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日報:深度撞擊大科學項目大科普作用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5-07-29 09:29:38  


  中評社香港7月29日電╱《光明日報》今天發表評論指出,前一陣的“深度撞擊”,作為科學事件,雖不至於到了“婦孺皆知”的程度,但成為街談巷議的熱門話題則肯定無疑。時至今日,圍繞這場“撞擊”,媒體所掀起的報道熱情仍余波未平,與“撞擊”有關的深度報道、背景知識、專家解答等內容還大量充斥著熒屏、廣播和版面,這次撞擊也成了一次紮紮實實的科普行動。因此,評論指出,大科學項目能起大科普作用。
 
  評論說,在太空點燃一束亮麗的“燄火”,億萬雙眼睛關注這激動人心的瞬間。這中間會啟迪多少求知少年追求科學的心智呢?科學家們不遺余力地宣傳進行“深度撞擊”的意義是為了保護地球,保衛人類的安全,這怎不令公眾對科學家懷著敬意。就連實施“深度撞擊”的代號也選擇了與此前上映的大片同名,這絕不是隨意地將虛幻變成現實,這迎合了公眾的一種心理期待。 

  評論介紹,“深度撞擊”計劃,總耗資3億多美元,在美國也就相當於一、兩部大片的投入,這在美國的科技計劃中,算不得真正的大投入。而就目前人類所掌握的技術,實施這一項目也並非難事。難怪國際上有科學家將這場撞擊稱為“科技秀”。這場“撞擊”究竟能有多大的科研收獲暫且另說,但從另一個角度,我們不得不嘆服美國科學家的創新思路,特別是美國科學家致力於拉近科學研究與公眾之間距離的努力,是很值得中國科普工作借鑒的。 

  評論指出,相比較,中國的重大科學項目卻很少有人知道。普通公眾不知道科學家在幹什麼。這一方面固然是由於中國科技經費投入少,重大科學項目還不多的客觀原因,但另一方面也有科學家方面的原因。中國科學家在確定重大科學項目的時候,一般僅從學科角度出發,很少考慮對公眾進行科普的需要,個別科學家更視媒體的宣傳為幹擾其科研工作,而不願配合。 

  為什麼會造成中國科學家與國外科學家對待科普態度如此大的反差呢?原因在投入體制上。國外的科研投入是多元的,主要靠納稅人的錢,在這種體制下,科學家必須不斷向公眾宣傳,以贏得公眾的支持,才能獲得更多的科研經費;與此同時,在科研項目設計上,也必須更多考慮公眾的接受程度,才能使科研項目持續下去。因此,在公眾的視線裡,美國的大科學項目總是接連不斷。而中國科研投入還是以國家投入為主,科研項目的決定權也是在專家咨詢基礎上,由政府部門進行決策,而科研的結果只需經專家鑒定或論証即可,這便導致科學家缺乏積極接觸公眾的動力,也使中國科研與科普工作“兩張皮”的問題一直無法突破。為此,國家甚至採取行政措施,將科研報告與科普報告這兩項工作捆綁在一起,但俗話說“強扭的瓜不甜”,社會上叫得響的科普作品仍是寥寥無幾。 

  因此,評論認為,當前要加快科研投入體制的改革。只有科研帶科普,科普促科研,大科學項目帶來大科普機遇的機制建立之日,才是科普工作進入嶄新境界之時。可喜的是,近幾年國家投入在科研總經費中的比例正呈不斷下降趨勢,科研投入也呈現多元化趨勢,因此,中國科學家們走近公眾、走入公眾當指日可待。 


    相關專題: 深度撞擊 人類首度炮轟彗星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