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尋親門票”縱是炒作也無妨
http://www.CRNTT.com   2019-01-31 23:01:34


  河南一景區自2018年1月起,將300餘名失蹤兒童信息印在10萬張門票上進行銷售。近日,一名被拐10年的女孩看到這一信息後,找到了自己失散的親人。受此啓發,該景區又面向游客推出了“尋親通道”。

  此事經報道後引發關注,在一片贊揚聲中,也招致了部分質疑。有網友表示,借門票尋親成功率較低并有炒作嫌疑,女孩并非通過門票找到親人,而是在網上看到信息才聯系上親人。客觀看待新聞,“尋親門票”的確存在炒作成分,但能讓更多人看到并關注此事,怎麼也算得上是一種公益性行為。近年來,有不少企業主動策劃此類事件,比如有礦泉水將失蹤信息及親人聯系電話印在瓶身上,有酒廠將走失兒童信息印在外包裝上等,雖然被質疑借失蹤兒童搞營銷,但很少有人感到被冒犯。失蹤兒童是每個家庭的傷痛,對每個父母來說都是不可忍受的。許多人甚至放棄工作,終生尋找孩子。在這個意義上,哪怕只有一個尋回親人的案例,我們就能感受到“尋親門票”的正向價值,這樣好的“炒作”,又有什麼不能接受的呢?

  許多網友對景區“炒作”的質疑,進一步而言,其實是對商業介入公益的疑問。在一些人眼裡,公益本質上是“利他”的,就應該無償、非營利,就應該“不摻雜任何商業利益”。而商業本質上是“利己”的,如果動機都有問題,還能做好公益嗎?這樣一種想法,源於對公益事業的認知偏差。哈佛大學教授邁克爾•波特把履行社會責任分為兩種,一種是反應型的,一種是戰略型的。反應型的就是做個良好的“企業公民”,致力公益性捐助或減少污染;戰略性的則是尋找能為企業和社會創造共享價值的機會。當前,絕大部分公司涉足公益事業,都是屬於戰略性公益,希望通過公益增加美譽度、轉化為經濟利益,從而增強企業的競爭力及盈利。事實證明,“商業+公益”也可以顯著提升公益效率,創造更多社會價值。

  但網友的質疑也不是完全沒有道理。當下的確有不少商業活動喜歡打著公益營銷、悲情營銷的幌子,騙取消費者的愛心,如很多地方出現了舊衣物回收箱,但這些回收箱究竟屬於公益組織還是商業公司,不得而知;還有人玩出了“一元購畫”“一元改變命運”等社交化公益,但信息真真假假、虛虛實實,令人難以判斷;更有的存在關聯交易問題,如河南某基金會違規放貸24億元給一些公司進行關聯交易,建造“黃河女兒”像,進行房地產開發。這些現象的產生,都說明商業介入公益,的確會產生炒作乃至利益糾紛等,但歸根到底,問題在於公益的成色不够,而不是跟商業結合。因此,“商業+公益”未嘗不可,但前提是要保持專業,建立公開透明的運行規則,接受來自社會的監督以及司法監督、行業監督等。

  總而言之,不能因為要保持公益的獨立性、純潔性,就將商業拒之門外。目前,對失蹤兒童的尋找渠道,很大程度上借助了商業企業的力量。比如公安部上綫的“團圓”系統,就是以公安部全國打拐辦的數據為信源,通過覆蓋國內幾乎所有頂級流量APP進行高效推送。但網上尋找畢竟存在盲區,將真實信息更全面地呈現在各種載體上,可以更好地加大信息傳播。“尋親門票”既沒有消費人們的感情,也沒有冒犯失蹤兒童及家人,客觀上還達成了傳播的效果,不是一件挺好的事嗎?(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扶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