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國際金融體系重建,中國能做什麼?

http://www.CRNTT.com   2009-03-31 10:53:08  


 
美國仍保留“一票否決”權

  在過去的數十年裡,世界迷信美元已經被證明為有害。中國本身也是美元迷信者,否則就不會成為美國的最大債權國。但是,迷信一種超主權國家儲備貨幣則顯得沒有政治現實性。這個設想更多的只是從經濟理性出發,而沒有考慮到政治權力在國際金融經濟體系運作中的作用。

  包括世界銀行和IMF在內的國際金融和經濟組織的形成和運作,都是政治力運作的結果。經濟理性或者思想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但如果沒有政治力的運作,理性和思想很難體現為制度,更不用說是維持所建立起來的體制的運作了。

  未來的金融體制怎麼樣還是要取決於各主權經濟體的實力。儘管美國發生了深刻的危機,但還是世界最大經濟體。包括中國在內,沒有一個實體經濟能夠挑戰和取代美國的作用。

  美國本身當然也不想被挑戰,被取代。雖然美國深陷危機,但對未來國際金融體制的改革仍然保留著“一票否決”權。況且中國實際上也沒有多大的政治意願和經濟實力來挑戰美國。

  全球化迫切要求超主權的組織來協調全球經濟金融活動,但客觀現實上很難出現一個超越主權國家之上的經濟體。IMF的產生本來就是要協調國際經濟活動的,但為什麼IMF沒有發揮好其應當發揮的作用,甚至發揮了相反的作用?這是國際權力政治較量的結果。

  無論從設想到運作,IMF背後都是權力政治。IMF和其所設立的SDR本身的發展就說明這個問題。根據IMF機制,擁有16%以上投票權的美國擁有絕對的否決權。正是如此,有人說IMF實際上是美國財政部的一個分支機構。

  在不改造IMF本身的情況下,根本難以取得全球貨幣供給控制權。SDR的產生有其理性,但更為重要的是操縱SDR的主權國家權力。

  因為IMF的重要性,為了改革國際金融體系,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想法有驚人的一致性,那就是要在現存體制內往上爬,希望得到更多的權力來影響美國或者制衡美國的權限。但對這個體制本身是否合理並沒有多少深刻的反思。

  大家都想往上爬,但等到爬到頂點,發現這個體制本身存在著很大的缺陷,那麼就太晚了。美元霸權出了問題,換一種貨幣也同樣會出問題,不管是主權貨幣還是受主權國家權力操縱的超主權貨幣。

多元儲備貨幣是次優選擇

  各國要求在IMF內擁有更多的權力很好理解,但更為重要的是要重新定義IMF的功能,使得其不會受主要主權國家的操縱。如果這一點做不到,那麼就要減少IMF的國際責任,把權限分散到其他區域型金融和經濟組織。

  各國對美元霸權的不滿也同樣可以理解,但要對美元形成制約可能不是一種超主權貨幣,因為即使產生了這樣一種貨幣,也同樣會受美國或者其他大國的操縱。SDR本身的歷史就很好說明了這一點。要制衡美元,唯一的出路就是儲備貨幣的多元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