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用硬規矩守住地鐵文明底綫
http://www.CRNTT.com   2019-10-31 21:20:41


  地鐵裡吃東西、手機追劇外放聲音、車門關閉後扒門……這些廣為詬病的行為都上“乘客行為黑名單”了。記者10月26日從交通運輸部獲悉,《城市軌道交通客運組織與服務管理辦法》日前發布,對乘客在地鐵內一系列行為進行規範。辦法將於2020年4月1日起施行。

  截至2018年底,我國內地共有24個省份的35個城市開通運營軌道交通,運營綫路171條。不過,與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不相適應的是,我國軌道交通法制化進程相對滯後,對於乘客行為規範的要求就是一個縮影。軌道交通具有人群密集、客流集中、空間封閉等特點,需要通過立法規範乘客行為,保障安全出行。同時,地鐵還是一張代表城市形象的名片,一個展示文明的公共空間。乘客的一言一行,不僅直接體現自身的文明素養,也會對他人造成影響。2005年,住建部曾出台過《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辦法》。去年,該辦法被交通運輸部發布的《城市軌道交通運營管理規定》所取代。然而,這些規定均未涉及地鐵文明。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在車上飲食,食物的味道會影響到其他乘客;如果有飲料潑灑到地面,可能導致乘客滑倒受傷等。此外,在地鐵上外放聲音也成為一大公害。針對這些社會呼聲強烈的問題,一些城市在制定或修改地方性軌道交通條例時,自行加入了相關禁止性條款,但各地規定不一。比如對於地鐵進食,北京、南京、上海等地都是明確禁止在列車車廂內進食。廣州則是禁止食用有刺激性氣味的食品。相比之下,重慶軌道交通并沒有禁止飲食,只是“提倡乘客不在車站付費區及列車車廂內飲食。”

  各地規定不一致、相互打架,既影響法律制度的公信力,也容易讓乘客無所適從,不利於形成文明共識。無論是從提高軌道交通服務質量的角度,還是基於增強乘客文明出行意識的考量,都需要出台統一的“頂層設計”,對於乘客行為加以規範,倡導文明乘車美德。此次公布的管理辦法,明確了攔截列車、向軌道投擲物品、車門關閉後扒門等影響運營安全的10類禁止性行為,以及手機追劇外放聲音、騎行平衡車、在列車內吃東西等影響秩序的7類約束性行為,將常見的不文明乘車現象一網打盡。根據辦法,拒不遵守乘車規範的,運營單位有權予以制止,制止無效的,應報有關部門依法處理。這就是立起硬規矩,守住地鐵文明底綫。相信有了這樣的規定,將對乘客文明有序進站、乘車起到有力的規範作用。(來源:半島都市報 作者:張淳藝)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