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邵宗海:第三次“江陳會談”前瞻

http://www.CRNTT.com   2009-04-20 10:04:23  


4月18日,海協會與海基會在台北就兩會領導人第三次會談的相關事宜進行預備性磋商。圖為海協會常務副會長鄭立中(左)與海基會副董事長高孔廉(右)在磋商開始前握手。新華社記者張勇攝
  中評社北京4月20日訊/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登載台北中國文化大學大陸所教授兼所長邵宗海文章《第三次“江陳會談”的前瞻》,全文如下: 
 
  第三次“江陳會談”(即台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與大陸海協會會長陳雲林的會談),訂於本月26日在南京舉行。這將是兩岸兩會自1991年首次接觸進行談判之後最為關鍵的一次商談,不只因為它突破了上一任的“辜汪會”只見面二次的無形上限,加上這也是胡錦濤在2002年掌權之後、與2008年馬英九執政之後可能首次觸及政治議題的討論,因此備受兩岸與國際社會的重視。

  今年大陸“兩會”期間對台言論及提案建議,顯見都是在強調要抓緊兩岸難得的和諧氣氛與歷史機遇,尋求雙方更多的接觸與合作。

  總理溫家寶甚至在“兩會”之後的記者會上,對北京建議的“綜合性經濟合作協議”和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提出:“我們真誠希望兩岸能夠通過適當的方式抓緊商議和簽署協議,建立有利於兩岸的合作機制”。

  當然釋放的政治訊息,除了兩岸經濟合作機制的建立,北京與台北一樣覺得刻不容緩之外,對台北要求放寬國際空間,並希望在近期能參與世界衛生大會,北京也作了正面回應。

  最重要的還是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已正式提出北京將要“探討兩岸政治、軍事問題,為結束敵對狀態、達成和平協議創造條件”。這反映了北京當局至少在明年3月十一屆三次人代會開會作另一次“政府工作報告”之前,將要對這次重要宣示做出一年來執行成果的報告,這對台北以及兩岸來說,都將是不能避免的課題。

焦點在兩岸經濟合作機制

  台北對這次會談是有所期待,但焦點卻不是在已定案要簽署的協議,反而是下一輪會談才可能會觸及簽署的“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議題。世界衛生大會台北參與問題,儘管備受關注,則不可能在“江陳會”上公開討論。

  台北的確並不擔憂已定案協議的簽署尚有問題,倒是“兩岸經濟合作機制”議題在台灣內部因有強烈不同的看法。在盡量平衡朝野彼此的異見之後,台北也要去摸索北京的態度與立場,希望在台灣對內部爭執的妥協結果,不致影響到下一步兩岸之間對此機制建立的共識。

  所以第三次“江陳會談”真正讓台北關注的,就是希望如何在建立台灣最大的公約數之後,再去爭取兩岸之間最小的損失。 


【 第1頁 第2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