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荔枝灣:荔紅渺邈,苒苒物華休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06 16:44:03  


“魚”躍碧波,“荷花”吐豔,荔灣湖公園裏這人工美景,更勾起人們對“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的舊日自然風光的懷想。
  廣州時常宣傳一句口號,好像是描述市容之美的,叫做“一灣溪水綠,兩岸荔枝紅”。不過這口號似乎只適用於“過去的”荔枝灣景色,因為荔枝樹並不適宜於種在市區,珠江兩岸,在我記憶中是沒有荔枝樹的,而荔枝灣的撩人之處,卻正是這十個字。

  有人問我,荔枝灣的正確概念是哪兒,我也只能約莫說,從今日龍津西路“風水基”起,順下西關湧西至黃沙大道水閘為止。它的全盛期是清末至民國的近100年。槳聲燈影,水綠荔紅,真是浮世中一道人文與自然風光絕妙結合的風景。

  荔枝灣的風光,由人文活動加上自然風景所維繫,自抗戰後,遊人往荔枝灣的已大不如前。自然風景呢,由於河湧的日益淤塞與改造,從風水基至荔灣湖公園之間的一段在1970年代已不能行船了。

  然而荔枝灣的最後消失,還是近10年間的事。原來,在荔灣湖公園靠近黃沙大道一側,還保留有一段原始生態的河湧,兩旁仍然保留了數10年的果樹,河岸也是泥岸(當年荔枝灣的原始樣貌),只是人跡罕至,遊人也早遺忘了這樣一段“古董”,倒有幾個搞西關史的熱心學者修書建議“恢復荔枝灣故道”。倡議的結果,是撥下來若干千萬的經費還配合了某市政防洪工程一起維修,保護泥岸當然是花不了若干千萬的,於是索性將整段河床修成了鋼筋混凝土結構,像水岸的引水道,然後再在水泥護牆上鑿些孔,補種上些荔枝樹,算是對得起市民的公帑,但也徹底改寫了荔枝灣的“前世今生”,以後要治西關史者,則不可不知這段荔枝灣餘韻也。 

  ●大事記

  ▲公元前214年:任囂築番禺城

  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南海郡建立後,郡尉任囂在番山、禺山上修築番禺城(史稱任囂城),是為廣州建城之始。

  ▲公元前206年:趙佗建立南越國

  公元前206年,南海郡尉趙佗乘中原楚漢相爭之機,派兵兼併了桂林郡和象郡,在嶺南地區建立了南越國,自稱南越武王。南越國疆土“東西萬餘裏”,包括今兩廣大部分及今越南北部,是為嶺南地區第一次建立獨立政權。
  
  ▲公元前196年:陸賈出使南越國

  漢高祖劉邦為結束嶺南地區的分裂狀態,于高帝十一年(公元前196年)派遣大夫陸賈出使南越,勸服趙佗歸漢。趙佗初時表現冷淡,陸賈在城西築土城為駐地,靜心等待,並極力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說明利害關係。趙佗對陸賈十分欽佩,即接受了漢高祖賜給的南越王印綬,歸附稱臣。經多次分合反復後,陸賈于文帝元年(公元前179)再次受遣出使南越,再一次說服趙佗臣服漢朝。
  
  ▲公元147年:佛教傳入廣州

  東漢建和元年(公元147年),中國佛教史上第一個佛經翻譯家安世高由海路來廣州。東吳以後,外國僧人絡繹不絕地由海路來到廣州,從事傳教和譯經。吳孫亮五鳳二年(公元255年),西域人支疆梁接到廣州譯出《法華三昧經》,這是佛經傳入廣州的最早記載。
  
  ▲公元226年:交、廣分治

  吳黃武五年(公元226年),孫權分交州合浦以北為廣州,治所番禺,命呂岱為刺史;合浦以南為交州,治所龍編,戴良為刺史。這是廣州得名之始。一年後,交、廣合治。吳永安七年(公元264年),交、廣再度分治,轄南海、蒼梧、郁林、高涼四郡,治所在番禺。此後交、廣分治成為定制。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