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鄒恒甫:警惕經濟民族主義抬頭

http://www.CRNTT.com   2009-03-21 08:47:05  


經濟學家鄒恒甫
  中評社北京3月21日訊/中國江西網今天登載經濟學家鄒恒甫文章“警惕經濟民族主義抬頭”,文章說,在國際貿易中,一國的順差就是另一國的逆差。重商主義所追求的絕對的順差并不能解決問題,反而導致更多的經濟摩擦和軍事戰爭,這對全世界人民來說都是極大的不幸。全文如下:
 
  在目前金融危機向實體經濟縱深的傳導的背景下,貿易保護主義和經濟民族主義再次抬頭。我們不希望重商主義所引發的貿易戰乃至軍事戰爭在今天重演,因為如果這樣,那將是世界各國人民的重大不幸。關於重商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我想就它們的根源和發展,以及它們在世界近代史中,尤其是世界霸權爭奪過程中扮演的角色具體地講一講。

  重商主義是十七世紀興起於歐洲的經濟思想。重商主義認為貴金屬(貨幣)是衡量財富的唯一標准。一切經濟活動的目的就是為了獲取金銀,一個國家掌握了金銀,也就掌握了武器,掌握了戰爭的主動權。除了開采金銀礦以外,對外貿易是貨幣財富的真正來源。因此,重商主義主張國家幹預經濟生活,禁止金銀輸出,增加金銀輸入。重商主義者認為,要得到這種財富,最好是由政府管制農業、商業和制造業;發展對外貿易壟斷;通過高關稅率及其它貿易限制來保護國內市場;并利用殖民地為母國的制造業提供原料和市場。重商主義是早期貿易保護主義的理論依據。

  亞當•斯密(Adam Smith)在其《國富論》中用了三分之一左右的篇幅來批判重商主義,從一個全新的高度對自由貿易進行了系統的理論梳理,提倡自由貿易和開明的經濟政策。斯密是一個經濟自由主義者,他認為“看不見的手”可以為商品和資本的流動指明正確的方向,而實現這只“看不見的手”的作用機制正是自由競爭。斯密在清算重商主義片面強調金銀儲備和貿易順差時指出,重商主義幹涉國際間互通有無的主張和手段,會減少一國年產出的價值,也一定會減少國家的實際財富和收入。因為一國的資本總量決定了其全部的產業種類和規模,貿易保護并不能增加資本的數量,只能轉移一部分資本的投向,而這種非自發的資本投向的轉移會降低資本的收益,也不利於國家的產業發展。這就是斯密所說的“資本限制產業”的內在含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