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劉細良腹背受敵 不會當打手
http://www.CRNTT.com   2006-02-11 09:06:18


劉細良曾與香港民主黨關係良好,現已決裂。(資料圖片)
  中評社香港2月11日電╱香港資深傳媒人劉細良獲委為港府中央政策組全職顧問後,香港特首曾蔭權在傳媒、公關戰略上的人事部署,基本完成。劉細良昨日剛上任已腹背受敵,民主派與親中陣營都指他是對方的打手,但他說︰「我希望能運用自己的強項,為香港特首、政務司司長及財政司司長,提供不同形勢的政治分析,並非要把某一種政見帶入政府。」 
  
  《香港經濟日報》日前專訪劉細良,他說,香港回歸前中央政策組的角色,也是為港督及核心高官,就不同社會議題,進行政策研究,提出見解、探測民意,分析形勢,「只是過去數年中策組的工作,較集中在長遠政策研究。」 
  
  事實上,劉細良與中策組甚有淵源。91年加入港同盟(香港民主黨前身),翌年便在現為香港科技大學社會科學部助理教授馬嶽的推薦下,出任中策組小組成員,後轉任兼職顧問,直到97年。「當時有幫手寫報告給(前)港督彭定康,就肥彭政改方案、最低工資及老人退休金議題,分析可能會引發的政治後果。我們的責任是向決策者提出smart questions,做不同形勢的評估。」 
  
  「大家可以看看我過去的工作經驗,我是對政治有熱誠,但見解無法在民主黨倡議出來,所以轉到傳媒工作,到政府是因為自己對時局的分析能用得上。」劉細良接受媒體訪問時,多番強調,外界指政府是因其民主派背景而聘用他,是一個誤解。他亦非曾蔭權的貼身智囊,中央政策組亦非心戰室。 
  
  不過,多個政黨,以至政府內部對劉細良加入中策組的作用,與他本人的理解顯然不同。一位政府高官有此看法,「中策組顧問本來已懸空,曾蔭權不用到立法會開位,便能安插劉細良到政府。我不認為,劉細良最終會留在這個位。07年曾蔭權順利連任後,必定會再有安排,他或者代佳叔(劉兆佳)做中策組首席顧問,又或者接曾俊華做特首辦主任,也說不定。」無論是政府高官,或是劉細良的好友都認為,他現時的職位只是「幌子」,好戲在後頭。 
 
  馬嶽認為,曾蔭權近日在傳媒及政治謀略上的布局,大有彭定康的影子,何安達及劉細良,就是當年「肥彭」身邊,有「大細龜」之稱的近身智囊黎偉略與戴彥霖。中央政策組甚至有可能改組,回復當年顧汝德(Leo Goodstadt)領導時負責收風、掌握民情的功能。 
  
  港府昨日公布劉細良的任命,任期由昨日起至明年6月底。他是接替離開中政策年半的練乙錚,出任全職顧問。 

與民主黨關係 由得寵到決裂 

  劉細良1991年香港中文大學研究院畢業後,即加入香港民主同盟(香港民主黨前身)做研究,當時這名青年軍,甚得前正、副主席李柱銘和楊森歡心,喜歡找他寫講稿、演辭。 
  
  「他幫你寫稿,就會寫得很像你的風格。」劉細良好友說。 
  
  97年6月30日回歸前夕,李柱銘在立法會大樓外,高喊「香港回歸,不單是土地回歸,最重要的是,民心回歸,讓我們真正的民主,更大的自由空間,才能獲得港人的民心。」該演辭便是出於劉的手筆。 
  
  李柱銘更喜歡詢問劉細良的意見,兩人關係密切,令人誤以為劉是李的助手。時至今日,李柱銘還不時致電劉細良談政事。 
  
  但1997年臨時立法會成立,令劉細良與民主黨一眾大哥元老不和表面化。當時民主黨杯葛臨立會,議員都要「下車」,直至1998年重選入局。但「他們落車後,日子又依舊過,沒有認真思索民主黨的發展策略」,令劉細良更同情被主流派打壓的黨內少壯派。他意興闌珊,準備離開民主黨研究部,李柱銘便介紹他給香港《壹週刊》老闆黎智英,過檔打工。 
  
  不過,劉細良在香港《壹週刊》把民主黨當時的核心領袖,即張文光、李永達和楊森,冠以「張李楊集團」,令人聯想到六四事件時被指下令鎮壓的「鄧李楊集團」,使他與民主黨主流派的關係正式決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