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國外交專家來華演講 聚焦貿易戰
http://www.CRNTT.com   2018-09-29 00:11:36


  中評社北京9月29日電(記者 徐夢溪)對外關係委員會高級研究員Miles Kahler教授受邀於9月27日在中國與全球化智庫(CCG)北京總部發表演講,分析中美關係的現狀和未來,闡述了他對冷戰後國際環境的轉變和國際局勢未來可能性的分析和觀點。

  Kahler首先介紹了國際局勢在近三十年間的變化,這一變化很大程度上解釋了中美關係呈現目前狀態的原因。冷戰結束後,區域化成為國際形勢的一大特點:不同地區正遵循不同的發展軌跡,地區間的分歧也愈發鮮明。與區域化相伴的是國家正嘗試建立並鞏固地區秩序。例如,中美兩國都在努力鞏固在其所在地區的競爭優勢,通過建立鞏固地區秩序來構建全球秩序。

  在這些變化下,全球化也呈現了四大特點,即金融全球化,貿易放緩,數據流動加速,人口流動成為常態。這些新的特點要求中美兩國改進、更新並補充原有的全球治理機制,磨合和協調因制度、觀念、發展程度等差異造成的國家間的分歧,並尋求獲得本國國內民眾對政策的支持。

  Kahler探討了未來國際局勢的三種可能性。第一種可能性是國際體系的碎片化,即國際機制不斷弱化、地區機制不斷強化,集體領導模式宣告失敗。第二種可能性在於全球治理體系停滯不前。隨著國家內部反對全球化的情緒愈發高漲、新興國家挑戰傳統國家,全球治理體系很有可能陷入僵局。最後,全球治理也有可能經歷變革:國家和地區政府、非政府組織、跨國公司均可能成為全球治理的主體,而氣候變化、網絡安全、全球健康及維和等重大全球議題也正呼喚有效的全球治理機制,這些因素都有可能促成全球治理體系的重大轉變。

  基於上述分析以及中美貿易戰的持續升級,Kahler教授也為中美兩國應對貿易戰和全球治理提出了兩個建議:

  首先,在全球治理層面,中美兩國需要尋找一種合理解釋使國內民眾能夠恰當地理解國家正發生的變化。國家應關注國際面臨的問題,理性地思考和分析國內民眾的意見和反應,即便中美兩國制度分歧愈發鮮明,兩國也可以嘗試建構一種新的能夠相互認可的國際理論來一道加強推進全球治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