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論壇
2007年10月號,總第118期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美國堅持推行全球反導體系的戰略意圖及其影響
主 辦:中國評論月刊

顧 問:徐鷹(中國評論月刊社務委員會主席)

主持人:郭震遠(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研究員、
        中國評論月刊學術委員)

策 劃:郭偉峰(中國評論月刊社長)
    周建閩(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

評論員:彭光謙(中國軍事戰略問題專家、少將)
    傅夢孜(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所長)
    時殷弘(中國人民大學美國研究中心主任)
    邢廣程(中國社科院東歐中亞研究所所長)
    徐緯地(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研究員、大校)
    趙小卓(軍事科學院世界軍事研究部副研究員、
        大校)

執行人:羅祥喜(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王 平(中國評論月刊副總編輯)
           
時 間:二OO七年第十次座談會(總第一百一十八次)
地 點:中國評論北京辦事處會議室

  郭震遠:開場白


  美國搞導彈防禦系統,折騰了大約三十多年了。一九七二年就有了“反導條約”,說明當時反導問題已經提到日程上來了。八十年代星球大戰計劃很熱鬧了一陣子,到小布什上台、九一一以後,反導系統的建設問題在美國越炒越熱,最近好像又起了一個高潮。

  原來搞反導系統,主要是美蘇兩家相互針對,而現在小布什說他是針對“恐怖主義和無賴國家”。但是事情好像不是那麼簡單,美俄吵得厲害,把歐洲也捎帶著捲了進來。亞太這一邊,美、日、澳聯手,此中恐怕也有針對中國的意思。

  我想,小布什還有一年的任期,那麼要把這個反導系統搞起來,這僅僅是小布什、共和黨的意圖呢?還是在美國本身就有相當程度的共識?就是說,即便換了民主黨人做總統,這個系統會不會接著搞下去?再有,美國現在在伊拉克比較被動,但是他們為甚麼還要在這個問題上折騰呢?

  所以我覺得,在整個現象之後,小布什和美國的軍方、政界,應該還有更深層次的考慮。一個法國專家認為,美國人現在搞的導彈防禦系統,不是戰略考慮,祇是一個神學政治的考慮,是美國人對絕對安全的一種追求。的確,有些事情從正常的戰略思維來講,好像是有點不正常。

  所以今天請大家來,希望大家對美國建設導彈防禦系統的戰略企圖、對歐洲局勢的影響、亞太局勢的影響,請大家發表意見。同時也判斷一下,下一步會朝甚麼方向發展?有觀點說當年雷根設計的星球大戰計劃最終通過軍備競賽拖垮了蘇聯,我對此說法一直是有保留的。那麼,現在這種狀態,會產生甚麼影響,請大家發表高見。

  彭光謙:美國想建立絕對戰略優勢
      實現絕對安全和絕對控制


  導彈防禦系統已經有四十年發展史

  如果從六十年代中期算起,到今天已經四十年了。當年蘇聯在莫斯科周圍搞了個“橡皮套鞋”系統,美國也搞了個“衛兵”系統。幾經起伏,一九七二年雙方簽署反導條約,基本上凍結了這個方面的發展。到一九八三年,雷根又炒起了“星球大戰計劃”。而到克林頓時代,又把“星球大戰計劃”縮小了一點,暫時先搞一個“戰區導彈防禦系統”。真正搞“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是從小布什開始的。

  小布什搞的這個系統,脫胎於“星球大戰計劃”,兩者有一定關係,但又有所不同。

  雷根的“星球大戰計劃”更多地是著眼於在兩極對抗體制下,與蘇聯爭奪軍事優勢,有著特定的對象。“星球大戰計劃”規模龐大,但是技術上很不成熟,還是一種預期中的計劃;是一個倡議性的東西,而不是現實存在的東西。從戰略上講,雖然不一定就是它拖垮了蘇聯,但它的確是挑起了競爭,有把蘇聯拖進來的意圖。不論是戰略誤導也好,還是有意誘騙也好,應該說美國還是有這種意圖的。由於技術的限制,“星球大戰計劃”並不具備現實的可能性。

  克林頓上台之後,停止了“星球大戰計劃”,而將它變成了一個縮小了的計劃。利用原來開發的一些技術,重點搞戰區導彈防禦。

  小布什上台之後,正式啟動國家導彈防禦系統,把戰區導彈防禦系統與美國的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合二為一,二零零一年正式提出要進行部署。

  可以說,真正建設全球性的導彈防禦系統,是從小布什開始的。

  美國想建立絕對戰略優勢
  實現絕對安全和絕對控制

  當冷戰結束之後,美國已經沒有了像當年的蘇聯那樣的一個強勁的、或者說近似的對手,沒有一個特定的戰略對手,美國受到導彈襲擊的現實可能性並不大。但是恰恰在沒有一個對稱的對手這種情況下,美國認為這是美國的一個戰略機遇期,要加緊推動全球導彈防禦系統。美國此舉,已經不是像冷戰時期針對特定對手建立戰略優勢,而是要在全球建立絕對戰略優勢。

  歸納起來 說,一是要建立全球性的絕對優勢,二是實現對全球的絕對控制,三是確保美國的全球絕對安全。

  極力推動導彈防禦系統,是新時期美國追求絕對安全的一種表現。

  雖然表面上美國聲稱是針對恐怖主義和所謂無賴國家,但是這些勢力實際上遠未獲得遠程打擊手段,根本不具備打擊美國本土的能力。這些勢力掌握的相關武器無論是射程、精度、當量,都不可能對美國形成有效的威脅。美國用這個理由來解釋他們發展導彈防禦系統的目的,其說服力並不很強。美國實際上是想利用當前無人匹敵的這個戰略機遇期,進一步推進與強化美國的全球戰略態勢。

  三條戰線是美國實現
  絕對安全的三個支柱

  美國推進全球戰略,其意圖是很明顯的。從軍事上講,部署全球導彈防禦系統祇是其一個方面,美國還在積極建立太空打擊系統。未來全球導彈防禦系統與太空打擊系統將合二為一。

  同時,美國通過這些年的幾次戰爭,已經用武力控制了歐亞大陸的幾個重要的戰略樞紐,或者說戰略要點。海灣戰爭、科索沃戰爭、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這幾次戰爭,美國在歐亞大陸地緣戰略方面急劇推進。

  在控制這些地緣戰略要點的同時,美國同時積極進行全球導彈防禦系統的研究和部署,對太空打擊系統也積極研製和規劃。這三條戰線,是美國建立全球絕對優勢、實現全球絕對控制、保證美國在全球的絕對安全的三個支柱。

  這些部署其實是相互關聯的,為美國的整體安全服務,是三位一體的。

  雖然不能說恐怖主義、某些“不聽話的”小國的威脅與美國建立導彈防禦系統無關,但是美國下這麼大的決心,進行這麼大的投入,研製和部署的時間這麼長,加上需要突破的技術這麼複雜,面對種種巨大阻力絕不回頭,打造這麼大的牛刀似乎不僅僅是要對付幾隻小雞,背後應有更深層的原因。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