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誰該為30年難買張回家過年車票負責?

http://www.CRNTT.com   2009-01-19 09:16:00  


1月11日,北京火車站售票大廳人頭攢動。
  中評社北京1月19日訊/此間中國網日前載文指出,改革開放30年來,中國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百姓生活、富裕程度年年提高,唯獨沒有改變的是30年逢年過節火車票“一票難求”的狀况,這也算是中國給世界的一個“奇迹”。到底誰該為老百姓們30年來年年難買張回家過年的車票負責?全文如下: 
  
  對於網友提出的近幾天,一段‘火車站內部人員刷票’的視頻流傳網絡,在網民中反響强烈,要求鐵路方面說明情况。對此,鐵道部發言人王勇平說,這是一種正常的售票方式,不存在暗箱操作的問題,更不是內外勾結(1月14日人民網)。此前,北京站負責人對此也做了同樣的解釋。

  “火車站內部人員刷票”在網上一經出現,就像炸了鍋一樣,網民議論聲、譴責聲甚至謾駡聲此起彼伏;在北京、鄭州以及廣州火車站上等待購票的旅客更是氣憤難平。而北京站負責人對此的解釋更讓人一頭霧水。無論從常識來說,或者根據旅客無數次親身經歷和體驗來看,北京站負責人的解釋都是滑天下之大稽。在電子化手段打票時,旅客隨到隨買隨出票是基本常識,也不會耽誤時間;如果按照北京站負責人的解釋,怎麼計算旅客到達不同車站的人數?不同到達站各打多少張票?拿到哪個窗口去賣呢?

  說實在,不僅北京站如此,記者在其他車站比如中原某省會城市火車站就遇到同樣的情况,旅客早晨6點就在預售廳門口排隊,而排在第一位的都買不到一張臥鋪票。而在賣票前,幾個人隨售票員一起進到了售票室,售票員先在那裡提前出了許多張臥鋪票。可惜當時記者沒有帶攝像設備。類似的情况幷不鮮見,北京站負責人何必玩弄糊弄小孩子的把戲呢?

  這一事件之所以引起這麼大反響,其主要原因是逢年過節的買票難、一票難求問題。這一問題竟然延續長達30年之久,實屬世界罕見。記得筆者還是高中生的70年代末期,經常聽稍大一點的人談論回家過年買火車票多難。80年代初筆者到大城市上大學後,從此與買票難結下了不解之緣,幷且一接竟然就是幾十年。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