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智能監控再好,也莫要越界“貪杯”
http://www.CRNTT.com   2019-04-08 15:56:13


  奧威爾小說裡的那句“老大哥在看著你”,似乎正在今天的智能化監管領域一語成讖。

  具有定位功能的智能手環前腳剛被學校用於“校園管理”,後腳就被公司用於監控環衛工的“上班狀態”。今年3月,在南京市建鄴區工作的部分環衛工人陸續接到了公司配發的一款智能手環,并被要求在上班期間佩戴。手環除了具備定位功能外,還有“監工”的功能——環衛工人上班期間若在原地停留20分鐘,手環就會自動發出“加油”的語音,提示環衛工人繼續工作。

  定位還是追蹤,叫人傻傻分不清;至於“加油”還是“加壓”,大概是板上釘釘的。正如網友調侃“耕地的牛一旦不出力了,後面的農夫就會啪啪地甩鞭子,這個智能手表與鞭子有異曲同工之妙。”按照此邏輯,在大屏幕上監管環衛工的監管者,也建議給他們發一塊——比如眼睛離開大屏20分鐘以上就友情提醒他們“醒醒”、離開工位範圍20分鐘以上就人文關懷幾句“加油”……看看他們究竟是沸反盈天還是愉快接受。

  環衛工的工作是保持環境衛生,只要他們把工作做好、完成任務和指標,企業的管理節奏可以因人而異。人畢竟不是耕地的牛、更不是保持一個頻率的機器,管理應始終以敬畏和尊重人的合法權益與自由作為前提。這是文明的紅綫,亦是制度的底綫。再說,從目的正義而言,一個環衛工究竟是消極怠工還是恪盡職守,看的是結果而不是甩胳膊的時間。攝像頭不是神仙,大數據更不是萬能的,智能監控再好也不能無底綫濫用,否則不僅會造成“道路以目”的怪象,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因這種有罪推定的惡意監控消弭殆盡。

  智能手表用來管理環衛工體現了兩重錯位:一是對“智能管理”的誤會:“智能環衛”不是把人裝進無縫監管的數據裡,真正的智能,是服務於人、裨益於人,進而讓工作更高效、順心;二是對“智能監管”的迷信:攝像頭也好、運動手環也罷,若非出於公共安全的考量,都是基於不信任關系而采取的負面激勵。這種數字化監管,本身也有顯而易見的弊端——就像“搖步數”的作弊方法一樣,若環衛工晃晃蕩蕩消極怠工,數據上肯定好看,但是工作質量真的能保證嗎?

  技術只有在使用者恪守底綫的情況下才不至於被打磨成冰冷的匕首。在《規訓與懲罰》中,福柯創造性地提出了全景敞視主義的權力運行機制。技術的全程監控,與其說是靠數據精准定位人的分秒行為,倒不如說創設了一種停不下來的“被監視的緊張感”。這種緊張的壓榨,放大了焦慮與懷疑,將工作與生活中的人無情地“物化”。正因如此,即便監控監管技術再發達,“能不使用絕不使用”永遠是其須嚴格遵循的底綫法則。

  南京環衛工“加油手環”事件被曝光後引起輿論熱議,因此公司於4月4日下午取消了20分鐘提醒功能和“加油”語音提示。但是在技術越發進步的今天、在管理越發智能的今日,遏止智能監控越界“貪杯”的衝動,并不能只靠媒體監督與公共輿情呼籲。(來源:光明網 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