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變相拼爹 民辦學校招生“考家長”必須踩刹車
http://www.CRNTT.com   2019-04-10 11:27:18


資料圖:在上海市一民辦小學門口,小朋友和家長參加完招生面談,走出學校。(新華社)
  中評社香港4月10日電/學校招生本該是考學生的事,但中國不少地區的民辦學校,卻流行起了“考家長”,有的還要上查“祖宗三代”。近日,“考家長”重災區之一的浙江發布禁令,嚴禁民辦學校錄取上演“拼爹”戲碼。

  美國《僑報》4月8日載文《變相拼爹 民辦學校招生“考家長”必須踩刹車》,文章說,雖然民辦高校發展在中國不溫不火,但由於相對獨立與靈活的辦學機制,民辦義務教育已在中國獨當一面、聲名鵲起。在不少城市,民辦中小學一直是“一位難求”的“賣方”市場。它們不僅學費高昂,而且招生的“門檻”也連年提高。除了考學生、面試學生,還要考察家長的學歷、知識,甚至要查職業、驗家產。

  一些家長認為,這種做法可以為子女塑造一個更好的學習環境。還有一些家長援引歐美經驗稱,“考家長”有利於組建家長委員會,參與學校監督和管理,培育更多精英人才。有此背書,“拼爹”現象一直韌性地活了下來。

  就像中國人對“孟母三遷”的故事津津樂道,有觀點對“選家長”表示理解。不過,這種做法忽視了義務教育的本質和精神——普惠全民。中國鼓勵民辦教育存在,一是對公立教育不足的一個有益補充,二則是希望起到“鮎魚效應”,激發中國義務教育整體競爭力。如果人為築起籬笆墻,將一些孩子隔離在外,這便與“教育公平”理念背道而馳,也讓進入優質學校淪為了少數人的“特權”。義務教育的公益性蕩然無存。

  “考家長”“選家長”,流行於一些歐美民辦高校,因為學校和家長是相對平等的。這些家長組建的家長委員會的確有著很大話語權。中國的家長相對於校方,始終是弱勢。家長委員會也難言真正的獨立。與其說中國的“考家長”是方便父母參與學校管理,不如說學校是想把每個家庭變為學校“附庸”,讓家長肩負起校外輔導員和作業批改員等角色。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