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單霽翔“執掌”故宮這七年
http://www.CRNTT.com   2019-04-10 16:34:41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圖片來源於網絡)
  中評社北京4月10日電/過去的這一年,常常聽到別人喊“故宮上新了”,但這一回,上新的是院長。4月8日,原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正式宣布退休,原敦煌研究院院長王旭東接任,成為故宮新掌門人。

  單霽翔一直自稱自己為故宮看門人,而非掌門人。“執掌”故宮博物院7年,在他的革新下,近600歲的故宮變得更“好玩”。這些年,除了更“好玩”,故宮都發生了哪些巨大或細微的變化呢?

  文物開放展示

  單霽翔接任故宮時,作為世界上規模最大的古代宮殿建築群,長期以來開放區域只占30%,186萬餘件文物藏品99%沉睡在庫房。單霽翔曾提到,當一個博物館只拿出3%的文物進行陳列,拿出30%的文物進行網上公示,這對社會公眾是不負責任的。

  故宮先後進行的七年文物清理和三年藏品普查清理工作,以及持續不斷的文物藏品修復保養工作——這些龐大文物基礎建設工程已經呈現出階段性成果,使故宮博物院文物展出比率兩年內將遠遠突破目前的2%,有望在年內達到8%,明年達到12%,並進一步向30%的目標邁進。

  擴大開放面積

  單霽翔曾數度公開表示,有信心能夠在2020年之前把所有的古建築修完、對外開放。規劃到2025年故宮一百年院慶的時候,能達到85.02%的目標。

  得益於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確保了目前故宮古建築處於健康穩定的狀態,使陳列展覽得以全院範圍內大規模鋪開。故宮古建築整體維修保護工程、“平安故宮”工程都將在2020年6月30日前達到既定目標。

  2014年,是故宮的關鍵轉折點——開放面積首次過半,達到52%。2017年,開放面積達到76%,“南大庫”開放後故宮開放面積就已達到80%。

  得益於故宮開放範圍日益擴大,使院內各個展陳區域都能夠向觀眾開放,源源不斷地提供新鮮的展覽體驗。

  北京西北五環外的西北旺鎮,將近600歲的紫禁城將在這裡建設一個新院區。未來,新院區將為文物展示空間捉襟見肘的紫禁城新增3.5萬平方米展示空間,每年預計迎來300萬遊客。

  北院區將融文物保護修復中心、文物修復展示中心、文物展廳、宮廷園藝中心、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空間等於一體。未來,觀眾將在這裡見到故宮中無法見到的大型家具、地毯、巨幅繪畫等珍貴文物。

  限流、實名、網購票

  故宮博物院每年接待觀眾數量都在千萬人次以上,是世界上觀眾訪問數量最多的博物館。2012年參觀故宮博物院的觀眾數量首次突破1500萬人次,2016年觀眾數量仍然突破了1600萬人次,2017年達到1670萬人次,2018年則超過了1750萬人次。

  為解決“人太多、買票難、無位置可坐”的問題,為平衡淡季和旺季、假日和平日觀眾參觀人數之間的巨大差距,經過充分準備和試驗,故宮博物院於2015年6月13日起,正式實施每天8萬人次限流措施。至此,每天超過10萬人次,甚至達到18萬人次的觀眾參觀極端高峰不複存在,實現了觀眾有尊嚴地參觀故宮博物院。

  同時,為改善參觀秩序,提升參觀體驗和舒適度,故宮在2017年7月至10月試行全面網絡售票,10月下旬正式實施,同時取消現場窗口售票。

  “學術故宮”“數字故宮社區”建設

  故宮博物院近年推進“學術故宮”建設,故宮研究院充分發揮研究人員的積極性,研究領域涵蓋了考古、古文獻、明清宮廷歷史、戲曲、書畫、陶瓷、玉器、藏傳佛教、書法、畫法、宮廷技藝、宮廷原狀、文博法治、中外文化交流、世界文明古國、鐘表、影視、文化遺產、中醫藥文化等22項,使研究成果不斷轉化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服務廣大社會公眾的豐富內容,使各項活動充滿文化內涵。

  從1998年成立故宮資料信息部開始,故宮的數字化之路已經走了20年。故宮博物院資料信息部主任蘇怡表示,“最大的訴求就是希望他們把最好最新的技術和設備拿來,能夠把我們的文化內容,以最好的方式去呈現。”

  “數字故宮社區”建設的不斷深入,使得故宮博物院豐富的文物藏品資源能夠通過數字技術,以廣大觀眾喜聞樂見的多種方式傳播。故宮開放範圍日益擴大,使院內各個展陳區域都能夠向觀眾開放,源源不斷地提供新鮮的展覽體驗。

  故宮成“網紅”

  2015年9月,“石渠寶笈”特展開幕,全卷《清明上河圖》展出,很多人進了故宮以後不往前面走,而是奔向展覽所在的武英殿。越跑人越多,越跑越快,為此還誕生了一個新名詞——“故宮跑”。

  這麼一個展覽,隊伍排了幾百米長。有個老先生提意見,說故宮博物院怎麼搞的?辦個展覽怎麼像運動會一樣還要跑,“我還穿了一雙球鞋,結果第一批就沒進去。”

  在單霽翔看來,出路在互聯網。這樣才能讓更多的人看到故宮,看到故宮的種種變化。在此後的時間裡,故宮更新了官方網站,開發諸多APP,其文創產品也不斷成為“網紅爆款”。

  博物館文創開發

  近幾年,故宮突然“好玩”起來,80後和90後已經成為參觀故宮博物院的“主力”,00後也緊跟其後。六百歲的故宮,怎麼就抓住了年輕人的心?單霽翔曾數度表示,要向年輕人打開厚重博物館的大門,要用“新方法”來表達。

  2013年8月,北京故宮第一次面向公眾征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此後,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擴展到了更多領域。從最初的膠帶到睡衣,從漫畫、歌曲到手機遊戲,從口紅面膜到互動遊戲書……

  “奉旨旅行”行李牌、“朕就是這樣漢子”折扇等各路萌系路線產品使600歲的故宮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姿態變得年輕。單霽翔表示,故宮博物院的文創產品收入在2017年就已達15億元。

  讓故宮變得更公益、更有教育意義

  今年4月2日晚,1對天燈、1對萬壽燈、5對宮燈複原品在故宮乾清宮廣場拍賣,並全部成交,共拍得2005萬元。

  此次拍賣所得善款將全部用於山西省婁煩縣、山西省靜樂縣、內蒙古自治區阿爾山市、廣西壯族自治區巴馬瑤族自治縣等貧困地區的教育和文化等事業。

  商品只是文化傳播載體,故宮關注的還有教育。而在學術研究之外,面對學校、社區的教育也成了這些營銷收入的“用武之地”。

  故宮在和不少學校研究綜合實踐課程。單霽翔說,已經有四十多個這樣的課程應用到各學校不同年級的孩子中間。每個這樣的課程都會有一個學習卡、一個材料包,孩子們在老師的指導下,動手拼拼貼貼、剪剪畫畫,把自己做的成品帶到學習生活中去。

  每次故宮的教育活動都爆滿,孩子們串朝珠、畫龍袍、做拓片……全是免費的。單霽翔說,故宮把大量的營銷收入投入到孩子們身上,“這些活動讓他們長大後一定會成為對中華文化熱愛的一代人。”

  來源:人民網-文化頻道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