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幻想類作品亟待提升文化內涵
http://www.CRNTT.com   2018-11-04 16:04:12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11月4日電/中國幻想類文藝作品完全有能力去溝通全球範圍內不同文化群體和年齡群體的情感和期待,凝聚共同價值,開闊創作視野,提升藝術品質

  近年來,《古劍奇譚》《琅琊榜》等一系列幻想類網絡文學及其影視改編作品受到青年觀眾較多關注,一時間同類型作品蜂擁而至。這些作品多化用傳統文化要素,其中一些在人物塑造和故事講述上頗具匠心,然而相當一部分還存在想象力匱乏和文化營養貧乏問題,甚至存在低端模仿的情況。隨著讀者觀眾對作品品質要求不斷提高,幻想類文藝作品中所呈現出來的問題亟待反思和解決。

  想象是人類心智的基本能力,也是人類精神殿堂中的明珠。自古以來,中華民族就不乏“大鬧天宮”“柳毅傳書”等膾炙人口的經典故事。當下,幻想類文藝作品已經成為全球流行文化中令人矚目的現象,新世紀以來,“哈利·波特”“指環王”滋養了許多年輕人的精神世界,它帶來的文化傳播效應值得我們重視和總結。提升我國當前幻想類文藝創作品質和水平,有助於創造性轉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中國文化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增強中國文化在世界範圍內的認知和認同。

  總體而言,當前我們的幻想類文藝還存在兩類突出的創作問題。首先是對傳統文化元素藝術處理失當。應當說,任何成熟的幻想類文藝作品都離不開特定歷史文化土壤。近年在青年群體中流行的“修仙”和“盜墓”類型,借用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傳說、工巧、物候等,試圖吸引讀者和觀眾目光,為故事增添歷史文化厚度。然而,對傳統文化資源的使用,不少還僅僅停留在“名物”階段,借用幾個眾所周知的人物和地理名詞,隨意改動具有特定文化內涵的意象,藝術傳達也僅限於表面上的視聽奇觀和敘事上的鋪陳獵奇,難免令人產生審美疲勞。

  更深層次地,幻想類文藝作品還應當解決精神文化內涵貧乏的問題。雖然形式上五花八門,但一些作品在主題方面還停留在對青年群體的愛情和職場等切身感受的簡單模仿和情感宣洩上。相當一部分作品呈現的都是宮鬥和苦戀,不僅主體情節單薄,常受觀眾批評,價值層面也充斥著不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現代精神的落後思想。這種打著傳統文化幌子傳播落後思想的現象,本質上是沒有處理好繼承與發展的關係。傳承傳統文化不能簡單搬用、套用,而要結合現實挑戰和時代精神進行反省和甄別,面向未來、古為今用。

  在創作過程中解決上述形態和價值兩個方面的突出問題,要處理好想象與歷史、想象與現實、想象與世界這三組關係。

  第一,處理好想象與歷史的關係,就是要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資源進行深入研究和多層次創造性轉化。應該看到,中外成熟的幻想類作品塑造的想象世界和英雄人物,不僅在故事和視聽細節上富有很強的歷史、社會和文化質感,更重要的是承載和發揚了獨特的文化價值和世界觀。只有扎根於傳統文化的精神內核與生活智慧,才能從傳統中獲取創作滋養、收獲文化自信,進而提升作品的藝術價值和文化價值。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