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猝死獲救”不能只靠運氣 急救知識亟待普及
http://www.CRNTT.com   2019-04-04 22:26:29


  日前,一位“幸運”的患者刷屏了。3月25日晚上,一名中年男子在北京東單體育館打籃球的時候發生猝死,恰巧,隔壁的羽毛球館有6位協和醫生在打球。得知消息後,6名醫生飛奔患者身邊,開展了半小時的現場急救。此後,急救車將患者就近送到同仁醫院,半小時後,患者蘇醒了。

  協和醫院官方微博發布了這個驚心動魄的急救故事後,網友紛紛感慨“患者太幸運了”。的確,發生心臟驟停時,附近正好有國內頂級醫院的醫生,及時開展心臟複蘇;所處的體育館正好配備有自動除顫儀(AED),經過兩次除顫,恢複了自主心率。不過,對於多數人來說,這樣的“幸運”是難以複制的。

  據統計,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的人數約54.4萬,其中超過80%發生在醫院以外,院外搶救成功率不到1%。心源性猝死急救,素有“黃金四分鐘”之說,如果在4分鐘以內對患者實施心肺複蘇,其救活的希望可以達到50%以上。每延遲1分鐘,生存率將下降10%。在生活中,由於急救常識缺乏,很多患者不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急救,等到救護車趕來時已是回天乏力。

  前不久,中日友好醫院外科重症醫學科副主任段軍,在做客人民網健康論壇時談到,“院外心臟驟停急救靠四個字——會、敢、近、全。”可以說,2017年10月1日起施行的《民法總則》規定“因自願實施緊急救助行為造成受助人損害的,救助人不承擔民事責任”,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敢”的問題。目前,主要應該在“會”和“全”上面下功夫。

  在發達國家,掌握急救技術已逐漸成為公民的基本技能。德國應急救護技能普及率高達80%,法國為40%,而我國不到1%。此外,自動除顫儀(AED)被稱為“救命神器”,如能在一兩分鐘內對心跳驟停的患者給予電擊除顫,救活成功率高達90%。自21世紀開始,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均已配置和推廣使用AED,美國達到317台/10萬人,日本達到235台/10萬人。我國目前只有0.2台/10萬人。

  事實上,心肺複蘇和自動除顫儀的使用,都不是什麼難題,普通人通過培訓完全可以掌握。值得欣慰的是,央視《新聞1+1》的調查顯示,有94%的網友表示願意學習相關急救技能,顯示了我國全民學習急救技能所具備的雄厚基礎。

  今年國務院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健康教育和健康管理。急救知識普及無疑是健康教育的重要內容,事關“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有關部門應將急救培訓和公共場所AED配置納入醫療布局規劃,通過把急救常識列入學校課程、開展急救知識公益講座、將AED配置與公共服務場評級掛鈎等途徑,提高急救知識普及率和急救設備配置率,讓更多人敢救、會救、能救。(來源:信息時報 作者:張淳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