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中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在哪裡

http://www.CRNTT.com   2009-04-18 09:02:54  


張謇:中國近代實業第一人
  中評社北京4月18日訊/《南方人物周刊》昨天登載特約撰稿傅國湧的文章“中國企業家的本土傳統在哪裡” ,文章說,追尋中國近代實業家们所開創的本土企業傳統,我們不僅能找到中國企業家真正的財富精神源頭,而且可以看到一個古老民族在近代曾經達到過的高度,這應該是一個起點,而決不是終點。全文如下:

  一
  上個世紀80年代末,曾做過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的布熱津斯基就在一本書中驚人準確地預言過,進入21世紀後,在中國最具象徵性的將不再是國營鋼鐵廠中辛勤勞作的產業工人,而是掌握了高技術、在環太平洋地區的國際市場上積極競爭的工商企業家。 
 
  經過30年經濟上的改革開放,我們驀然發現,一個曾經消失的階層不僅重新出現在我們的面前,而且掌握了越來越多的經濟資源,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幾乎占據著社會舞台的中心。

  在上世紀50年代公私合營和社會主義改造中,整個企業家階層被連根拔起,歷史的鏈條曾經中斷,一切歸零。脫胎於上世紀70年代末的經濟改革,成長於90年代的新一輪市場化浪潮,在21世紀初全面崛起的這個新階層幾乎是從零開始,伴隨著這個階層的日益壯大,是發財術、掘金術的泛濫,充斥書店的是大量滿足人們發財欲望、教人一夜暴富的書籍,報紙版面上彌漫著金錢的氣味,刊物封面是娛樂明星和財富明星二分天下,電視屏幕上到處演繹著紅頂商人、大宅門、白銀穀這類老財富神話,或未經沉澱的當代新財富神話。壓抑了30年的發財夢一夜之間被釋放出來,如同打開了所羅門的魔瓶。

  曾幾何時,連高居學府講壇之上無比顯赫的經濟學也逐漸喪失學術的尊嚴,或明或暗地成為新興企業家階層的代言人。貧富兩極分化的鴻溝仿佛將這個泱泱大國撕開了,仇富的心理和追逐財富的願望一樣遍地生長,經濟的繁榮並不必然孕育出一個健康的社會,一個缺乏自己精神背景的新階層,無論手裡攥著多少財富,都是膚淺的,面容蒼白的,沒有底氣的,很難以足夠的勇氣和能力承擔起歷史的未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