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新技術革命正重構全球競爭發展格局
http://www.CRNTT.com   2019-07-03 08:08:30


  中評社北京7月3日電/近年來,全球科技創新進入空前活躍期,信息、生命、材料、能源資源和空天海洋等領域呈現突破態勢,新技術革命正在加速學科交叉融合,引領產業變革方向,將深刻改變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重構全球創新發展與競爭格局。

  聯合國貿易發展會議發布的《2018年技術與創新報告:利用前沿技術推進可持續發展》提出,未來發展最重要的前沿技術包括: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3D打印、生物科技和健康技術、先進材料和納米技術、可再生能源技術、人造衛星和無人機、區塊鏈等。

  主要國家針對自身情況對未來科技前沿領域做出預測和規劃。2017年美國科技政策辦公室發布備忘錄,認為從個人、地方、國家、全球和星際五個層面促進20項科技前沿投資和跨部門合作,能夠推動未來50年美國創新。日本第十次技術預見,涉及信息通信技術、健康醫療生命科學、農林水產和食品生物技術、空間海洋和地球科學基礎、環境資源和能源、材料設備加工、社會基礎設施、社會服務等8個領域,遴選出面向2045年的932個技術課題。韓國2017年第五次技術預見,提出面向2040年的社會基礎設施、生態環保、運輸機器人、醫療生命、信息通訊和製造融合六類共267項未來技術,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需求。

  基於主要國家、國際組織對於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的判斷,筆者以為可以從2025年和2035年兩個時間節點思考未來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

  到2025年,人工智能、教育技術、移動互聯網、物聯網、雲技術、高性能計算、網絡安全、大數據、數據挖掘、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先進機器人、自動駕駛汽車、下一代基因組學、3D打印、先進材料、儲能技術和可再生能源等將開始改變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

  到2035年,在信息技術領域,計算技術向超高性能、超低功耗、超高通量方向發展,通信與網絡向廣域覆蓋、超高帶寬、智能泛在方向發展,信息獲取與感知向高精度、集成化、多用途方向發展,物聯網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動產業變革,驅動科技、經濟、社會、環境發展數字轉型。在生命健康技術領域,系統生物學、合成生物學快速發展,基因工程、精准醫學、再生醫學、數字醫療技術將大大提高人類對疾病的認知、診斷、治療和預防能力。在能源技術領域,新能源技術、能源清潔利用技術、節能技術和能源互聯網技術發展迅速,能源安全保障能力顯著提升。在先進材料和製造技術領域,納米材料和超材料、先進合成材料、信息功能材料、耐高溫結構材料、抗輻射材料、高強度複合材料等取得突破並廣泛應用。在空天海洋領域,運載與發射技術、在軌服務與維護技術、臨近空間開發利用技術、先進海洋觀測探測技術與裝備、先進海洋工程技術與裝備、深海資源開發設備等取得突破並廣泛應用。

  需要指出的是,人類文明經歷了農業化、機械化、電氣化和信息化社會等四個發展階段,正在邁向網絡化社會發展階段。網絡化社會的基本特征是數字化與連通性和社會創新,知識型人口數量將成為創新創造能力的決定性因素。一方面,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實現了數字化,人與人、人與物、物與物實現了高速移動互聯,使人們生活得更安全、更放心、更便捷、更舒適、更幸福;另一方面,數字化與連通性顯著增強了人的交互能力,促進了人的創意交互以及知識資源與公共基礎設施共享,交互成本和創新創業壁壘顯著降低,導致創新思想和創意呈現指數增長,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創新。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穆榮平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