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頁 第2頁 】 
浦北客家儺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7-03-20 15:55:27  


  “儺戲”,即浦北客家民俗“跳嶺頭”,又稱“嶺頭節”、“儺舞”、“頌鼓”、“跳鬼僮”,客家人用之祈求風調雨順,年景豐收。主要分佈在龍門、北通、白石水、大成、張黃、三合、福旺等客家人集中聚居的地方。據統計,目前全縣大大小小的儺戲班子20多個,其中較著名的是龍門鎮儺班(客家人又稱之為“龍門頌鼓隊”)。

  ●客家儺起源

  浦北客家儺戲至少也有1500多年的歷史了。

  儺戲是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來的藝術形式之一,被稱之為中國戲劇和舞蹈藝術的活化石。儺戲,由古代民族社會圖騰崇拜發展而來,源自新石器時代,是古代盛行的一種“驅鬼逐疫”為目的的祭祀儀式。柯琳在《儺文化芻論》中介紹,儺可能產生在夏代中期,到商(殷)代已有定形。西周文獻記載亦已有“天子儺”的說法,可見孔子時,國有“天子儺”(即國儺),百姓有“鄉儺”(即鄉人儺),“儺”已有一定的體制。孔子也記載了“儺”,可知“儺”和“鄉飲酒”、“鄉射”、“鄉人儺” 一樣,已成為一種民俗文化。向上推論,近人對殷代甲骨文卜辭的研究中,已有人認為文字中已有“儺”字,應該說,這是關於儺最早的史料。

  因古代中原漢人不斷遷往各地,更因各地文化、貿易往來的不斷密切,使儺在中國迅速傳播開來,南至湖廣,北至蒙古, 西至雲貴川,東至閩台等。浦北客家儺戲便由客家先民的幾次大遷移從中原傳入。近年興起的客家文化研究認為:客家先民自漢始便陸續從中原遷居南方。自漢末客家先民第一次南遷,即自中原遷至長江流域,便把儺戲從中原帶到了南方。

  古代浦北相對封閉的社會環境、特有的文化個性和中原文化的慘透,為儺的生存和發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客家儺戲秉承了中原漢民族儺文化的優秀傳統,吸收了在遷移過程中沿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優秀文化和風俗,聚集了客家的人文精華,發展成為獨具特色的客家藝術表現形式,擠身漢民族大文化之中。

  ●客家儺表演

  古代的宮廷儺也稱“國儺”,規模很大,肅穆莊重。史料記載,在3000年前的周代,國王諸侯代表國家舉行“國儺”,全國上下吼聲聯聯。而客家儺是“鄉人儺”,由村民們自己演繹,雖不及國儺的聲勢,也有自己的特色。

  每年農曆八月至九月,客家儺戲表演開始,各村都有固定的活動日期,演出地點一般在村邊的山坡上,故稱“跳嶺頭”;開戲之前,都要到廟裏拜祭,在這裏,又是一場別開生面的表演,有些村莊祭完廟後就直接在廟前空地表演,故又稱“跳廟”。每年持續時間約兩個月,是一年中時間跨度最大的節日,所以鄉間稱之為“嶺頭節”。

  浦北客家儺戲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表演內容大致有“開擅”、“扯大紅”、“跳三師”、“拜四師”、“舞五雷”、“五雷滅妖”、“慶豐收”等,通常取材於神話傳說、民間 故事和戲曲故事。一般有打擊樂伴奏,節奏明快有力,起伏跳躍,富於藝術性。浦北現仍保留有20多個儺班,風格各異、豐富多彩的近百個傳統節目。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