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郎咸平:中國和俄羅斯都被高油價算計了

http://www.CRNTT.com   2009-02-05 08:49:12  


成品油價節節攀高,中國乃是受害者。
  中評社北京2月5日訊/《數字商業時代》雜志日前刊載該刊專訪文章“郎咸平:中國和俄羅斯都被算計了”,文章說,香港中文大學講座教授、經濟學家郎咸平研究發現,中國衆多對外投資企業成爲高油價的買單者,俄羅斯企業則成爲低油價的受害者,而國際金融炒家是其中最大的收益者,作爲其馬前卒的高盛、摩根士丹利,以及破産的雷曼兄弟等公司則是促成這些詭譎交易的始作俑者。全文如下:

  從2007到2008年,國際石油價格幾乎走完了一個輪回,從55美元左右一路攀升至147美元/桶,現在又跌回40美元上下。誰是其中最大的受益者和受害者?《數字商業時代》的記者劉揚采訪了著名金融學家、香港中文大學教授郎咸平。

    高油價的買單者 

  國際金融炒家最高戰略指導思想就是取得定價權,大宗物資包括石油的定價權。價格不再是由供給跟需求所决定的,而是由國際金融炒家所决定。 

  《數字商業時代》:你是何時關注油價漲跌與中國企業對外投資之間的關係的? 

  郎咸平:2008年12月3號,中國投資公司董事長樓繼偉在香港表示,在投資摩根士丹利和黑石集團幷損失60億美元之後,已經不敢再投資海外金融機構。我聽到之後很好奇,開始陸陸續續地收集資料,發現了一些很有趣的現象。 

  2007年中國對外收購礦産8起,2008年是21起,且絕大多數都是在油價高達147美元一桶之前簽訂的合同。2008年2月,中國鋁業公司花費相當于922.6億元人民幣,成爲力拓最大的單一股東,而按照11月25日收盤的股價以及匯率計算,中鋁的這筆投資現在的價值大約爲172億元人民幣,而中國鋁業2007年的淨利潤不過102億元。2007年11月27日,中國平安保險公司收購了富通銀行5%左右的股權,花了239億人民幣,現在股票價只剩10億,也就是說虧了229億。 

  在油價147美元一桶之前,中國企業大量的走出去,從事各種各樣的收購,包括銀行、礦産資源收購,安排這些交易的,就是高盛、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甚至還有現在已經破産的雷曼兄弟投資公司。我把這些公司定義成“國際金融炒家的馬前卒”。在整個金融戰當中,他們常常會在中國國內安排一些交易,到最後結果就是我們中方大輸。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