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反壟斷 可成中國改革新支點

http://www.CRNTT.com   2009-03-19 10:21:49  


 
  作為美國歷史上最為強大的托拉斯,標准石油公司曾受到美國政府長達20多年的起訴和打擊,1911年美國最高法院終審裁定標准石油公司壟斷貿易成立,勒令其分成34家公司;美國電話電報公司曾長期壟斷美國長途和本地電話市場,1984年美國司法部依據反壟斷法對其進行拆分,分拆出一個繼承了母公司名稱的新公司和七個本地電話公司,等等。強行拆分固然給這些壟斷企業造成了一定損失,但它保護了公平市場機制,提高了經濟運行效率,讓被抑制了活力的行業重新煥發出光彩,同時也有利於保持這些國家經濟的持續增長和繁榮,其利遠大於其弊。 

  基於對我國《反壟斷法》宗旨的准確把握,商務部在闡述對可口可樂收購匯源案的審查理由時認定:“此項集中將對競爭產生不利影響。” 這一審查結果不僅將對維護國內飲料行業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促進行業健康發展產生重大影響,而且會激發公衆對進一步打破壟斷、推動市場化改革的無限憧憬。

  當前,建構在行政壟斷基礎上的一些行業壟斷壁壘,已經嚴重影響到我國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成本居高難降、勞動效率低下、管理粗放鬆懈的積弊,讓壟斷行業的產品和服務越來越難以適應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要求,難以滿足消費者的需求。國際金融危機和社會全面轉型的雙重壓力,讓中國保增長、調結構的任務變得更加急迫。沒有市場化改革的進一步推進,缺少市場活力的進一步激發,經濟增長、結構調整都將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一項重要任務,就是要在擴大投資的同時加大《反壟斷法》的執行力度,著力在關鍵領域和重點行業推進壟斷行業改革。以反壟斷法律武器打破壟斷格局,既是提振經濟增長信心、擴大社會投資的關鍵舉措,也是深化市場經濟體制改革、促進科學發展的戰略選擇。

  可口可樂并購匯源案的審查結果表明,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正常商業行為,理應在法律軌道上進行考量。反壟斷法在美國被稱為“自由企業的大憲章”、在德國被稱為“經濟憲法”、在日本被認為是“經濟法的核心”,在世界各國的經濟法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國反壟斷之劍已經出鞘,必將在彌補市場機制本身不足,促進我國市場經濟良性發展上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也會為維持合理市場結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供重要法律保障。有了完善市場經濟法制體系的保駕護航,中國的民族品牌會不斷發展壯大,我國國民經濟也會乘勢而上、揚帆遠航。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