何將LPR與政策利率或市場利率緊密聯結。

  綜合考慮國際經驗和我國實際情況,猜測可能會採取讓LPR直接錨定政策利率或市場利率的方式,即直接規定LPR以直接在政策操作利率(逆回購、SLF、MLF等)或市場利率(DR利率、SHIBOR等)基礎上加點的方式形成。這種方式的好處是政策利率的變動能夠快速完全地傳導至貸款利率,但也面臨很多問題。

  讓LPR直接掛鈎政策操作利率的主要問題是,目前貨幣政策調控仍是數量型和價格型兼顧,SLF等工具的主要作用是流動性總量調節,其利率對市場利率的引導作用並不強。理論上來看,SLF等利率應發揮利率走廊上限的作用,但實際情況確是市場利率時有突破SLF等工具利率的情況發生。讓LPR掛鈎DR等貨幣市場利率則存在兩方面問題:一方面,DR、SHIBOR等利率的期限不完整,主要集中在隔夜、7天、3個月等短端品種,而貸款利率主要是中長期限;另一方面,DR等貨幣市場利率波動頻繁,特別是在月末、季末等時點的波動性較大,而貸款定價基準要具有較好的穩定性。

  從其它國家的經驗來看,儘管有官方的定價基準,但在實際運行中,不同銀行、不同業務則會採用不同的參考基準。如在LPR的發源地美國,工商業貸款中有LIBOR、LPR、聯邦基金利率等多種參考基準。鑒於目前我國基準利率體系尚不完善、貨幣政策價格型調控尚未完全成型,儘管預計央行會力推LPR ,但在實際運行中,不排除不同類型銀行、不同類型貸款根據各自特點參照不同定價基準的可能,從而有可能形成包括LPR、DR、SHIBOR甚至國債利率等在內的多種貸款定價參考基準並存的局面。

  存款定價可能參考貨幣市場利率,但也存在不確定性。

  隨著同業負債占比提高以及理財、結構化存款的快速發展,銀行負債端很大比例實際上已經參考貨幣市場利率了。因此,存款利率的新定價基準直接參考DR、SHIBOR等貨幣市場利率的可能性較大。但與LPR類似,也同樣面臨期限不完整、波動性大的難題。也存在存款利率和LPR掛鈎同一基準利率(如MLF等政策工具利率)的可能性,並在基準基礎上加減不同點差。這種方式的好處是,央行調控政策操作利率可以同時快速傳導到存款和貸款市場,避免銀行出現存貸款定價變化不同步。這種方式的主要問題還是政策工具利率的有效性問題,目前還不完全具備條件。

  預計利率並軌將逐步漸進推進,“先貸款、後存款”仍是基本策略。

  如前所述,就目前的國內金融環境條件而言,直接快速實現利率並軌並不現實,各種可選路徑的條件都還不成熟。利率並軌還需要在基準利率體系構建、國債市場進一步完善、價格型調控機制的健全、利率走廊機制完善等諸多方面加以配合。因此,預計未來利率並軌仍將採取逐步漸進的推進策略,鑒於存款利率徹底放開上浮的影響更大、對市場的影響更為劇烈,預計貸款定價“換錨”會先行,存款“換錨”會較為緩慢。預計可能率先出台的舉措有:進一步簡化和歸並現有存貸款基準利率的期限結構,通過行業自律機制進一步擴大存款利率上浮,嘗試引導LPR與政策或市場利率掛鈎,等等。

  價格型調控愈顯重要,貨幣政策保持穩健偏鬆。

  利率並軌過程中及完成後,存貸款利率錨定新的基準,價格型工具的調控影響將更加直接、更為顯著,利率走廊機制也將發揮出利率引導作用。在利率並軌過程中,預計會保持貨幣政策整體基調的穩健,流動性維持鬆緊適度,以防止並軌過程中可能出現較大流動性衝擊。國際比較來看,目前我國金融機構存准率水平偏高,隨著利率並軌的推進和數量型調控逐漸退出,預計存准率有逐漸下調的可能,但會綜合考慮國內外經濟金融形勢,並可能會採取進一步優化完善“三優兩檔”存准率框架的方式來推進整體存准率的下降。

  利率並軌對商業銀行四方面影響

  從國際經驗看,分析利率並軌的影響不能僅僅考慮存貸款定價“換錨”、利率浮動限制徹底放開本身的影響,還應結合宏觀經濟運行變化、貨幣政策調控甚至監管政策變化來加以綜合研判。總體來看,在逐步漸進推進的策略和“先貸款、後存款”的推進方式下,再考慮到貨幣政策保持鬆緊適度加以配合,預計利率並軌並不會造成市場混亂、風險大幅上升,對商業銀行的影響總體可控。

  貸款利率可能小幅下降。

  貸款利率下降壓力主要集中在存量。目前1年期LPR為4.31%,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為4.35%,二者相差不大。LPR為銀行對最優客戶的貸款利率,因而應與高等級信用債利率相仿,目前1年期AAA級中期票據發行利率在3.6%左右,較LPR低約70個基點。

  因此,讓LPR參考政策或市場利率必然導致貸款利率有下降壓力,但顯然一次性降低70個基點過於激烈,可能性很小。參照之前每次降息時基準利率的調整幅度,猜測可能會通過利率並軌的方式,讓現行的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一次性降低約25-50個基點。目前1年期SHIBOR和MLF分別為3.1%左右和3.3%,可以參照美聯儲的做法,讓LPR直接在SHIBOR或MLF基礎上加一定點數即可達到上述目的。當原貸款准利率不再使用、所有存量貸款的定價基準全部替換為該新的定價基準後,存量的貸款利率也將發生相應的下調,如一筆原貸款利率為1年期貸款基準利率上浮1.5倍,則替換為新的定價基準後,該比貸款的利率會下降37.5-75個基點。

  新發生貸款利率的降幅較為有限,一是因為貸款利率管制早已放開,而且一直既有上浮也有下浮,市場化程度已經很高,新發生貸款的定價主要由信貸市場的供需形勢決定。二是我國銀行主導的融資體系短期內難以顯著改變,加之對影子銀行、非標融資等監管持續趨嚴,表外融資需求回表導致信貸需求旺盛,2018年以來貸款在社融中的占比大幅提升便是例證。三是國際經驗表明,為應對貸款利率下行壓力,銀行一般會調整信貸結構、加大高收益資產投放。總之,除非央行快速大幅放鬆貨幣政策,否則利率並軌本身對新發生貸款利率的影響並不顯著。

  存款利率將出現一定幅度上升。

  存款利率有上行壓力。國際經驗表明,利率市場化後存款利率總體將向貨幣市場利率靠攏,一般情況下,銀行綜合存款利率大約低於貨幣市場利率100-200BP。我國貨幣市場利率已經實現市場化,大部分時間裡貨幣市場利率都高於存款利率。

  可以預見,讓存款定價與貨幣市場利率掛鈎並徹底放開利率上浮限制,將導致存款市場利率與貨幣市場利率之間的差額收窄。目前,1年期SHIBOR3.1%左右,1年期低風險理財產品收益率則一般在4.3%左右,而目前商業銀行一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1.5%,考慮到各家銀行有不同程度上浮後也僅為1.9%左右。因此,利率並軌後存款利率存在上行壓力。同業負債等非存款負債存在比例限制,而且在流動性匹配率等監管指標上折算率極低,由於監管、銀行業績考核等都賦予存款非常重要的地位,銀行對存款的剛性需求將使存款競爭不斷加劇,在存款利率隱性上限逐步放開的情況下,這都會帶來存款利率的上升壓力。

  但存款利率快速、大幅上升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為儘管中國經濟目前企穩跡象明顯,但經濟增速明顯回升的可能性不大,未來外部環境不確定性依然很大,保持經濟增長處在合理區間需要穩健的貨幣政策支持。而且,如前所述,出於為利率並軌創造良好環境、緩解銀行負債成本上升壓力、防止銀行盈利受到劇烈衝擊的考慮,預計央行將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甚至適度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這有利於緩解存款市場競爭壓力。

  二是理財產品與存款並非完全替代。儘管理財收益率遠高於存款,但隨著理財產品剛性兌付逐步打破,保本理財逐步退出歷史舞台,理財與存款的差異已經逐步顯現,因而存款市場利率向理財收益率趨同的壓力並不十分顯著。

  三是近年來銀行存款市場競爭已經在不斷加劇,加之金融市場開放創新深入推進,銀行負債來源已經較為多元化,我國銀行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適應了存款市場的競爭環境,存款定價“換錨”並徹底放開上浮限制後,預計多數銀行並不會盲目提高存款利率。

  四是在並軌過程中及完成後,預計宏觀審慎管理、行業自律機制等仍將對銀行存款定價施加一定約束,存款基礎好、利率上浮壓力不大的大型銀行也將會發揮好穩定市場的作用。

  淨息差有可能小幅收窄。

  文章指出,理論和實踐均表明,利率市場化後銀行息差有收窄壓力,但預計我國商業銀行的淨息差收窄幅度不會過大,主要原因在於:一是預計央行會保持市場流動性寬鬆,甚至適度加大流動性投放力度,同業負債、同業存單非存款負債成本可能會適度有所下降,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存款利率上升帶來的負債成本上升的壓力。二是商業銀行自身可能通過提升高收益資產配置占比來加以應對,從而緩解息差收窄壓力。三是如前所述,預計存款利率並軌、徹底放開存款利率上限的推進相對較慢,“先貸款、後存款”的推進模式有助於防止銀行息差在短時間內迅速收窄、盈利快速下滑。隨著時間推移,銀行逐漸適應利率市場化環境,資產負債定價能力提升,銀行息差將逐步趨於穩定,並隨經濟運行和貨幣政策變化而波動。

  銀行可能面臨一定風險。

  利率市場化後,為提高貸款收益,部分銀行、特別是盈利下降壓力較大的個別銀行會傾向於更多地涉足高風險、高收益領域的貸款,從而加大了信用風險。利率並軌後,可能出現貸款利率隨市場利率下行,而存款利率穩定或上行,導致淨息差過度波動。

  國際經驗表明,若LPR參考政策利率,則LPR調整可能滯後於市場利率變化,如果貸款端以LPR定價、存款端依據DR007定價,LPR調整可能滯後於市場利率,從而可能引發基準風險。此外,如果利率並軌推進較慢,貸款基準利率幾乎不調整,使得原本盯住貸款基準利率的浮息貸款事實上變為了固息貸款,貸款利率固息化給商業銀行帶來的基準風險也較大。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