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硬幣:不止流通那點事兒
http://www.CRNTT.com   2017-11-30 10:47:25


  中評社北京11月30日電/今年12月1日是我國硬幣發行60歲“生日”。隨著近幾年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的推廣,面值偏低的硬幣逐漸淡出流通市場,但硬幣發展這60年也見證了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

  1.硬幣的鼻祖是海貝

  如果要用“金屬鑄造的貨幣”來定義硬幣,那麼,硬幣在我國已有幾千年歷史。

  貝幣曾是我國最早的原始貨幣,是錢幣的鼻祖。隨著商品交換的不斷增加,真貝供不應求,到了商朝後期,青銅冶煉技術逐步成熟,用青銅鑄造的仿銅貝出現,這是我國金屬鑄幣的開始,也是目前世界上發現最早的硬幣。在河南安陽和山西保德等地的商代晚期墓葬中,都出土過3000年前的銅貝。其貝面凸起,還模鑄一道貝齒,由於沒有文字,古錢幣學家稱為“無文銅貝”。

  到春秋戰國時,北方地區的金屬貝還有“金貝”“銀貝”“鎏金銅貝”等,銅鑄幣的產生,使古代貨幣進入了一個新時期。

  在西方,據希臘歷史學家希羅多德記載,古希臘呂底亞人善於經商,是世界上最早的小店鋪經營者。由於商業需要,也恰好流經此地的河流中盛產一種金銀合金,最早的金屬硬幣——有固定形狀、圖案和重量的金屬塊於公元前七世紀就在該地區產生,這被認為是西方金屬鑄幣的開始。呂底亞古國建都於薩迪斯,據說那裡曾建立過造幣廠。在呂底亞被波斯人征服後,呂底亞人和移民到這一帶的希臘人仍然繼續製造金幣和銀幣,並流傳到愛琴海和希臘等地。

  由各種銅合金、白銀等材質製作的金屬幣,具有使用方便、耐磨損、流通壽命長等優點。

  如新中國首次發行的硬幣,就是由鋁鎳合金打造而成,很多人都親切地稱之為鋼鏰兒、大鏰兒、鏰子等。

  殊不知,小小一枚硬幣,要經歷模具設計與製作以及製造生產兩大環節十多道工序才能“誕生”。

  拿我國1元的硬幣來說,在製造環節,“鎳包鋼”的坯餅經過壓印機後,壓印上花紋圖案,“美容”之後經過傳送帶進入在線機檢設備進行產品質量判定,包括圖案是否清晰飽滿、正背模是否對正等,不合格的產品會被剔除,合格的進入自動封包線進行包卷、塑封、裝箱打包。

  而硬幣設計、模具製作是造幣前的必備環節。上海造幣有限公司高級工藝美術師餘敏,是我國第四套人民幣中1元牡丹硬幣原模的雕刻者。他曾回憶道,當時首次採用“鎳包鋼”這種新材料時,根據設計圖稿做成的立體浮雕在油土模、石膏模上要經過反覆修改,從開始到最後完成大概花了兩三年的時間。其中,最難把握浮雕的高度,只能控制在1毫米的10%。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