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評論文章 】 【打 印
達沃斯論壇 強化亞洲發展模式

http://www.CRNTT.com   2009-09-14 10:29:40  


亞洲各國被美歐金融風暴殃及,亟需對美國模式加以反思以制定對策。
  中評社北京9月14日訊/2009年夏季達沃斯論壇昨日在中國大連舉行,亞洲發展模式成為這次論壇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上海商報發表復旦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孫立堅文章分析,在經濟危機一周年之際,亞洲的發展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在哪裡?中國應該在其中發揮怎樣的作用?

  文章稱,目前金融風暴對東亞的衝擊集中在實體經濟部門,首當其衝受到負面影響的是支撐東亞高速發展的出口增長,其次就是被牽連的企業投資。消費和政府支出一直以來受到很多客觀因素的影響,比如,社會保障體系的匱乏,政府財政的巨大壓力,以市場主導的發展理念,甚至亞洲傳統的文化,都無法使它們成為替代外需的主導因素。

  亞洲經濟和金融改革的很多模式是按照華盛頓共識和“美國市場模式”的推動下展開的,雖然由於金融體系的脆弱性和政府為支持產業發展所實行的金融監管模式使亞洲沒有像歐洲那樣出現金融體系功能崩潰的局面,但是,東亞各國外匯儲備保守的投資方式(大量持有美國國債)和由此帶來流動性的惡化後果讓亞洲各國深深地感到強化金融創新和金融合作的重要性。這裡就產生了深刻的迷茫:一是美國的金融創新模式產生了巨大的裂痕,亞洲該怎麼走(如何處理好“監管”與“創新”的關係),很多亞洲的經濟學家都強調要加強金融創新過程中的透明性,但是金融創新的信息生產成本會不會因為透明度的提高讓財富掠奪的競爭對手“搭了便車”;為了保證金融創新的活力,培養一批能夠肩負高風險的企業家和投資家,如何設計一套與美國現在所謂股權激勵模式完全不同的獎懲模式,從而彌補亞洲金融創新能力嚴重不足以至於過多依賴標準化程度很高的製造業的弊病,另外,全球化事實上帶來了世界經濟失衡的格局,亞洲今後如何保證健康的合作,還是自身發展內需主導的“自立” 模式?等等,這些都是亞洲目前所面臨的嚴峻挑戰。

  文章認為,亞洲之所以在美國引發的金融大海嘯中不能做到獨善其身,很大的一個原因是美國主導的貨幣體系。在經濟和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美國金融創新能力的濫用支撐了美國信用膨脹和消費過度的失衡格局,美元結算和世界產業分工不斷進化的結果——東亞製造出口(石油美元也同樣)又加劇了美元財富回流美國的流動性過剩狀態。於是,導致了全球在金融危機爆發後因為本國的財富與美國市場緊密相連從而承擔了這場危機時候所擴散的風險。而且,越來越讓我們感覺到“收益”(前期出口帶來的好處)和“風險”(後期經濟硬著陸和外匯財富縮水的弊處)的嚴重背離。“開放”所帶來的全球雙贏的結果和經濟“失衡”所帶來的痛苦與無奈交雜在一起,這讓亞洲產生了從來未有的發展的迷茫和探索未來合作的強大動力。

  文章表示,中國今天奮起阻擊金融風暴的決心和力度讓世界看到了希望,更讓亞洲各國對未來發展產生了樂觀的預期。尤其是中國政府目前為了擺脫貿易大國和金融小國所產生的尷尬發展格局,正在加快金融創新的基礎建設,人民幣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問題也成了今天亞洲各國學者間熱烈探討的話題。基於筆者這段時間來對亞洲金融合作模式的反思和研究成果,我們提出了亞洲除了防範金融危機的“被動合作”模式以外,還應該為亞洲財富的管理和增值創造積極的合作投資模式。由於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和資本賬戶開放的條件目前尚未形成,以人民幣作為世界貨幣或亞洲貨幣來替代疲軟的美元和歐元發揮一定的積極作用,還有一定的難度。但是,考慮到亞洲已經擁有全世界約三分之二的美元資產,我們提出了向人民幣國際化(或亞元模式)“目標邁進”的“亞洲美元離岸市場”和“亞洲共同基金”的構想:

  所謂“亞洲美元離岸市場”,也就是亞洲主要發達國家應該加強金融合作開展亞洲美元的離岸業務,通過一定監管模式和區域金融合作模式的建立,允許一切優質企業發行美元為計價單位的證券,而亞洲製造企業和國家主權基金可以根據需要自由的購買這些不受美國政府控制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從而提高美元資產的運作效率。它與美國國內(在岸)市場的最大區別是不受美國利益至上的美國監管模式和宏觀政策的嚴重影響,由亞洲自身來監督投融資的行為,這樣可以大大降低委托代理成本。再也不用擔心本國財富寄放在華爾街被無辜濫用的可能性。對於中國而言,更大的意義在於我們可以通過這一“業務”,提高金融產品的開拓能力,熟悉國際金融市場的風雲變幻的狀態,培養一批自己信得過和能夠有效監管到的高端金融“人才”,甚至讓中國的老百姓能慢慢建立起適應風險並能融入國際規範的“金融文化”,這樣所創造的金融生態環境恰恰是未來人民幣完全國際化(或亞元經濟圈)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所不可或缺的要素!

  文章最後說,為了增強美元離岸市場的流動性和加強主權基金的投資效率和公司治理能力,我們可以讓各國政府“出資”一定比例的外匯儲備,構成一個“基金池”(稱之為“亞洲共同基金”),形成一套利益和風險配套的共享原則,並在各國有序不亂的輪流管理下進行更廣範圍的財富保值和增值的投資運作。真正讓亞洲各國帶來“雙贏”的效果。而且,亞洲共同基金投資的良好績效反而能進一步加強亞洲為防範金融危機的貨幣合作實力,再也不會出現韓國對亞洲目前的合作模式缺乏信心的問題。中國應該主動在這方面和亞洲各國政府、業界和學界開展積極的溝通和合作,為未來人民幣的全面國際化和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區域功能發揮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