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論:李友邦的智慧 變政治包袱為抗日力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5-11-01 00:36:28


李友邦將軍
  中評社北京11月1日電(作者 趙慶華)抗戰時期的台灣義勇隊是唯一一支由來自失地台灣的同胞組成的與日寇進行正面鬥爭的抗日隊伍,其部分隊員為來自抗戰時期崇安縣墾務所的台灣籍民。目前學界對李友邦將軍吸納崇安台民為台灣義勇隊隊員的評價僅是從宏觀層面一帶而過,給予積極評價。近來筆者在查找資料過程中,偶然發現能夠佐證這一舉措積極影響的具體例證——原來身份為福建省崇安縣墾荒台民的謝掙強、曾溪水,經由李友邦將軍吸納崇安墾荒台民為台灣義勇隊隊員的舉措,成為台灣義勇隊隊員,在祖國大陸的抗日活動中發光發熱,進而在國民政府接收台灣的各種籌備活動乃至台灣接收過程中成為被重用的台籍志士。

  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以後,中日關係進一步惡化。因1895年《馬關條約》簽訂後,台灣被割讓與日本,當時相當一批居住在福建的台灣籍民,這一時期成為在閩“日台僑民”中的“台僑”。儘管中日戰爭全面爆發後,日本領事已下達撤僑命令:將在閩台僑撤回台灣,然而,仍有相當部分的台民滯留在福建。這些滯留不歸的台民成為令福建省政府頭疼不已的群體。當時福建地區的台籍浪人問題十分嚴重,給福建省國防帶來巨大壓力。受台籍浪人的牽連,留居福建的日台僑民也因此受到福建省及各縣市政府的重點關注與警戒。為此,1938年5月,福建省政府由此作出將福州、晉江、石碼等地的台灣籍民送往閩北崇安地區進行集中管理的重大決定。在抗戰大局勢下,這批台灣籍民因福建省政府及崇安縣政府安置經費十分緊張,生活發生嚴重困難,未能得到妥善安置。

  1938年10月10日,朝鮮義勇隊在漢口成立,直屬國民黨軍事委員會政治部,承擔第五戰區和第九戰區瓦解日偽敵軍的政治工作。朝鮮義勇隊的成立給予李友邦極大的鼓舞。抗戰以來,閩北崇安縣境內被集中起來從事墾荒的台民,此時正好有了用武之地。於是,李友邦決定仿照朝鮮義勇隊,組織台灣義勇隊。

  在福建省政府及李友邦的共同運作下,崇安墾荒台民赴浙參戰一事有了著落。它為崇安日台僑民提供了實現人生價值和理想的機會,同時也從某種程度上為他們提供了晉升的渠道。這一點從台民謝掙強、曾溪水的經歷即可看出。以下為從檔案資料中檢錄之謝掙強、曾溪水二人的活動情況。

  1939年,曾溪水及曾子爐、曾炳達、林飛賓、傅郭氏、楊依嬌、呂惠、鄭來、鄧秉輝、陳伴治、鄧基頭、鄧新穎、鄧高頌等13人,以集體形式向崇安縣縣長劉超然提出加入墾荒申請:“竊曾子爐等自出所獨立生活以還,千方百計圖謀事業,因鑒此地貧赤太甚且人情風俗言語不同而無適當事業可圖,是以座吃山空,四口日食無供,勢將流為餓殍,伏冀鈞長憐恤拯救蟻命,准予加入墾戶庶幾維持殘生,其感戴之德,後世不忘也。”1938年10月12日,台籍墾民謝掙強(子培)、邱衣嫩、黃邦榮、莊添和因墾務所所發救濟夥食費已用罄,饑餓不堪,只好采伐樵木以節省買柴之資,但在路上遭鄉眾30餘人的劫奪。為此,他們上訴墾務所所長何祖炘。何祖炘接到上訴後,令墾務所管理員張英會同城區聯保赴肇事區調查,並囑咐其“如果屬實,應責成當地保長將物件悉數歸還,嗣後並嚴令禁止采伐有關風景及私有之林木”。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